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9-25 03:15:19

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

摘要:针对新疆建设兵团新时期发展的人才需求,结合塔里木大学所处新疆南疆地区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分析了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从工程训练中心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实训设备、教学模式、管理运行模式以及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后总生学时等方面分析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区域性工程训练中心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80-02

一、研究意义

新疆有南疆和北疆之分,南疆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阿克苏学院、库尔勒学院等十几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塔里木大学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的阿拉尔市,距离阿克苏市120公里,距离乌鲁木齐市1000余公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塔里木大学是南疆地区唯一一所属于兵团的综合性大学。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团兵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其对大量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综上所述,对建设塔里训练中心可行性的研究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

同工程训练相比,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设备单一;二是实训场地严重不足;三是实训还没有形成体系;四是从事工程训练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训练中心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展开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必要条件性分析

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功能定位为立足服务于新疆建设兵团新时期的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建设目标,为新疆南疆地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成为南疆地区高校工科专业教师的培训、企业新入职人员的培训和企业与高校交流的平台。要实现上述功能,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实训设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训总学时等方面建设规模要达到一个中等(偏下)规模国家级示范中心的水平。

三、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工程训练中心实训总生学时分析

工程训练中心实训总生学时是计算每年参加工程训练学生的总学时,这个指标是考核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的重要指标,同样也是高校投入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必要性的依据,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塔里木大学现阶段每年招生3400人左右,其中工科类专业20个,每年招生人数1700人左右,加上其他专业参加工程训练的学生,每年参加工程训练的学生将可以超过2000人,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工科,期间在校生人数达到15000人;结合区域内喀什大学、阿克苏学院、库尔勒学院等十几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到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可能性,以及塔里木大学每年成人教育和承担为南疆兵团和企业承担人员培训的任务,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是符合要求的。

(二)基础设施建设

塔里木大学目前涉及工程训练项目金工实习、数控加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农用机械驾驶实训、车辆拆装实训等项目,总的基础场地建设面积1500m2。塔里木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将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纳入重点建设项目,已经报请国家发改委并获批工程训练中心场地建设项目为7000m2的厂房和7000m2的三层楼工程训练中心大楼。项目建成后,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面积将达到15000m2。合肥工业大学朱华炳教授综合大连理工大学梁延德教授对国家级工程训练示范中心教学面积的统计区域性中等规模在20000m2左右。根据塔里木大学现有招生规模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15000人的招生规模以及塔里木大学所处新疆南疆地区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面积达到区域性中等(偏下)规模工程训练中心是可行的。

(三)师资队伍建设

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主要依托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现有可以从事工训项目教学教授3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18人,讲师和实验师25人,高级工4人。其中专职副教授1人,实验师5人,高级工4人。先后与大理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昆明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洽谈工训人员培训合作,其中2016年3月已经派出1名工训人员到大理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参与全程实训模式学习。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在“十三五”发展期间计划每年引进2―3名工训人员并从周边企业招聘兼职工训人员。参考新疆大学自治区级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经验,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师资队伍达到区域性中等(偏下)规模工程训练中心是可行的。

(四)实训设备建设

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现有实训设备包括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资产将近1000万,2015年,国家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完成招标500万,工程训练设备计划以及学校工程训练设备建设项目130万,2016年,设备全部到位后,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就可以初步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已经纳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后续资金稳步投入,参考新疆大学自治区级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经验,所以塔里木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实训设备达到区域性中等(偏下)规模工程训练中心是可行的。

(五)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运行管理

第一,教学模式。工程训练中心拟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为工程教育,即工程认知阶段,是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它是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学习机械、电气工程、农业机械装备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基本工艺方法,增强工程素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性必修课程;第二阶段是学生实训的中级阶段,称为专业技能训练,是面向机械类、电气工程类、计算机类等全校工科专业;第三阶段是学生训练的高级阶段,称为创新训练。一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二是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第二,教学内容。工程训练中心拟进行的教学内容包括大多数示范中心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传统冷加工模块、热加工模块、数控加工模块、特种加工模块、先进制造模块、创新实践模块、机制及机电综合模块、电工电子模块,并在此基础上突出学校特点、区域特点。并且加入农用机械实训模块、车辆工程实训模块、特种雕刻(和田玉)工艺模块等实训项目。

第三,运行管理。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初期由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负责运行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各组成部分都有专人负责,既分工明确,又相互支持。待正常运行后,根据建设、发展规模,再由学校直接领导,最终建成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

逐步健全工程训练中心管理制度、开放制度、工作量评估方法。工程训练中心基本信息和仪器设备信息实现计算机管理,并实现网络化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加强实验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合理定岗、定编,确保从编制上满足实践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坚持岗位职责考核制度和聘任制度,严格进行奖罚。有计划地引进实践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训工人要经验丰富,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

参考文献:

[1]朱华炳,王金凤,李小蕴,等.区域性高水平工程训练中心经济运行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5):129-132.

[2]赵冬梅,李梅.新疆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与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119-121.

[3]刘利军,谭莲,阮建敏,等.高校工程实训中心规划的复合式布局[J].工业工程,2008,(11):59-62.

上一篇:浅谈食品分析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改革 下一篇:让学生想做、会做、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