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交易类产品发展策略探究

时间:2022-09-25 04:48:08

资金交易类产品发展策略探究

一、前言

资金业务发展目前不能仅仅局限于现阶段、已有产品的拓展,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新产品的研发。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看,利率市场化以后,资金业务中的本币资金业务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90%,在一个规模膨胀的大蛋糕中,如果抢先一步,争夺市场先机、研究理论互换,搭建低成本的利率互换平全利用市场政策空间就能在新一轮的银行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资金交易类业务的概念

本文所述的资金交易类业务指通过利率、汇率的运用达到资金的保值投资或进行投机活动的目的。但国内多数机构都直接把资金业务完全等同于炒外汇等活动,而忽视了资金业务对于本国货币利率的运用,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本币的利率运用将是未来资金业务的发展方向,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利率互换的定义: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以一定的名义本金为基础,将该本金产生的以一种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支出)流与对方的以另一种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支出)流相交换。交换的只是不同特征的利息,没有实质本金的互换。利率互换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前进行转换。

三、模型引用(SWOT分析法)

由于是做竞争力分析,我们使用到了SWOT分析法。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

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

四、中国银行资金交易类业务竞争力分析

(1)潜在外部威胁(T):1)外部竞争压力较大。中国的外汇管制使得外汇交易类产品在有效的制度空间中难有大的创新,因此近年来产品发展缓慢,市场同质化程度严重。2)银行内部导向。中国的利率管制又使得银行仅仅需要稳定的存贷款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存贷差收入,即利润,而外汇交易类产品带来的利润偏低。因此,在利润作为导向的前提下,交易类产品就显得日渐式微。

(2)潜在外部机会(O):利率市场化会推动资金业务的爆炸性增长。利率市场化几乎确定性地挤压了银行存贷差的利润空间。原先的主营业务利润空间被压缩后,银行会利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优势,发展和深挖其他业务,如中国银行利用外汇优势发展资金交易类产品。

(3)潜在内部优势(S):1)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中国银行在国内外外汇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并且搭建了总行、省行、市行的三级服务体系,相关的业务交易相关资讯渠道,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及时的交易资讯,帮助客户在交易中增加获胜几率。2)产品、技术优势。中国银行依托自己平台搭建的双向宝业务,同步国际市场,开通了外汇期权宝,在行业内属于领先地位,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合作了全面的T+D业务,更丰富了自身的产品线。

(4)潜在内部劣势(W):尽管中行曾经有幸掌握了具有独特价值的竞争力,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原有资源的竞争优势和价值正在丧失。可以发现中行凭借外汇专业银行的数十年的独家经营,积累了较多的资源性的竞争优势。但竞争优势是不可能绝对而长期存在的,在利率改革和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进一步的市场化等事件的冲击下,原有的竞争优势被大大削弱。

五、人民币资金交易类业务前景展望

(1)金融机构将成为资金交易的主体。利率互换的资金业务交易主体事实上不仅局限于个人,而是金融机构,它可以有助于金融机构规避大规模的利率风险,增强其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使得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更加坚实。对商业银行来说,一方面主要是期限短、利率可能会随时变动的居民存款;另一方面是中长期、固定利率的贷款,两者中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迫切需要在发放固定利率贷款合同的同时通过利率互换市场对利率风险进行对冲。随着再贴现率等措施越来越频繁地被央行用来调控,商业银行通过自身已经难以消化利率的风险,越来越多的风险将在未来暴露,而利率互换就是一个安全和常用的工具。

(2)人民币资金业务会成为央行调控的一个常规化手段。利率互换的功能远不仅是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对央行来说,可以通过建立利率互换市场,有效提高其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市场形成以后,人民银行和监管当局通过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可以自觉地通过互换市场来对冲利率风险、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和承受能力。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时,也不必再顾及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而使金融宏观调控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高效传达性。推出利率互换能够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目前金融机构缺乏工具,如果利率市场化放开太快,商业银行将没有更好的工具化解利率风险;而放开利率互换市场以及利率衍生品可以相辅相成,更好地应对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应对市场的利率风险能力会不断增强,这也从另一层面提高了央行调控的自主性空间。

(3)人民币资金业务会成为金融改革关键一环。利率互换的推出,是制度化金融的终点,却是金融创新的起点。我国汇率改革已迈出一大步,如果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不跟上,汇率制度的下一步市场化改革将难以为继。因为在汇率浮动的情况下,如果不涉及利率互换,货币互换无法定价,还会实现套利或两套汇率的体系。由此看来,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有待利率市场化的土壤成熟。而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汇率衍生品的创新空间就会随之打开。

六、资金业务竞争策略

(1)利用浮动利率工具建立报价平台。目前,人民币存款和贷款的利率结构均为固定利率方式,尚无浮动利率计算的融资工具或投资工具。浮动利率工具的大量涌现是利率互换需求的源泉,这完全取决于我国金融界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和央行的利率政策。“以存定贷”的模式和法定利率的格局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这与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相抵触,尤其是最近人民币利率的几次调低,使得银行直接暴露在利率风险之中。银行对开发浮动利率存款的呼声大涨的同时,企业也非常欢迎浮动利率贷款的形式。因此,随着银行和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风险意识的逐步加强,浮动利率工具的开发和完善将会成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标志。如果我行能在目前利率市场化尚未开闸的情况下提前建立起依托利率互换的平台,将来定能抢占先机,水到渠成,成为同业资金交易业务的龙头。

(2)利用我行搭建的平台树立CHIBOR的权威性。浮动利率必须以市场利率为参照,如LIBOR,它之所以能成为参照,是因为它能代表银行同业市场上资金拆借的成本,而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是一个成交量巨大、流动性很强、供求关系充分体现的市场,其权威性不言而喻。人民币利率经过多年来的努力,虽产生并公布了类似于LIBOR的CHIBOR(ChinaInterBankOfferRate),但每天的成交量十分有限,一般每天只有数亿人民币成交量,显然,这与中国如此庞大的资金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不相称的,尚不能认定为市场利率,更不可能被银行或企业视作参照利率。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结算金额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如果我行提前介入,利用较为优势的结算平台取得CHIBOR结算的优先权则可以在未来的国内资金交易业务中取得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

(作者单位为南京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洛伦兹・格利茨.金融工程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 张文亭.中国利率市场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03).

[3] 何志成.利率市场化中国难题[J].财经国家周刊,2011(14).

[4] 马青武.对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再思考[J].商城,2011(50).

上一篇:低氮胁迫对不同品种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乡镇单位统计信息披露工作完善途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