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鉴赏古诗词

时间:2022-09-25 12:23:14

找准切入点,鉴赏古诗词

高考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只是初步鉴赏,这就要求我们鉴赏的切入点要精,这样才能说得深而透。常见的快速切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从标题入手。题目往往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的线索,常常暗示了作品的主旨和情感,体现了作品的构想。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文题就意味着要抒发喜悦之情,全诗正是以一“喜”字贯穿的。

二、从联系作者生平以及艺术风格入手。知人论世,不同的作家其人生道路、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他们作品所表现出的感情、所体现出的风格也不同。李白的豪迈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就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其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如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就明显不同。

三、从作品所选取的景物入手。古诗词中许多景物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如“柳”一般都与“送别”有关,“月”一般都与“思乡”有关。

四、从作品暗示的关键词语入手。诗是感情的结晶,因而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字眼,恰恰是窥视该诗内涵的窗口。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愁”字,《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多情”,《示儿》中的“悲”等。

五、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入手。这类诗句往往最能体现出诗人的写作意图、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正是在前文的基础上的内心世界的表白,点明了写作意图,抒发了自己向往自由天地和反抗权贵的思想感情。

六、从作品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诗言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在诗中有直接的表露,这比通过写景句来找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容易得多,并且也更为准确,如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问,就表现了作者还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思想。

七、从分析文学形象入手。我们在分析评价文学形象时要从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方面入手,并通过分析环境描写和一些细节描写来赏析文学形象,并对诗歌的内容做出正确评价。如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中“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中的“惊坐起”这一细节描写就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听到好友被贬后受刺激之强烈和心情之悲愤。

八、从作品中带有色彩的词语入手。古诗词中色彩的选用往往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致。暖色(红、黄、橙)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常常是欢快的,而冷色(白、绿、蓝)则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所表达的感情也往往是凄苦悲哀的。

上一篇:韩愈 第46期 下一篇:招聘 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