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孝义皮影戏艺术特点的探析

时间:2022-09-25 12:33:19

关于山西孝义皮影戏艺术特点的探析

摘 要:山西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山西孝义皮影有“纸窗皮影戏”和“纱窗皮影戏”两个主要的派别。皮影戏中的人物具有很浓厚的民族气味,使它具有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本文概述了山西孝义皮影戏,对山西孝义皮影戏中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山西孝义;皮影戏;纸窗皮腔影戏;纱窗碗碗腔影戏;艺术特点

皮影戏最先出现在我国秦朝,在宋代的时候达到了鼎盛,在元代的时候已经传到了西亚和欧洲各地。皮影戏是把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在一起,是世界艺术殿宝库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山西孝义皮影戏的概述

山西皮影戏最具代表性的是孝义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分为“纸窗皮影戏”和“纱窗皮影戏”两种。纸窗皮影戏中的纸窗屏幕是用大幅麻纸粘接而成的,固定在框架上;而纱窗皮影戏中的纱窗子的屏幕是纱质的。这两种在人物的外形上、唱腔上以及舞台艺人结构、舞台设置虽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材料却都是用牛皮雕制而成的。他们的表演都是利用投射到“窗子”上的影子来表演的。孝义皮影造型粗矿、线条简单、手法夸张,主要表现人物的性格。随时间的发展借鉴并吸收了陕西等地精细的特点,这就又形成了孝义皮影的新的艺术特点俏丽、活泼、线条繁简并用,并且在涂彩区分部位,有浓淡变化,使平面的人物雕刻出来复有立体感的感觉。

二、山西孝义纸窗皮腔影戏的艺术特点

(一)纸窗皮影戏的概述。纸窗皮腔影戏的故事脚大多都是封神榜戏;音乐唱腔是以小唢呐为主的吹腔音乐,乐器很少,在全国都很罕见,特别有自己的特色;表演技巧使用的是油灯、纸窗。在皮影人物的胸部都要安装一个主杆,它在屏幕上是不能转身的;人物造型上一般都有九块结构,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皮影人物造型形式,并且很具汉画像石的风韵。因此,纸窗皮腔影戏属于比较古老的影戏。

(二)纸窗皮腔影戏的头饰脸谱。纸窗皮腔影戏中的皮影人物通常是由九块或十一块组合结构而成的,然而头部是活动安插在一个身段上的,可以卸下来更换,这样就方便于每一个角色的运用。纸窗影人头饰脸谱都很有汉画像石的感觉,属具象,没有明显分出生、旦、净、丑等角色,然而是根据每个人物的具体职别、个性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影人的造型手法通常采用粗矿夸张,非常强调神似。而人物总是有大额头,头饰都是向后倾的,采用的方法有阴雕、阳雕、阴阳雕等技法,比如有空脸(阳雕)、实脸(阴雕)、空实脸(阴阳雕)之分。而皮影脸谱在雕镂时通常是五分脸,比如正侧视(单眼人)、但也有少数的七分脸,这些常常用于刻画奸邪丑怪的人物角色。

(三)纸窗皮腔影戏的身段服饰。纸窗皮腔影人的体态和服装的装饰通常多用阴雕的手法,但也有阳雕的手法并用。从皮腔影戏表演的实用性上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透视关系五分脸的头部(大正面的侧视),七分身段(斜方向的侧视)。在皮影人物的造型表现上,比如头盔脸谱、景物道具、身段服饰等方面都不会离开各种各样的图案装饰,像金鸡独立等等;还有装饰的各种花卉,就像常见的梅花、牡丹花、等等;图案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金钱套、鱼肠带、连环套等等。皮影戏中的图案运用是非常大胆创新的,有些也会夸大或是变形,比如正面的龙头会放在一个侧视的人物的身段上,还有的会把字和花卉以一种巧妙的手法结合雕镂到侧视的人物身段上。

三、山西孝义纱窗碗碗腔影戏的艺术特点

(一)纱窗碗碗腔影戏的概述。纱窗碗碗腔影戏由于它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活方式等等都与陕西那边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后来又在长期的经济上、文化交流上交往平凡,所以纱窗碗碗腔影戏在唱腔音乐、表演形式、故事脚本、人物造型等等方面都与陕西有些相似。纱窗碗碗腔影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好听,在故事表演上加上了大型景物的运用和玲珑剔透的人物造型,是整个画面更为生动有趣,深受人们喜爱。

(二)纱窗碗碗腔影戏的头饰脸谱。纱窗碗碗腔影人的头饰脸谱的装饰性特别强,不管头饰是简括还是精细,都非常的玲珑剔透、细腻精巧。脸谱种类有很多,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纱窗人物的造型一般额头较大、鼻子尖、嘴很小而且紧靠在鼻子下面,头饰上竖。纱窗影人不管是用阴雕、阳雕还是阴阳雕,在刻画人物的脸部形象、性格特点都巧妙的运用了线,戏曲中的人物都用线组合刻画,结构非常严谨,写意传神,惟妙惟肖。由于影人头饰要经常更换,来满足演出的需要,这就要求头饰脸谱刻画、雕刻精巧严格。这样就会显得程式化,变化就会受到局限。纱窗碗碗腔皮影人物造型非常丰富,用色也十分鲜亮,人物的个性鲜明,姿态优美,非常耐看,让人感觉如真人一般。在纱窗碗碗腔皮影人物中,头饰运用非常多,如做皇帝的都要戴皇冠,而通常头顶板的前后都要个挂十几串的珠子,形成珠帘,头顶板有直的、弯的等等,不同的头顶板和珠帘代表不同的地位和做的不同的事情。

(三)纱窗碗碗腔影戏的身段服饰。纱窗碗碗腔影人的特点是装饰性特别强,这点也体现在了服饰的装饰上,大体上分为男女铠甲、龙蟒官服、裙衩布衣、书生长袍等等。影人通常为斜侧,称七分身段,为十一块结构组合,有些动作不多的人,可由整体一块雕制或两块、数块组合结构。在皮影雕镂中短线用的多,常见的一些纹样有短线、月牙纹、月牙点、朵花、云纹、水纹等等。在皮影制作中镂空线不宜过长,为防止潮热变形断裂,因而大多都用阴雕为主的手法来完成雕刻。

除了上述艺术特点之外,还有山西孝义皮影戏中的景物道具也非常重要,在影戏的道具中,桌椅是非常重要的道具之一。而桌椅也分为许多的种类,桌椅在影幕上要摆放在影幕底部的一条线上。还有一些盆景花草来做装饰,常在花园亭树、书房绣楼、阁楼金殿等等中摆设。

四、结束语

山西孝义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精神财富,是中国稀有珍贵的传统民间艺术,已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对其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康保成.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

[3]关红.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山西孝义皮影.中国美术博物馆,2008.

上一篇:求婚,明天再来 下一篇:2016香港黄金海岸游艇展奢华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