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在美容护理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5 07:46:15

审美心理在美容护理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美容护理不再仅限于外在美,而更多的要求内在美、健康美。现在对美容的定义已从原来的“美化容貌”扩展到“维持人的整体形态美”,美容发展的趋势也从以前的“外在美化”转变为“整体的调理美容”,强调“由内而外的保养”、“一种整体的健康、和谐状态”。从业者不仅是提供专业技术的服务者,更是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体现在心理素质和理论水平上。美容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和传播美的事业,而如何创造易被大众接受又代表时尚和健康的美,就要求从业者在美容护理中能合理地运用审美心理,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能与顾客保持恰当的审美心理距离和正确的审美情感。

1 正确认识审美心理

1.1 理解审美、审美心理距离和审美情感的内涵是进行正确审美的前提

1.1.1 审美是指人通过感官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感受,并从中获取精神享受和启迪。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只有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有效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审美关系。

1.1.2 审美心理距离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思想、观念、情感上产生的间隔、差异乃至对立。而往往这种心理距离的产生又是由主客体问在时问、空间上的距离导致的。在美容护理中,全无时空距离、心理距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

1.1.3 审美情感是人对客体审美特征是否符合自己生理、心理需要而产生的独特的、带有本质性、恒常性又有变易性的主观体验和态度。它不是对事物特征的直接反映,也不是直接来自需要,而是以客体作为激活因素,以自己的物质、精神需要为中介,是对需要满足与否的主观体验和态度。

1.2 对审美心理距离的把握常存在三种误区

1.2.1 距离太近:是指个体的审美状态完全理想化,审美情感已全部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去,分不清客观对象和自我,自然也就无法再次回复并形成理性的审美判断了。具体而言,他只能感觉到客体美的存在,容易被动地被审美对象所左右,不能正确地认识审美对象和自己的关系,从而无法对这种美加以审识和评价。

体现在美容护理工作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进行护理。当美容师在为自己的亲人或是好朋友服务时,会过分考虑顾客的要求,而且希望得到好效果的愿望比对一般的顾客强烈。因此,美容师往往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和采取行为,而放弃自己的审美原则或分不清是对自己审美还是对他人审美,从而不能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也就不能产生好的美容护理效果。另一种情况是完全自我化和理想化,即美容师在为顾客设计方案时,只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爱好、或是一时的冲动、时尚的流行趋势,而没有从美学和审美的角度出发,没有仔细地分析顾客的自身特点。由此所形成的审美结果,不一定能为顾客所接受或是产生适合顾客的一种美的感受和体现。可以这样说,这种审美活动是失败的,所进行的美容护理活动也是低效率和低质量的。

1.2.2 距离太远:表现在主体的审美情感不能完全、有效地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去,个体在对事物进行审美静观时,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而对事物的本质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具体而言,就是个体情感对美的特质不能完全吸收并升华,只能形成一种单纯的“纯艺术论”的观点,完全脱离了客观现实,把现实的美孤立于社会道德观念之外,形不成审美判断体系。

1.2.3 没有距离:就是个体在个人情感处于喜、怒、哀、乐的极端时,无法把审美情感投射到客观审美对象中去,既看不到审美对象的表象,也发现不了其内在本质,自然也就形不成审美判断和审美观点了。与其说前两者的审美活动无效,不如说这种情况连审美的结构都未构成,因为审美主体并未加入到审美活动中来,她无法对客体的美做出正确的评价。

在护理工作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美容师因个人或家庭问题而出现情绪波动时,她常常会将不良的情绪带到美容护理工作中,忽略顾客对美的要求和顾客自身的特点,也无法用正确的审美原则和恰当的审美情感来进行审美活动,对顾客身上流露出的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美都不能予以发现、挖掘或是进行再创造,与顾客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审美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审美活动无法继续进行,护理活动没有成效,最终会导致顾客的不满或流失。

因此,当审美心理距离出现不恰当时,美容师审美情感的投入就会出现偏差;而审美情感的投射不恰当时,审美心理距离也会出现差距。这两种情况导致的结果都是使审美活动无法继续进行,美容护理工作出现低水平、低效率和低质量。因此,美容师在审美活动中一定要与顾客之间保持恰当的审美心理距离和投入正确的审美情感,避免出现心理距离的误区和违反审美原则的情感。

2 合理运用审美心理

2.1 在正常的审美状态下,审美心理距离和审美情感两者应是有机的统一: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审美心理距离和审美情感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同时又互相制约。个体的审美情感的投射往往取决于审美心理距离。不同的审美心理距离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情感,而审美情感反过来又有助于审美心理距离的调节。众所周知,个体在对客体进行审美静观时,看到的先是其表象;要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就必须透过已有的表象再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而要得到客观、真实的结果,这就必须把握好个体与客体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过程中获得一个完整的审美经验一对客体艺术的、科学的、自然的观点。否则,审美就会中断,审美情感就无法投放进去。

2.2 保持最佳的审美心理距离,是个体审美情感投入的一个必要前提:它是在主、客体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某一现象或事件得以超出个人需要和目的的范围,营造出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对客体的美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重要条件。而正确审美情感的投射,又能调节出适宜的审美心理距离,是保持其恰当的重要保证。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情感既要正确而有效地投射在客体身上,又要从客体身上获得合理而恰当的情感反馈,因而审美活动的双方都处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有利于审美效果的提高。

2.3 真正的审美心理距离应是保持在主、客体间的一种“跨而不入”的状态:这既有利于对事物客观表象的认识,把个体审美情感有机的投射进去,感受到审美对象美的“真”和“善”的存在。同时又有利于审美情感再次回复到个体,形成相应的审美判断。还能反过来进一步调节个体的审美心理距离,使之更加趋于合理。

这一点运用在美容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美容师在护理顾客的过程中,既能观察到顾客外在特征和内在本质,又能对其投射适当的审美情感和保持恰当的审美心理距离,同时又兼顾顾客对美的需求、美的时代性、自我对美的认识和美容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这样,才能让美容师在分析顾客的基础上,利用所获得的反馈信息,结合自己对美的感受和领悟能力,不断地进行美的发现、加工、创造和传播,从而为顾客创造出适应时代、适宜地点、适合文化背景以及适合个体的美。

2.4 正确的审美心理距离和审美情感产生的方法:对于美容师来说,如何才能在审美活动中产生正确的审美情感和保持恰当的审美距离呢?在艺术欣赏中,由于艺术品是定型了的物化形态,而欣赏者并非在时间和空间上共同存在,因此存在着欣赏者和客观事物问的时、空差距,这无疑将导致审美的问隔:不同个体、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等。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个体审美情感跨时空的投射性。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不能只停留在同一时间或同一空间上,应是跨越时间和空间来进行综合地分析、判断。而且这种“移情”体现了情感的“反施”和“再造”功能。

总之,“审美心理距离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人却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来保持、扩大、缩小或消除这种距离。”而审美情感正是调节这种距离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不符合自己审美情感的审美对象,可通过审美情感转移、同化、顺应作用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结构以适应审美对象,缩短心理距离;反之对符合自己的审美对象,则可通过自身审美情感,理智地拉大审美心理距离,以求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从而创造出适合时代潮流、大众需求的美的艺术品。美容师在护理工作中,也要遵循以上原则,适时地调节好自己与顾客之间的审美心理距离,

恰当地投射和回复审美情感,保持一个平和的审美心态,即不过于理想化,也不过于实际化。美容师应从自身出发,增强对美的再认识,提高审美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不断更新美容护理技巧和技能,善于把审美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美容工作中,用理论去结合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和完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美容护理工作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改善,以适应美容事业小断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

上一篇:在面部软组织挫裂伤整形美容处理中应注意的问... 下一篇:外阴癌广泛切除术后外阴重建术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