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重阳登高时

时间:2022-09-25 04:14:22

引子 相传东汉时期,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痛苦之声遍布。有个名叫桓景的人,历经艰险入山,拜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亲人。”并告诉他,那天登高,再把茱萸装入红布袋里,扎在胳膊上,喝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殃。桓景回乡遍告乡亲,依法实施。九月九日,河水汹涌,云雾弥漫,瘟魔来到民间,因酒气刺鼻、茱萸异香刺心,难于靠近。桓景挥剑激战,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鸡犬牛羊均已暴死,而人们却避免了这场灾殃。从此,重阳登高避灾的风俗世代相传。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也是“老人节”,以消灾和企盼健康长寿为主旨,是我国传统的祈寿节日,有登高避祸、饮酒祈福、佩戴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重阳登高,寄寓了思乡人的抑郁感情,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体疗方法。

秋日登高益处多

据研究测定,一个人静坐1小时消耗的能量为100千卡,快跑时消耗600千卡,而爬山则要消耗能量近1000千卡。由于消耗的能量大,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肺活量明显增加,从而使身体各部位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爬山是一种整体的协调运动。在爬山过程中,可以使下肢肌肉、骨骼,膝、踝等关节得到很好的锻炼,增强下肢肌肉的力量和耐受性,改善髋、膝、踝等关节和韧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山林大气中的飘尘和污染物比平地少,而且氢离子含量很多,大气压降低,能促进人体生理发生变化,对哮喘等多种上呼吸道疾病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患有神经衰弱、慢性胃炎、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盆腔炎等慢性病的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登高锻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量力而行登高乐

秋日登高,体力和能量消耗较大,要掌握好运动量。在途中感到吃力时,可休息片刻。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爬山时不要急功冒进,宜缓缓攀登,累了就休息,欣赏欣赏周围的景物,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以免体力不支而虚脱。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慢性病患者更应注意量力而行,免生不测。

注意气温的变化。山的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将下降1℃。因此,在登山休息时,应把途中脱下的衣服穿上,以免着凉感冒。尤其是在高山上过夜的人们,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因为这时秋风扑面,高处不胜寒。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的中老年人,经检查代偿功能良好者,可参加轻微的登山活动。倘若代偿功能不佳者,则不应勉强去登山,以免发生意外。

登山爬楼同效果

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住在城里的人们很少有闲暇登山旅游,因此常发出感慨:“靠山吃山,这里没有山靠,让我们怎么办呢?”其实“山”就在自己身边,城里多的是高楼大厦,上下楼梯同样是一项有益的运动。只要自己持之以恒地锻炼,同样能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上一篇:摇头晃腰留神颈性抽动症 下一篇:新婚燕尔“爱”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