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文本 超越文本

时间:2022-09-25 05:06:30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文本的教学。语文课是文本语言的研读课,是语文能力的训练课,引导学生正确地领悟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强化文本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由此,我们呼唤文本的回归,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实现文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 回归 超越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乃至整体的语文素养起着其他教学形式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的作用不可忽视。

但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忽视文本的现象。这种忽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对阅读文本浅尝辄止,往往是三五分钟即读完课文,然后教师便带领学生进行不着边际的拓展延伸,大搞所谓的情境体验,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也是十八般武艺,只要能用的都用上了。这样的语文课,虽然可给学生热闹与新鲜的感觉,也能给学生一定的感悟和体验,但离开了文本,没有了对语言的深刻体验,难以使学生有理性认识,不以理性认识为基石,那感悟、体验的发展是不够完善的,对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作用也不大;其二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吹捧多元解读,完全忽视阅读文本的基本文化内涵。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毫无事实依据地肯定一切学生,肯定学生的一切。长此以往,只能使学生莫衷一是,无法客观准确地解读评价作品,事实上其分析解读文本的能力也就趋向于零。

语文教学是文本的教学。语文课是文本语言的研读课,是语文能力的训练课,引导学生正确地领悟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强化文本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走进文本,用心与文本对话,用自己的眼去触及,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从而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域,并从中生成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的熏陶,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获得心灵的滋养,丰厚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呼唤文本意识的回归。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呼唤文本意识的回归,并非要把学生困在书本上,而是强调发挥文本的作用。让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产生情感体验,做出价值判断,当然阅读不仅是读懂文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读出自己,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进而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重两个实际:一是教材(文本)的实际。从内容上讲,每个文本所负载的信息都有一定的认知指向,尽管这种指向不是单一的,并且随着认知对象的区别而有所不同,但它仍然制约着教学的方向,方式和方法;从形式上讲,每种文本都有着内在的特质,其认识规律是不尽相同的,对教和学都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二是学生实际。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特点,包括知识、经历、理智、情感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关注这种生命个体的区别,因材施教,放飞心灵,张扬个性,达成教学的内在和谐。文本教学的超越就是要在这些既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下,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个性,使教和学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而要实现这种超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文本阅读中的主体性

首先,文本阅读应该成为阅读主体(学生)的生命需要。许多语文教师常常谈到这样一些现象:语文水平好的学生大都得益于课外;有的课文,学生在课外读得津津有味,一拿到课堂上就提不起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研究者们认为,课外阅读是出于阅读主体的生命需要,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其显著特点是不需要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不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只为获取信息而读,为实用而读,为兴趣而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最为活跃的因素,有兴趣才有真正的阅读,有兴趣才能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内因条件;同时,正因为有兴趣,才会减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疲劳感,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从而有更多自主的时间放在课内或课外的阅读理解的学习过程中。而课内阅读不仅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并且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并非出自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兴趣自然也就大减。因此,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就要把课外阅读的这种“真实性”引进课堂,隐蔽我们的“强加性”,让学生对教材有独特的生命个体体验,把我们的教材“鲜活”起来,使之成为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

其次,文本解读应该是阅读主体的真实体验。解读文本应该是读者中心,而不是作者中心、作品中心,更不是教师中心。每一个读者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对作品的解读有着鲜明的个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过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同时也有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具体表现为就是情感和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就应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训练学生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章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当然,教师也应根据文本的指向性,在尊重学生体验的基础上,以参与讨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注意文本阅读中文本的整体性

叶圣陶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也是文本,文本要有助于“反三”,就应当更好地“举一”,重视文本、用好文本,依托文本但不拘泥于文本。这不仅需要文本的回归,还需要对文本的超越。

要实现文本教学的超越,必须注意文本的整体性。一方面虽然任何形式的文本都是由词和句子组成的,但其意义并不是词和句子的简单相加,它的作用和意义必须从文本整体中认识,换一个语境,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不只是表层句子所构成,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 对这种深层意义的把握,更需要从整体话语上去认识,强调对文本的整体性理解。即通过对文本整体内容和形式的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从而对文本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意图达到本质上的认识。正如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中的“背影”是渗透了父爱和父子之情的文学形象,话语浸染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如果我们仅只理解为人的形象背面,那只能叫做雾里看花。传统文本阅读教学,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乃至于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淹没在冰冷的课文分析之中,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的拼凑不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从根本上违背了文本特质及其阅读规律。

我们还可以通过文本的组合来增强文本的整体性。教材重组是语文教学一体化的思路,也是学生语文心智能力的动态生成。文本组合的方式很多,有以话题重组、以情感重组、以作家重组等。以话题重组为例:在教学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我们可以把三册的《诗经》三首中的《卫风・氓》《邶风・静女》《孔雀东南飞》《琵琶行》、四册的《长亭送别》等文组合为“中国女情观之思考”,让学生感受到人们对自由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现出对当时扼杀自由爱情的邪恶势力的诅咒和控诉外,还更深入地思考,中国女性对待爱情其实有着“等待”的情怀和意识,而大多时候,女人的等待的结局是背弃与绝望。而在男权主义的价值体系下,女人的等待似乎被神圣化和道德化,所以中国大地上有不少的望夫石,不少有关望夫石的“美丽”传说。这样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我想学生会有深刻的体味和感悟。再如,把《离骚》《短歌行》《归田园居》《庄子: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逍遥游》重组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综合体,一直在“进”“退”中挣扎。更主要的是还要让学生得出其矛盾的原因: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家思想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价值体系的形成。这样紧扣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注重从整体去把握文本,会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三、注意文本阅读中文本的人文性

语文阅读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高中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可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正是屈原那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范仲淹那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博大襟怀,文天祥那永垂青史的民族气概,诸葛亮那鞠躬尽瘁的赤诚态度……在课本中闪烁着熠熠光彩,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民族脊梁。文学即人学,人文之学,它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优化人的精神品质、思想情操。在文本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文本中艺术形象的感人魅力,“有意识地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点燃起许许多多火堆。”(苏藿姆林斯基)吸引学生去钻研、理解、感受,让学生在文本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中发展成长。

四、注意文本阅读的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想象,从而创造出溶注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显现作品话语背后的隐喻和寓意。同时,在作品提供的多层次结构框架中,往往隐匿着许多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未定性意蕴空间,如《项链》中玛蒂尔德结局到底怎样呢?会要求退还项链吗?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这些“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去阐释。文本的阅读,就是要学生去发现,去填补这些“空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文本阅读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既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观照生活,介入生活,创造生活。前者主要针对文本中描述的生活而言,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祝福》,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在封建礼教制度下,下层劳动妇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体验到她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世态炎凉,从而认识到封建礼教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深层毒害和封建社会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冷酷。后者主要针对现实生活而言,学生一旦将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融入文本之中,就会通过自身的独特体验创造出崭新的形象,显示自己对文本生活的独到见解;反过来,学生又可以用文本中积累到的生活经验、领悟到的生活意蕴观照现实生活,形成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意见、看法、观念,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老师既要善于把学生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生活引进现实,实现两种生活的对流,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文本。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而强化文本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我们呼唤文本的回归,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实现文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尚文主编.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5]陆志平. 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AutoCAD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探索 下一篇: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