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阅读课如何“图谋”精彩

时间:2022-09-25 10:15:51

低段阅读课如何“图谋”精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对阅读教学如此界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材插图蕴藏着编者最为直观的意图,开发插图这一课程资源是对编者意图最直接的把握。

一、 以图导入,趣味盎然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对直观的东西感兴趣。上课伊始,如能运用教材漂亮的插图设计导入环节,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在教学《夏夜多美》一文时,用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笑容可掬的睡莲和着急的蚂蚁,想象它们可能在讲什么,让学生随意发挥后,积极评价学生的想象。教师随后又引导道:右下角的蜻蜓跟这个夏夜的故事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一起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学生们在想象说话中,既得到了口头表达的训练,又对课文中发生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又如《胖乎乎的小手》一文,课文插图中画着奶奶、爸爸、妈妈、兰兰,还有挂在墙上的一幅画。低年级学生看画,一般都先看到人。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完插图中的人物后,问学生画上还有什么?当有学生说“一张画着小手的画”时,自然引出课题,借此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学文兴趣。

二、 看图解词,事半功倍

课文中的词语是抽象的,插图是形象生动的。学生们凭借形象生动的插图理解抽象的词语,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兴趣,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如对《司马光》一文中“慌”字的理解,只凭师生语言描述,或借助工具书解释一番,既不容易讲清楚,又浪费了一次极好的语感历练机会。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看图中的哪些孩子慌了,是怎么慌的,学生们就能很自然地运用文中的语言“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来描述。那么,“谁没有慌,他是怎么做的?”学生们也自然能用文中的语句来说出司马光“没慌”的表现。通过这样一正一反地讲了图中孩子的“慌”与“不慌”,学生们也就真正理解了“慌”这个词语。

有些词语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北京亮起来了》中的“金碧辉煌”一词,无论教师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但教师只要亮出文中插图,学生们就会在一声声的“哇”中理解“金碧辉煌”这个词了。

三、 借图学文,意文兼得

根据插图学习课文,效果比直接让学生接触冷冰冰的文字要好很多。学生们学文喜欢先看画面,看懂画面后就会很想了解文字和这幅图有什么关系。借助插图,会让学生学起来既容易切入,又有利于他们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如《村居》这首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笔者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诗,说一说读懂了什么,结果让人啼笑皆非。后来,笔者出示课文插图后,让学生边读诗边看画,并让他们再想想,猜猜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当他们看到了插图中河堤上如烟如雾的杨柳时,就不难理解 “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思了……插图让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降低了学文解文的难度。

科普文章中所蕴涵的科学知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特别需要借助形象的插图来讲一讲。如《充气雨衣》中充气雨衣的创新之举,孩子就不易理解。让学生看着文章插图,先讲一讲这种雨衣为什么像裙子,再引导学生说说雨衣的下摆从粗铁丝到塑料气圈的改进过程,如此一来,学生既懂得了充气雨衣的科学道理,也习得了科普文章严谨的叙述方法。

四、 看图练读,绘声绘色

朗读既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们常常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在课堂中让学生练读。如何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形象,读出感动,并熟读成诵?看着课文插图训练朗读,效果很好。

有些课文适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积累经典的语言。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教师在教学此文时都会习惯性地练习表演读,如果只是硬邦邦地分好角色,为读而读,学生就不容易品得其中的童真意趣。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插图的形象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置换角色,把自己当做文中的人物,朗读自然会绘声绘色。又如《画家和牧童》中人物的语言描写,生动具体,值得积累。在学生充分朗读后,可安排学生看屏幕上的课文插图进行角色表演读。开始时教师可以辅以手势暗示,在学生熟练之后,看着图练读则会入情入境,妙趣横生。

五、 随图练笔,情思飞扬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会要求学生仿写句子、积累句式,这是中高段习作教学的基础。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十分重视。写话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相对较难,他们一般都是说得好,写得不一定好。如何让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转化为相应的书面表达能力,则需要经常实践。在练写过程中,如能借助课文插图的形象,让孩子们想象着写,会大大降低训练难度,训练也会更加有效。

如在教学《夏夜多美》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可引导学生想象蚂蚁除了对睡莲姑姑说了感谢的话,还会对谁说呀?模仿文中“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的句式说一说,再写下来。还可再次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小蚂蚁坐在“飞机”上,一路上还看到了什么,模仿“蜻蜓飞呀飞,飞过

_____,飞过_____,飞到_____”的句式写一写。这样的练笔,学生因为有形象的插图,又有课文规范语言的示范,练笔作业的质量自然会提高。

课文中的插图是静态的、无声的,但它的背后饱含意蕴:图画本身广阔的想象空间,那是一个个有声有色的世界;教材编者的意图和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吻合的作用。此中深意,真值得教师“图谋”开发。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如能在此处多一份心思,定会让自己的语文课更精彩!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小学 315300)

上一篇:谁的3.15? 下一篇: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