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新:熟练地掌握速写技法 将使中国画的学子受益不尽

时间:2022-09-25 05:17:45

龚建新:熟练地掌握速写技法 将使中国画的学子受益不尽

作者简介:

龚建新,1938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满族,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1961年毕业后于新疆艺术学院任教,1980年调入新疆画院。现任新疆画院名誊院长,新疆美协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曾任新疆政协常委。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当我会拿铅笔画画的时候,幼童时的那种新奇便漫注在浓厚的形象模仿中了。就像任何儿童玩耍一样。没有约束,没有方法,只要有支笔。或者随便什么可代替的东西,都可以信手驰骋,使我与生动的形象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从来不懂什么叫速写,直到中学时,偶尔在书店看见了一本叶浅予先生的《怎样画速写》,读后才顿悟到画法的重要,从此由模仿想象进入了对物写生,懂得了如何观察和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区别主次关系,从取舍中提炼所需要的形象。

开阔了速写这一天地之后,便逐渐掌握了力求准确的表现手法。后来又进一步从中国画线描的造型规律中奠定了(强化了)线的写生应用,而且深悟到线的表现绝不能表面地去理解,应通过写实去掌握用线的法度。在速写的特定条件下,时间成了你如何取其形神在握的关键。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捕捉形象时,往往会使视觉的碰撞将最生动的形象部分留驻在感觉里,把握这种感觉就使你日久天长的积累起了对形象的识别和加工的技巧,你所要掌握的法度也由此而充分地得到了体现。速写,往往让人们只当作一种记录素材的手段,而忽略了它在造型领域里的意义。课堂里的长期作业固然能细致地、深入地塑造形象,但在千变万化的形象世界里,想造就在艺术创作里的不重复的个性表现,那种长期作业的习惯就缺乏了创造能力,甚至容易把在造型上的精益求精的准确原理寄托在临摹照片上。若绘画不通过对物象的实际接触而借助于照相机去进行创作,无形中将绘画艺术的天地极度地缩小了,艺术功能(眼、手、脑)也趋于退化。所以,速写不仅为创作积累素材,而且是贯穿于绘画创作里的不可缺少的造型手段,是一门重要的基本功。尤其在中国画创作里,传神写实的依据是离不开对生活的实地观察和实践的,靠记忆手段虽然也能起到形象积累的再现,但局限性在于达不到造型上的深层刻画,所以不写实而只求传神,只能淡化了造型表现的意义。

中国画的笔墨表现绝不是抽象的,而应该是笔和形的结合,练笔即是练形,练形就必须在实物写生中下功夫。而速写在练形中最适合于在千变万化的形象世界里生存。尤其在你掌握了用线描的方法,应更能速捷敏锐地去捕捉生动的形象。若论中国画的造型基本功是什么,答案应当是速写。熟练地掌握速写这一门技法,将使学习中国画(乃至一切造型艺术)的学子受益不尽。

(本文为节选)

上一篇:百岁老人干祖望教授:童心龟欲养心 蚁食猴行养... 下一篇:买书也需要有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