定边县马铃薯政策与相关农户福利问题分析

时间:2022-09-25 05:24:38

定边县马铃薯政策与相关农户福利问题分析

摘要:马铃薯作为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主要粮食,而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作物。而定边县身为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其生产的马铃薯在中国马铃薯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同时马铃薯产业也作为定边县重点支柱产业受到政府极大重视。而影响马铃薯生产的因素其中便有政府政策、生产者情况,同时这而这本身也有联系,这也是本文切入点,探究马铃薯政策与农户福利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马铃薯;农业政策;农户福利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52-01

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在全球粮食问题面临进一步挑战的今天,除去大米,小麦这些传统主要粮食之外,马铃薯由于其营养价值丰富、年常量高、且价格低廉等优势开始逐渐受到各个国家的政府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将马铃薯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作物,摆在关系国民经济和“三农”稳定发展的重要地位。

由此,作为中国“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定边县,按照"特色农业富民、马铃薯经济引领"的战略思路,抓住马铃薯产业不放松,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强优质薯推广,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带动全县近28万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最具优势潜力的主导产业。2011年,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制定出台了县委1号文件,全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划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了各项补贴标准,努力促进定边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因此,作为政府政策的直接相关者,与马铃薯相关农户的福利状况变化将作为本文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农民福利问题不仅包括经济上问题,还包括生产生活的各项条件。农民福利的改善不仅包括经济上收入的增加,还包括生产条件、生活条件的提高。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实地资料收集、政府政策报告。

一 关于定边县马铃薯政策与农户福利问题现状

1.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及定边县各级政府颁发促进农业政策(与马铃薯相关)

(1)陕西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法律法规规范性(申请条例部分)。

申请陕西省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应是定型产品,批量生产一年以上(性能评价与农田作业相关的产品,如收获机械等,应经过一个作业季节的使用考核),并达到规定的销售批量。单台销售价格低于5000元的农业机械产品销售量不少于300台,单台销售价格在5000元--10000元的农业机械产品销售量不少于100台,单台销售价格高于10000元的农业机械产品销售量不少于10台。

(2)农业部关于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见(节选)。

充分认识发展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遵循规律与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改革传统耕作制度,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3)关于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管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节选)。

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落实促进化肥生产和流通的各项价格优惠政策;加强农村电价管理,加快推进城乡各类用电同价,进一步降低农村电价水平;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将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逐步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

2.农民福利现状

(1)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区域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对于上级政府批准的补贴资金,定边县政府主要采取两个原则,第一公平有效。即采用县级资金弥补的办法,对市级补贴资金无法顾及的购机户进行补贴。第二重点突出。即对当地重点产业与合作服务组织进行重点补贴,适当提高补贴比例,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马铃薯产业是定边县重要产业,因此政府马铃薯生产机械进行了重点补贴。仅马铃薯收获机一项,就补贴发放近500部。提高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

但目前机械化普及化程度正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业示范基地,合作社实现机械化生产,日常浇水施肥、收割均实现机械化,达到人员最精简的配置。而对于未参加合作社的普通农户而言,日常生产条件并未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基本延续传统生产方式,例如马铃薯日常的水需要基本上要“靠天吃饭”。

(2)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绝对值),收入差距明显。

根据数据显示,2006年之前定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速度缓慢,而从2007年起,收入进一步增快。与之相关的是,2007年马铃薯总产量达到128079吨,为2006年56044吨的2.29倍。此后马铃薯产量除2008年略有下降外均保持在这一水平之上。

以砖井镇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通过国家在土地、种子、机械工具等方面补助目前人均收入约为11000元。而未收到国家系列补助的个体农户收入少则仅有4000元左右,甚至仅足以维持一年温饱。

二 若干点建议

1.提高农户科学素养与种植技术

由政府组织具有经验的科研人员进行若干培训,可以进入村镇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及相关基础科学知识的普及。目的在于改正长期劳作中获取的错误观念,或者推广正确、有益于提高产量的技术。同时提高对于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程度,优化相关机械推广范围。达到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最有效的利用,最终提高马铃薯产量。

2.健全马铃薯产业保障体系

引进农业技术人才从事马铃薯新品种研究,确保马铃薯品种定时更换,确切落实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补贴与降低农业用水电费用,重点进一步秩序化相应收购价格并打开南方主要市场。健全马铃薯农业生产保障体系从而保障农户年收入基本稳定,生产秩序稳定,马铃薯供应市场稳定。

3.推广成功的合作社经营经验,鼓励农户自发组织合作社

合作社有利于一定范围内村名共同分享劳动资料,分摊劳动成本。相较于个体农户单独经营,具有资金更充足,个人承担风险更分散的优势。推广已经成功的合作社经营经验,有利于激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同时提供完善的建制有利于合作社在进一步发展。

4.关注农村生活,丰富农民精神世界

不仅关注最基本的农民收入问题,同时提高农民精神生活。深入开展对农村义务教育、重视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向上文化。在农闲的时间里,既能够丰富农民日常生活,同时也提高村民文化素养和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甄之剑. 定边依托特色农业优势 实现农业产业化富民[N].新三边周刊社. 2011-9-22

[2] 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陕西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法律法规规范性[z].2010-1

[3] 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见[z].2007-4

[3] 国发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z].2006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管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z].2006

作者简介:李雪颖(1992-),女,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金融系2010级本科生。

上一篇:让孩子学会交往 下一篇:关于几种硬件抗干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