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昌:坦荡豁达的建设者

时间:2022-09-25 04:27:02

杨九昌:坦荡豁达的建设者

现今的社会,人们对自主创新以及对自身权益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显然,一个知识权利化的时代已悄然来临。

作为一位踏入专利保护行业近二十年的资深专利人,杨九昌先生对此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与独到的领悟。

知识产权的保护者

杨九昌先生,1955年毕业於中山大学有机化学专业,1989年又於北京大学中国投资与贸易实务专业进修毕业。他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专业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投资与市场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在有机化学领域有着实的基本功以及深厚的专业经验积累。1986年,杨九昌先生加入了中国专利(香港)有限公司。

“在涉足专利领域的最初阶段,我逐渐意识到市场的竞更是科学技术的较量,因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显得尤为重要。发明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防止科研成果流失,同时也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行业经济的发展,纷纷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来据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空间,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当时,国内对於‘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等名词及其实质含义都非常陌生,懂得通过取得专利权来保护其技术和产品发明的人也还是少数。然而随着我国的科技与生产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行业,势必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力与拓展力,所以我选择了加入在当时乃至目前,香港最大的中国专利(香港)有限公司,开始了近二十年的专利人的职业生涯。历任该公司的化学部专利人,高级专利人。”谈及当时入行时的情形,杨九昌先生如是说。

人权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同样需要保护。1984年,伴随着中国专利法的诞生,中国专利(香港)有限公司亦於同年在香港成立。杨先生介绍说,中国专利(香港)有限公司是中国政府最早指定的涉外专利及商标机构之一。公司接受中国及外国委人的委,办理国外及中国所有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业务,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反不正当竞计算机软件登记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域名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以及有关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等,同时,公司还可以接受国内外客户的委,办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利商标和外观设计册业务。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纽约东京等地都成立了分支机构。自成立以来,中国专利(香港)有限公司已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国际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国际商标协会国际知识产权律师协会各地区性专利律师协会以及上千家外国律师事务所公司科研机构建立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了大量来自中国及海外的专利及商标申请,处理了上千件专利商标等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案件,维护了国内外客户的权益。

作为中国最早最权威的专利机构,中国专利(香港)有限公司不仅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领头羊,同时也为国内外的知识交流建设打开了窗口。

而作为此领域的建设者与见证者,杨九昌先生对此亦有自己的看法:“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无形的财产,它具有与其他财产不同的特点,即排他性、地域性、时间性和商品性,这些特性也要求我们在保护发明者的独立创造,使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提供相关问题的法律援助、实施及缴费方法的後续服务。”

在进入专利行业的前提条件方面,杨九昌先生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除了要解必备的知识产权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要掌握至少一门自然科学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以及一门或一门以上的外语,要保持持续不懈的学习动力。毕竟,专利是一个技术与法律相结合的领域,除了要熟悉专利法及其实践之外,由於所接触的专利申请内容都是最新的科学技术,所以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思其言,感其事。与其说杨九昌先生是资深的专利人,倒不如称其为一位热诚地投入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奉献者,他以一种学者的态度,勤勉、上进、谦和,数十年如一日地持之以恒地为行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校友情谊的联络者

除了热忱地投身在专利行业且颇有建树外,身兼社会职务的杨九昌先生还热诚地投入了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贸课程同学会的工作,担任该会的创会主席及第十二届理事会主席。2004年他从高级专利人的职务退休以後,便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在社团活动与社会公益事业方面。

作为香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一个庞大的群体――香港中国高等院校校友会联合会(简称高校联),亦留下了杨九昌先生无私奉献的足印,他先後担任了高校联副监事长及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等职务。“高校联是中国高等院校香港校友会和居港校友的联合组织,於1998年1月15日正式成立。它是按《社团条例》册的非牟利组织,秉承爱国、爱港、爱校的宗旨,联络和团结内地高等院校在港校友会及居港校友,关注内地大学教育和经济建设;参与香港社会事务,表达校友心声,取合法权益,关心校友福利和文化生活,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力为香港的稳定发展和祖国的统一昌盛作出贡献。”杨九昌先生告诉笔者。

他还介绍,高校联经常举办各种社会活动,诸如组团赴内地考察、开办课程和学术讲座、举办郊外活动、组织合唱团到社区演唱和组织医务工作者到街坊义诊等,在联络广大校友,推进校地合作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它的成长也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特别在创建伊始,只有八九个团体会员,工作开展得非常困难。然而通过这麽多年的实际努力行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会员加入其中,至2006年已有62所著名大学的香港校友会参加。目前的团体会员还包括香港大连校友联会香港中国研究生会中华医学会香港会员联合会等,团体会员的数目已达到77个,还有来自一百多所内地高校居港校友的个人会员,新生力量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终使其成为香港社团组织中颇具影响力的机构之一。只要是有益於社会经济建设、有利於联络校友情谊、发展香港教育事业的事情,他都乐於参加。

人生的价值在於奉献,每个人都在思索要为这个社会留下点什麽,即便没有亿万财富,没有丰功伟绩,哪怕是一次举手之劳、无心援助,只有用满怀热忱与善良的赤诚之心,去参与到爱国、爱港的事业中,生活才充实,人生才更有意义。杨九昌先生就是这样,无论是从事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还是联络校友情谊,他定义自己要做一个平凡的务实者,用豁达的人生观、澹泊的名利观以及实的专业技能,用实际行动开辟出事业的征程,演绎出人生的精彩!

【人物简介】

杨九昌,1955年毕业於中山大学有机化学专业,1989年修毕北京大学中国投资与贸易实务专业。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专业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投资与市场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86年,加入中国专利(香港)有限公司历任专利人高级专利人。1993年被载入中国《中国科技专家名录》,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贸课程同学会创会主席及第12届理事会主席、香港中国高等院校校友会联合会副监事长(第三届)及常务理事与理事、北京大学香港校友会理事、云南旅港同乡会董事、香港科技界庆祝国庆筹委会委员等职。

上一篇:陈伟红:握住形象的魔法棒 下一篇:余国雄:携手两岸青年 共筑“同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