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

时间:2022-09-25 04:04:42

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针灸应用在偏头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选择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选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针灸应用在偏头痛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偏头痛;临床疗效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疾病,此疾病呈现周期性发作,往往伴随着羞明、恶心及呕吐等现象[1]。患者在安静及黑暗环境中或者是睡眠后可有效得到缓解,但是在经过一段间歇期以后还会再次发病,同时每次发病前后还会发生神经性或者精神,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因此,临床中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偏头痛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2]。本研究中为了探究针灸应用在偏头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对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中女性8例,男性12例,年龄为20~62岁,平均年龄为(31.5±3.3)岁;患者病程为4个月~2年,平均年龄为(0.5±0.2)年。对照组中女性11例,男性9例,患者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32.2±3.5)岁;患者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年龄为(1.4±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卡马西平治疗,于饭后口服,每次0.1g,每日3次,每个疗程为1个星期,坚持治疗4个疗程。而观察组选择针灸治疗,患者保持侧卧位,常规的对毫针进行消毒。穴位选取根据患者头痛由近及远进行配取:选取百会穴、太阳穴、头维穴、侠溪穴、太冲穴、正营穴、率谷穴、天井穴、中渚穴及合谷穴等进行治疗,针刺手法主要以抢刺泄法作为原则[3]。在进行针刺风池穴操作时,需注意的是针尖方向要指向对侧的眼球方向,在进针距离大约为1.5寸以后捻转,确保患者可以感受到针刺感,并通过拇指按压风池穴下方,一些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则会马上消失;通过沿皮刺法对率谷穴及太阳穴进行针刺处理,要求进针速度快及无痛,其中捻转毫针的速度一定要达到每分钟20次;采用常规进针法对其余穴位进行针刺。每次治疗需留针30分钟,每天1次,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可以每日进行2次,每个疗程为1个星期,坚持治疗4个疗程[4]。

1.3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进行评估,一般分为治愈、显效与无效3个等级。其中,治愈:患者头痛等临床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且经随访发现半年内没有出现复发现象;显效:患者头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经随访发现头痛症状偶尔发作;无效:患者头痛等临床症状无变化或者加重。其中总有效率等于痊愈率与显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6.0实施统计学

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同时点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两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如附表所示。

3讨论

偏头痛是临床中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疾病,此疾病具有着较高的临床发病率,且具有病情易反复与难以根治等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现阶段,临床中对于偏头痛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饮食、内分泌、遗传与饮食等紧密相关[5]。在西医中偏头痛的临床发病机制主要是颅外血管或者颅内血管发生发作,临床特征主要是反复性头痛。而中医学认为偏头痛的临床发作机制是“淤”及“风”,其中淤主要指的是头部由于淤血导致患者局部血液运行遭到阻碍,从而引发经络失调;而风主要指的是偏头痛具有病根,此种类型疾病具有着症状明显、起病急以及反复发作等特点[6]。因此,临床中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偏头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针灸应用在临床治疗偏头痛中,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颅内外血管收缩功能或者是脑部血液循环,有效地改善脑血管痉挛,并对脑部血流情况进行调节。此外,针灸还具备着较好的镇痛作用,可以有效地对患者内源性阿片肽合成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镇痛的目的[7]。针灸还可以稳定细胞膜内与细胞膜外信号的传导,减少血浆蛋白外侵,从而避免发生炎症。同时,针灸还会对体液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对体液平衡进行调节与维持。相关研究证实,针灸应用在偏头痛患者治疗中具有着安全有效及操作简单等特点,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两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综上所述,针灸应用在偏头痛患者治疗中具有着安全有效及操作简单等特点,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海涛,罗翌,李际强,等.薄氏腹针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18(02):263~265

2王恒飞,何玥,杨璐.健康教育对稳定期偏头痛患者认知状况和治疗依从性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0(02):40~41

3董军立,席刚明,周少华,等.尼莫地平联合针灸治疗偏头痛42例疗效观察[A].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17(01):64~65

4张训浩.依据根结标本理论选穴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20(02):40~41

5谷巍.针刺安神穴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A].201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16,18(02):263~265

6洪震,丁玎,吕传真,等.盐酸洛美利嗪预防治疗偏头痛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18(12):63~65

7俸军林,曾爱源,杜云鹏.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患者微循环和脑血流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12(11):123~125

作者:张玲燕 单位:郑州市中医院

上一篇:医学期刊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下一篇:针灸学课程教学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