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

时间:2022-09-25 04:23:26

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

后进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家竞争力方面的一个本质区别,是科学技术的差距,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正视这个差距,并力争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幅度缩小它,提高自主(本土)创新能力,应是国家战略的一个基本内容。

一、“跟踪模仿”、“自主创新”背后的不同发展战略

人类的知识是在学习中逐渐积累和不断创新的,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大时间尺度的科学―――技术―――产品演进长河中的每个环节,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有学习的必要和可能,也有创新的可能。后进国家从总体上看,不论在基础科学领域还是应用科学领域,在一个较长时期中必然是跟踪前进的。但是,仅用跟踪模仿―――自主创新这组概念,还没有接触到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战略目前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总是要解决技术进步的源泉问题。除平等的科学技术交流外,大体可分为五类:一是自力更生型。在得不到外界知识和技术供给的情况下,从对基础原理的学习起步,基本上通过自身的努力,综合国内资源,独立发展出自己的技术体系。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就是一个典型。二是“模仿―――创新”型。日韩学者认为:日韩正是没有听从西方“比较优势论”的劝诱,才有今日的崛起。此为后进国家实现赶超的成功模式。其关键环节是高强度吸收消化―――自主开发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向前端基础应用科学延伸。三是简单跟进型,即单向引进―――消化,对外国技术亦步亦趋、逐级跟进,如我国部分机械产品的测绘仿制方式。四是被动引进型,即买设备,买专利,买图纸,直接投入生产,不考虑消化和“进口替代”。五是合资引进型。合资的出发点是“以市场换技术”,以期外资企业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在这里,技术进步的主体已不是本国企业,技术主导权也不在自己手中。

应该说,上述五种方式中,后三种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不少企业倾向于单纯地买先进设备。一些地方政府把自己的职责简单化为“搞好投资环境”,提倡所谓“不求所有,只求所在”,发展高新技术只是引进外资买设备。这么走下去,或者国家失去增长后劲,或者高技术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必须明确,这是一种急功近利不顾未来的“开放引进”。在一些人看来,开放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为了学习和激励自己提高竞争力。目前,这种观念的危害正在显现。问题的实质,是“以GDP为中心还是国家竞争力为中心”。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是国家总战略的反映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外的先进技术是被动地获得还是积极主动地取得,是否鼓励大家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将决定未来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决定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命运,决定结构升级和持续发展的主导权。况且,很多重要领域的先进技术根本买不来。如不具备和保持主动追赶的意志和能力,必将危及国家安全和完整,危及全民族的未来生存状态。

如果把跟踪模仿作为学习过程和必要的技术获得方式,那么这和自主创新不是对立的,过去要引进,今后多少年也要有引进。但我们不能靠引进过日子,决不能停留在跟踪模仿阶段,把它作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问题在于,是被动跟进,拱手把技术进步主导权让给洋人,还是以我为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从引进模仿起步,积极进取,力争自主创新,最终形成创新型经济?或像一般所说的,是走日韩道路还是走拉美道路?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是影响未来百年的大政方针问题。什么叫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指向,是本国和本国国民的利益,而不是全球或外国人的利益;是国家的长远利益,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二、科技战略必须强调自身能力的发展

我国科技实力的落后状态和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新经济自由主义和比较优势论得以流行的基础。不可否认,比较优势论有一定的科学内涵,但它把企业竞争力、技术和结构变动的因素,完全归结为市场影响和要素禀赋(特别是资本)的变动,忽视技术学习、组织能力等企业和产业结构的内部的深层影响因素。

事实上,工业竞争力和以此为基础的国家竞争力,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学习(包括模仿、创新以及组织和制度的变化)的结果。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成为发达国家,是因为它们的“比较优势”基础早就通过学习和创新过渡到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上。海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要素不可谓不丰富,但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技术能力。一国的学习―――创新能力,才是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基本动力。

根据创新经济学的理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是组织能力,而组织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来自组织学习。从集体对解决复杂问题的共同努力中产生的知识,储存于组织的惯例和运行程序之中,成为组织能力的载体。能力只能由工作组织内生地发展出来,而没有任何组织之外的力量和过程可以替代。来自企业长期的学习和累积形成的组织能力,最终决定了技术进步的能力。因为“技术”并不仅仅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人工制品”,而且也是被组织所掌握的诀窍、惯例和程序。是这种动态发展的技术能力,而不是对某项特定发明的持久控制,才是企业从技术进步上得到回报的长期保证。生产组织向管理型大企业的过渡创造了西方工业强国的组织能力基础,由此而发展出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和一国经济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持久的竞争力。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来源于全社会从解决现存问题的共同努力中所产生的的知识。我国在计划经济年代和封闭式条件下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来自动员式体制、自主式程序和惯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了封闭僵化的体制,从国际合作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从而大大提高了科技进步的速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有以国有经济和科技组织为主的程序和惯例被打乱后,连“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理念也被许多人抛弃、多年积累的社会的学习组织能力正被打散。甚至有人还主张让外国人来收拾摊子,靠外国人来并购我们的大企业发展高新技术。

当前,我们必须在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重塑企业、行业和国家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要让全社会认识到,物化在设备上的技术可以买到,决定国家未来命运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是不可能买来的,更不可能让外国人来替我们学习和组织。“能力只能由工作组织内生地发展出来”,我们所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依靠别人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三、以国家竞争力为导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增强,是中华民族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要以国家竞争力为导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

可能有人认为,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劳动密集型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资源过多地向高科技倾斜是不经济的。固然,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传统产业仍是发展的主力,而且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但决不能以此为理由放弃国家竞争力发展目标。这是因为:

第一,只有立即起步走科技强国道路,才能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我们处在实现工业化和全球科技飞速进步的双重挑战下,如果不加速追赶,差距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创新的基础,是不断实践、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今天放弃实践和学习的努力,意味着一代人将失去学习和创新能力,失去创新的意志。我们是发展中的大国,已经具备相当的科技工业基础。我国50年多来的建设,在战略性的产业和技术方面,在部分高新技术方面,已经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充分说明中国人的才干和创新能力。对于科技进步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有长远的考虑。一个产业20年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取决于今天的远见、决策和行动。根据我国国情,国家现实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工业化目标和科技及科技型产业发展目标的平衡。这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起飞的两个“引擎”,缺一不可。

第二,科教兴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有自主的科技进步作为支持。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紧迫。去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达50%,究其原因,由于上游工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差,导致产业链的断裂、两头在外结构的加强,这是无法持续的。只有引导国内创新链的互动,才能使国内产业链恢复循环,才能改善我们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条路如走通,全世界也会感谢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主创新是发展内需、为多数人谋幸福的需要。

第三,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技术。在信息化时代,新技术的“不可模仿性”越来越强,模仿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名义,加强对技术外溢的控制,对我国企业进行专利费索赔诉讼,使一些企业损失惨重。由此可见,不下决心走自主创新之路,单纯模仿会越来越困难。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分析企业创新的现状。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企业创新能力正在蓬勃成长,但也存在困难和问题。现实情况是:十多万民间科技型企业在市场拼搏,平均实力弱而资源整合度较差,而多数国有企业因地区部门分割体制,人为造成协调的困难。除一般人关注的科技资源重复建设配置分散外,还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靠近市场的最终产品领域,企业反应能力和系统整合能力较强,而较多依赖技术推动的上游产品,创新能力较弱;二是创新链相对短窄的领域容易获得优势,而需要多部门协调、创新链深广的技术领域不容易整合,也不容易形成竞争优势。例如,在需要整合多部门多技术领域的汽车产业,尽管自主技术学习能力不差,却难以形成自主创新合力;又如在一些基础性工艺和高技术元器件方面,由于需要大量持续的投入和研发活动,我们的创新能力相对差距大、对市场反应慢。总之,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短周期”、“创新链短浅”的领域有相对优势,而在不确定性强、需要长期积累和难见近期功利的领域,处于相对弱势。因此,既要发挥已有的长处,也要从弱点中找原因,把处于分离状态的创新能力连接起来,促进创新链条的延伸。

从外部环境看,在开放环境下,自主创新面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打压。无数事实说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要素自由流动”是经济自由主义者制造出来的幻觉。不论在战略性技术(如高级加工设备、航空航天),还是普通的应用技术(如汽车整体设计的数据库),都是如此。在“战略性可贸易技术”领域,则需要面对技术、资金、市场三重障碍。要引进先进技术,由于我国没有知识产权而处于谈判劣势,特别是人家的核心技术绝不转让。而一旦我们自主研发有了成果,人家马上降低转让门坎,甚至低价倾销。这就形成“引进一代、落后一代”的恶性循环,战略性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被压制衰落。因此,必须通过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消化和再创新能力。达到这一目标,不能亦步亦趋地“依附跟进”,而要走跨越式道路。

首先,要求企业和科学研究机构,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其次,要构建超出企业范围的创新体系,将产学研合作的R&D制度化,集中行业力量,进行“高强度的消化―――再创新”,克服技术和资金的瓶颈,将创新链延伸,获得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最后,国家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自我创新为基点的科技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国家竞争力为导向,积极鼓励和引导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组织必要的沟通、联合、合作攻关,为它们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

(作者单位: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上一篇:做好粮食宏观调控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下一篇:安徽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