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书包,减负的话题

时间:2022-09-25 08:58:44

新闻背景――

之一: “书包太重了,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多睡一会儿?”在十七大新闻中心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12岁的小记者这样问教育部部长周济。

之二:2007年10月,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一号令――书包限重令,规定小学、初中生书包重量不得超过学生体重10%。

沉重的书包,减负的话题

现象一:“晒”书包

“我称过自己的书包,把所有的课本作业本装完,大概6公斤左右,这存我们班还算是中等重量呢,有的同学的书包有八九公斤重,多出来的是各种辅导书、习题集。”琪琪是个爱整洁的女生,她的书包井井有条,她每天步行到学校要15分钟,“开始还不觉得书包沉,背上一会肩膀就会发酸”。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除了课本,还有各科作业本,语文两本,数学两本,英语两本,轮流着使用。一本奥数教材,一本英语词典,一本娱乐杂志,一部MP3,水杯,雨伞,公交车IC卡……几本厚厚的教辅书是妈妈给买的,带存书包里,让我有空的时候就做。”初一男生小江的书包像个百宝箱,他说自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所以把能想到的都装进书包,就万无一失了。每天背着这个大包挤公交车,招来过许多不满――在拥挤的车里,自己这个大包包占据了太多的空间。

现象二:书童,拉杆书包

“以前孩子读小学,都是爷爷奶奶接送,帮孩子背书包。老师也提议过,家长不要做‘书童’,让孩子自己背书包上学,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虽然老师的话有道理,可孩子的书包实在太重,长期背着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我宁可在其他方面锻炼孩子。”一个家长感叹道。

“让家长当书童,那都是老黄历了,多让人笑话呀!我们班的同学,要吗骑单车,要吗换了拉杆书包。”男生展示着他更新换代的新书包,书包背部装了双杆,底部安装了滑轮,既可以像旅行箱一样拉着走,又可以像普通书包一样双肩背。“再沉也累不到我的肩膀了。只是上楼下楼的麻烦点!”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书包平均重3.5公斤,初中生书包平均重5.5公斤。放学时分,一个个涌出校门的大书包,也印证这些数字的真实。

由表到里:书包沉,课业重,期望高

同学说:“书包越来越重,只因为要学的科目越来越多,要做的习题浩瀚无涯,升学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老师和父母殷殷期望,肩膀上重,心理上的压力更沉重。”

老师说:“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不得不让他们读得更多、写得更多、学得更多。业精于勤疏于嬉,天才等于1%的天赋加99%的汗水。”

家长说:“孩子耍性大,不增加点负担,他们不会自觉的。书包越来越重也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

减和加:减轻负担,加重素质

书包减重,首先要学业减负。“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主席的十七大报告里,有这样一段关于减负的话。书包减重,作业减量,课业减负,当有关减负的一号令、二号令出台的同时,我们的书包真的变轻了吗?我们又该在减负的同时,为自己的未来如何加码?

同学:学校减重,家里加重

学校是限重了书包,布置的作业也从书面上的动笔更多的变成了开放式的、拓展思维型的作业,可回到家里,父母呢?他们生怕我们输在起跑线上,看到作业少了,赶紧给请家教报提高班.买各种辅导书。

家长:书包减重,学习上滑

看到孩子单薄的身子背着那么大的书包,每天晚上要学习到10点,当家长的哪有不心疼的。可是如果真的给孩子减负,又担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会下降,落在别人后面,考不上好高中怎么办?一味强调减负,岂不是减掉了孩子的未来?

老师:学校喊减负,家长要加负

有段时间喊减负,学校就不准布置作业。给学生布置的不动笔作业就多了。家长认为那不是作业,要求学校必须布置动笔作业。后来学生的成绩降了,家长、学校、学生都怪到老师身上,说教得不好。

专家:课业减负,情商加码

减负不能只是减轻书包,还要从各个方面减轻课业负担,从“根”上减起。这对学校、老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怎样让适当的作业成为孩子们快乐的演练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在轻松学习之余,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情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相关链接:给书包“减肥”的好办法

在选择书包时,不买最贵、最漂亮的,而是要选轻便、实用、舒适、最适合自己的,要选购轻巧的文具.以便携带。

及时清理书包。上学前依照课程表收拾书包,除当天上课要用的物品外,不要把其他东西,例如漫画和杂物等放进书包内。

充分利用学校的储物柜、课桌,放置科任课书籍。

音乐、美术等专业科课本,可以提议由学校统一购买几十本,放在专科课教室内由老师保管,全年级各班轮流使用,上课时才发到手上,上完课又收回,给下一个班循环使用,既环保,又减轻了书包的重量。

上一篇:最爱棒棒塘 下一篇:我的独自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