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换角度 别有洞天

时间:2022-09-25 02:37:22

狼与羊之间,一般的思维指向为“吃与被吃”。而目前唱红大江南北在青少年中影响甚广的一支歌却让狼“爱”上羊:

北风呼呼的刮/雪花飘飘洒洒/突然传来了一声枪响/这匹狼它受了重伤/但它侥幸逃脱了/救它的是一只羊/从此它们约定三生/苦诉着衷肠

狼说亲爱的/谢谢你为我疗伤/不管未来有多少的风雨/我都为你去抗/羊说不要客气/谁让我爱上了你/在你身边有多么的危险/我都会陪伴你/就这样他们快乐的流浪/就这样他们为爱歌唱

狼爱上羊啊爱的疯狂/谁让他们真爱了一场/狼爱上羊啊并不荒唐/他们说有爱就有方向/狼爱上羊啊爱的风光/他们穿破世俗的城墙/狼爱上羊啊爱的疯狂/他们相互搀扶去远方

这支歌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在思维上的突破与创新,其方法是逆向思维。作品采用以物喻人的写法,通过狼与羊之间的凄婉感伤的故事表现出爱的崇高与博大!创作者思维创新的火花穿破世俗的围墙,打破了常人的思维定势,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宋代学者戴复古曾经说过:“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写作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逆向思维的方法就是一种。其实我们在写作中有时只要变换一下思维的角度,就能有独到的发现。如这样一个作文题:

小明做完家庭作业,见上晚班的妈妈还没有回来,就从冰箱中拿出一个苹果,精心地为妈妈削好,刚削完最后一刀,门开了…… 要求:根据上面提供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发挥创新思维,写一篇作文。

这个题目正常来讲学生会这么写:门开了,妈妈进来了……小明送上自己刚刚削好的苹果。题目多是“我给妈妈削苹果”之类,内容没有离开“我”和“妈妈”,立意也大都是孝心、母爱两个方面。这样写丝毫没有新意。

显然,这些构思都停留在母子(母女)之爱上,作文的内容较为平庸,缺乏新意,不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换个角度怎样呢?门开了,假如进来的不是妈妈会是怎样呢?

《青苹果》:门开了,进来的是楼下的女同学,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来向小明借一本书。小明趁机把自己家庭作业遇到的疑难问题向学习委员请教。学习委员耐心细致地向小明一一作了解释。消除了疑难问题之后的小明,高兴地向学习委员递上自己刚刚削好的苹果……

《苹果飘香》: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小男孩,小男孩瞪着无家可归的饥饿的双眼。小男孩是被迫来该地乞讨的。由于今天讨不到钱而被头儿赶了出来,一路游荡便敲开了小明家的门讨点吃的。小明听了小男孩的遭遇之后,连忙让小男孩洗澡,又拿出自己的衣服让小男孩穿。当小男孩干净地坐在小明面前,小明把刚刚削好的苹果递给小男孩……

《献上一只红苹果》:门开了,进来的是小明妈妈工厂里的一位叔叔。这位叔叔告诉小明,小明妈妈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在车间里,已被工友们送进医院.让小明去看望。小明知道离了婚的妈妈是为他而积劳成疾,急忙带上刚刚削好的苹果赶赴医院……

《小明吃了苹果》: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蒙面小偷。小偷关上门便用刀子逼着小明。要小明交出家里的钱,否则一刀子捅了他。小明从慌乱中镇定下来,放下手中的苹果,机智地同小偷周旋以拖延时间.他知道上晚班的妈妈就要归来。当小明听到妈妈熟悉的脚步声响起时,便喊叫了起来,同时抓住惊慌失措的小偷的衣服不放。小明的妈妈带领邻居终于抓住了小偷。小偷刺伤了小明的手臂,小明被送进了医院,小明妈妈把小明刚刚削好的苹果递到了小明的嘴边……

《圆苹果》:门开了,进来的是风尘仆仆的爸爸。小明的爸爸是地质勘探队员,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了,之所以来得这么突然,是因为爸爸想给小明母子一个惊喜。父子俩正滔滔不绝地谈笑,妈妈回来了。妈妈拿起桌子上小明刚削好的苹果,递给了小明的爸爸。爸爸咬了一口,递给了小明。小明吃了一口又递给了妈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只小小的苹果,竟能做出如此多的好文章。真个是角度一变,思想随之改变,世界在我们眼中也随之改变。正如一个圆,我们可以看作是一轮红日,或一轮满月;也可看作一个封闭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或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等。同一事实只要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就能有不一样的独到的发现。凡此种种,无不展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创新写作的魅力。看来,我们身上并非没有创造之能,而是我们在思维的过程中常常陷于思维定势的窠臼中不能自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只要我们善换角度,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就能在写作中“道人之所未道,发人之所未发”,创新思维的训练就能别有洞天!

(作者单位:东台中学)

上一篇:怎样使作文语言个性化 下一篇:用活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