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25 09:13:26

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1],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曾接收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后,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好转,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抢救效果。结论:迅速、准确、有效、及时是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的关键[2]。

【关键词】 急诊创伤性休克;护理体会

休克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综合病症,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体内有效的循环血容量减少,使组织的灌注不足[3],从而导致了细胞代谢紊乱,以及功能受损等一系列的病理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创伤也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因此,如何及时、有效的对创伤性的休克进行护理和抢救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结合患者具体的治疗过程和护理方法做如下报告。

1 基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中,51例为男性,女性患者为29例,年龄在20岁到73岁之间,所有的患者都符合创伤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苍白、尿少、冷汗,以及呼吸急促等。患者致伤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39例为交通事故致伤,挤压伤为16例,钝器致伤为10例,高处坠落为13例,其他原因致伤为2例,分别占总患者人数的48.75%、20.0%、12.5%、16.25%和2.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患者致伤原因统计表

2 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 首先要遵守及时的救治原则,在询问受伤原因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室温进行调整,此外还要注意对患者的保暖,尽量减少的部位。研究表明尿量、脉搏的收缩等都能有效、准确的反映出生命征的具体变化。临床中,通常根据休克指数来判断丢失的液体量,所谓的休克指数主要是指用脉搏除以收缩压。而尿量检测则是护理工作中判断和观察肾脏毛细血管流量的重要指标,每小时对尿量检测一次,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及时、准确的掌握。

2.2 的安置 正确、合理的安置对于抢救休克患者是非常有利的,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对于脏器破裂患者而言,应取头低休克位,这对脑部血液的供应是非常有利的。而对于颅脑创伤患者,应使患者头部抬高15°到30°之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颅内的出血量,同时对内静脉的回流也是非常有利的。躁动患者应采用约束带进行约束,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和避免因患者的躁动而引发一些医疗事故。

2.3 急救措施 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的顺畅。由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因此必须对这种现象进行改善,从而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要配合好麻醉师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根据患者年龄大小选择适合患者的气管导管、牙垫和喉镜。其次,建立静脉通道,及时为患者补充必要的血容量。血循环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是造成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也是抢救患者的关键。在把休克患者安置在手术室后,一定要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如果医院的医疗条件比较好,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心静脉压检测,这样不但可以实现快速的扩容,同时也可以及时的了解血容量的补充情况,对心功能等进行检测。与此同时,还要密切的观察输液和输血的速度,必要时,可以采取加压输入的方式。在保证血压的前提下,可以对颅脑损伤的患者的液体量进行控制,从而避免脑水肿和肺水肿的发生。最后,止血。对于一些损伤比较严重,或者是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在对其止血时一定要先了解出血的原因,及时控制出血。对于体表,或者四肢出血而言,指压法是最简便,而且最有效的止血方法之一。然而针对一些大出血的患者,应迅速做好术前的相关准备,及时、快速的进行手术止血。

2.4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主要包括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医务人员在做好生理护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这两种护理时相辅相成的,都是术后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首先,术后的生理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大量的输液,由于患者在输血后极易造成脑水肿、肺水肿,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对患者及时的输液后可以极大的缓解这类并发症的发生。其次,心理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加以鼓励,增强患者的信心,接触一些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确保患者能够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3 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及时、准确、快速是治疗和护理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准则之一[4],这不但能够解除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可以为接下来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时,应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和分析,加强对患者的鼓励和支持,从而确保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宗平.谭学书,刘平.特大地震中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11):977.979.

[2]陈丽萍.丁雪梅.连斌.急教=环理论在抗震救灾医疗救护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1):l9-21.

[3]陈巧玲.卢爱金.卢平丽.突发群体伤患者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444.445.

[4]史爱珍,姜梅,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302-203.

[5]张帆,宫少青,王健美等.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评估和急救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3):159-160.

上一篇:多学科联合成功抢救先天性膈疝并呼吸骤停一例 下一篇: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斑秃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