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2-09-25 12:42:31

探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体的应用进行探讨,具体联系到环境、资源与工程领域当中物探技术的实际应用,并且总结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士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有一个了解。

[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 应用 发展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05-1

在我国的环境、资源与工程领域上物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得以体现。最近几年来,无论是物探的方法技术、仪器设备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为发展经济社会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之下,针对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作出了介绍。

1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有利于采集与处理微弱地球物理信号水平的提升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是分析观测的地球物理场数据,从而实现探测的目的。地球物理工作中,数据采集是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历史发展证明,提高数据的采集进度,必定会扩大地球物理探测的应用范围与效果。比如:从20世纪50年代(0.2-0.4)* 10-5m/s2的重力仪器进度到目前的(0.01-0.03)*10-5m/s2,使得重力勘探的应用范围与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地球物理理论与方法的进展,也实现了数据采集技术的进步。每一个拥有发达地球物理技术的国家,都拥有着制造业与仪器研究的支持。因此,我们加强对仪器的研制,希望能够推进我国地球物理工作发展。处理地球物理数据主要是为了突出所需要的地质信息,能够将各种干扰因素消除掉,这一些干扰因素包含了影响测量技术因素、环境的影响因素、研究目标之外的地质因素等。不同的地球物理处理方法,受到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拿地震勘探来说,为了确保地震勘探精度,就需要将地表因素对一致性产生的影响消除掉;为了提升分辨率,就需要将信噪比处理技术提高;如果反射倾角较大,可以进行道内插处理,来减少空间假频;地震数据保真处理的提高,就需要将解释精度提升。

2探测与描述非均匀地质体

埋藏深度浅、物性分布均匀并且几何形体简单的矿产资源必定会越来越少,物探人员需要面对的就是结构于构造上的复杂、物理性质方面横向与纵向都会出现较大变化、岩性的不均匀,并且地质条件、埋藏深度都会日益改变。为了将空间上出现不均匀变化的对象查明,就需要将地下内部结构于性质参数了解情况,才有可能将复杂的对象特征细致地勾画出来。所谓的参数足够指的是参数的种类与数量得到满足。为了将研究对象的空间特征清晰的显示出来,对于物理场的成像研究在最近20年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含了电磁波成像、地震波成像等。随着现代化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改进,最近几年开始运用直流电阻率法成像。在理论之上,相比电磁波和地震波法成像,直流电阻率法存在一定的差异,直流电场的描述主要是通过拉普拉斯方程来实现。由于直流电阻法观测所需要的野外作业法与设备相对简单,并且其勘探深度较大,因此在工程勘查、金属矿勘探等应用前景广阔。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了地球物理对于复杂对象的探测。成像技术最大特点是存在一定的未知数,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只要观测的信息能够足够多的覆盖每一个未知数,那么就可以让未知数变得可靠。同样,随着可视化的勘探结果需求的上升,也使得计算机在今后的地球物理数据的运算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3地球物理反问矗多解性的减少,需要综合利用多种信息

3.1改进正反演方法

由于地质现象过于复杂,无法通过数学准备将物理场的特征表述准确,常常会出现正反演不准确的情况。比如:一个非线性的问题,由于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就可能无法得到好的结果。所以,作为地球物理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吸收最新的成果,对正反演方法进行改进,才可以让地质效果真实可靠。

3.2多参数联合反演

如果同意对象存在两种以上的物理场观测结果,或者是同一种物性参数通过两种以上的观测方式来得到结果,就需要联合反演,这样才有利于非唯一性对结果的影响。

3.3做好数据的综合管理

数据的综合管理是多种信息综合应用得以实现关键性因素。随着地质数据类型与地球物理类型数据量以及多样性得到增大,也让数据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为了做到勘探数据的管理与存储,就需要将数据仓储概念提出来,创造多种数据集成的条件。

4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

(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物理探测技术也逐渐朝着轻便化、多功能化以及自动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着。由于诸多发达国家面临着资源枯竭、表层资源殆尽的情况。部分勘探人员已经朝着沼泽、海洋等区域前进。另外,对于矿山、水电站等重大工程建设,也需要将危害性查明。对于地质构造、细小裂缝等观测,就需要心技术、新方法与新仪器的运用,才能够确保沼泽、海洋等区域的勘探工作顺利进行。

(2)在技术的总线上得以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了模块化、插卡式的物探仪器关键技术,在运用上,这一部分技术的实现离不开多参数、多功能的自动化测量工作,也能让模块式的物理探测仪器系统当中的组成结构更加的紧凑合理,同时,也指明了未来的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3)计算机辅助测试集成化技术以及功能性偏强的应用型软件的运用,也使得测量仪器与测试技术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这一种测量系统的发展也满足了用户各方面需求,并且其功能性较强。

(4)增强信号处理、数据处理以及误差修复功能,确保信号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不断地更新换代以及高档仪器功能的扩展也使得地球物理勘探工作不用再单一的依靠精细的制造工艺与强大的硬件功能。

(5)新技术的运用,确保物理探测仪器功能得以增强,比如:超导磁力仪、超导重力仪等都是新技术的运用表现,这样可以保障设备的灵敏度、精确度与稳定性。

5结论

目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已经朝着模块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相信未来对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研究必定会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宋文杰,刘玉华,肖贵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01):55-56.

[2] 叶阳胤.浅析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硅谷.2008(08):97-98.

[3] 李丽丽.地球物理(重磁震)勘探数据一体化解释技术[J].吉林大学.2013.

上一篇:关于旅游学校对口单招财会技能有效教学方案设... 下一篇: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入库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