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环酮对难治性强迫症治疗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25 01:43:59

摘要:目的:观察螺环酮对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32例,采取螺环酮治疗,疗程10W,运用强迫量表BOCS、焦虑量表HAMA与抑郁量表HAMD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每2W实施一次评定。

结果:强迫症患者治疗2W后,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分数下降显著P

结论:螺环酮对难治性的强迫症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轻。

关键词:螺环酮难治性强迫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25-01

强迫症作为治疗难的常见精神疾病,患病率在11%-18%之间,强迫症患者通常还伴有焦虑及抑郁症,螺环酮是种镇静弱但抗焦虑的药物,对强迫症具有一定治疗效果,在2010年1月-201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32例,给予10W治疗观察,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在2010年1月-201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3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为17-54岁之间,均龄为29.3±11.5岁;文化程度:大学4例,中专或高中11例,初中12例,小学5例;总病程7个月-13年,病程平均5.1±3.5年;全部患者符合强迫量表评定,躯体疾病与其他精神障碍排除。

1.2方法。在不改变原来抗精神病药与服用方法下,全部患者服用螺环酮,起始剂量以15mg/d为准,依据患者耐受程度,1W后,可改成30mg/d,疗程10W,对于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前,可服用小剂量氯硝安定或者佳乐安定。

1.3疗效判断。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W、4W、6W、8W及10W末,实施强迫量表BOCS、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与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并记录临床症状,采取CGI与EI来评判有效率。

1.4统计分析。采取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

2结果

采取螺环酮治疗强迫症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强迫症患者治疗2W后,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分数有所下降,在治疗10W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抑郁症与焦虑症改善明显,即P

3讨论

强迫症发病机理与患者大脑中的5-HT功能较为低下相关,5-HT的SSRIS通过治疗被证实,螺环酮主要为选择性5-HT1A受体具有激动功能,还能突出部分的后激动剂作用,剂量低时,5-HT1A本身受体比突触后膜的激动作用要大,出现负反馈抑制功能,降低患者的5-HT活力,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治疗早期,会显示抗强迫效果,治疗不断深入之下,会不断对突触后膜5-HT受体进行激动,加强5-HT受体作用,据研究显示,机体的谷氨酸水平上升,会导致强迫症出现,而螺环酮利用5-HT受体恰能对谷氨酸进行抑制,并抑制皮质谷氨酸的通道,降低谷氨酸水平,获取强迫症治疗的目的。利用螺环酮的抗焦虑作用,能提高强迫症患者良好的依从性,在临床医学上,螺环酮常作为抗焦虑药物,以及抗抑郁症的增强剂,由于较弱镇静作用,不会单独使用,常联合氯丙咪嗪及氟西汀等精神药物来对抗强迫症。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常会伴有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有些患者还会有明显厌世消极观念与行为,在临床治疗上,首先要解决患者的负面情绪,应用螺环酮药物治疗,并联合相关抗精神药物,对强迫症病患的抑郁症及焦虑症改善显著,并且无显著镇静作用,螺环酮有效克服氯丙咪嗪等药物的不足,在治疗10W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强迫症治疗效果要相对延迟一些,大多数在治疗4W或6W后,会有明显改善,在抑郁及焦虑等症状改善同时,患者的强迫观念控制力会得到提高,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有助于患者强迫症的控制及改善,在治疗难治性强迫症中,螺环酮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对难治性的强迫症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且轻微,镇静作用弱,与其他精神药物相联合应用,可更好提高强迫症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俊.万拉法欣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强迫症23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17):729-735

[2]刘从敏.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随焦虑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4(11):5

[3]王翠.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96例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6):516

[4]张玉莲,周宝卿,王东明.丁螺环酮对抗抑郁药的增效作用[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广东广州:Chinese Medical Journals Publishing House Co,Ltd,2011

上一篇: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探讨 下一篇: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