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力培养物理实验论文

时间:2022-09-25 12:11:59

学生创造力培养物理实验论文

一、激励学生要敢于质疑

在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时,老师应激励学生多思考,敢于质疑,改变只听不讲的听课方式,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有更充分的思考,才能达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课堂上,老师应与学生平等自然地相处,消除学生的拘束,拉近老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多讨论交流。当学生提出与教材不同的问题结论时,老师也不能直接否定,而应先激励学生对自己结论的推理思路进行讲述,再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纠正指导。期间,老师应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激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思考,激励学生积极地对问题进行辩论,得出深层的只是结论和感受。进行实验教学时,老师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譬如让同学们合理地猜想实验过程和结果,这不但可以增大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而且当学生猜想与实验过程和结果有偏差时,有利于学生对其进行质疑,老师可以即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法,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譬如学习加速度的时候,让学生思考问题“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吗?”,此问题也表明同学们学习目的是,弄清楚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然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实验并分析,间接让学生主动思考,有助于带动学生主导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小组合作法进行探究教学

在探究教学时进行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式教学的时候,学生不仅要注重理论研究,还要注重科学探究的协作模式,小组分组时尽量保证每个人可以负责适合的相应岗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参与探究教学,进而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独立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团体协作意识。与此同时,老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非天生,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这些方面的培养,才能是学生达到更高效的学习。比如,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揭晓其规律,老师可通过设计DIS实验,对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验,观察摆锤运动过程中的机械性能的变化,分析机械能守恒规律。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动能与势能反相关,当势能减小,动能增加,而机械能始终逐渐减小。学生就会有疑惑,为什么机械能会一直减小?进而会有更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机械能的减小都相当接近零,有学生想到可能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此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实验来证明。因为DIS实验中空气阻力太小,所以不适合用于研究空气阻力因素的影响,如果把阻力作用加大,比如让小车顺着粗糙的斜面向下滑动,对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进行记录。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小车滑下的过程中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也减小,机械能不守恒,表明阻力可减小机械能的猜想是对的。这种探寻答案的过程,很好地展现了物理学科的探究思想,同时让学生在动态立体的实验过程中学习,有助于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实物理知识,加深记忆,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开拓创新。

三、开展创新性实验

进行实验时,学生不仅要学会实验的操作方法、步骤等,还要学会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法,譬如间接测量法、控制变量法等,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时,老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小实验等经典实验,改编成学生实验,带领同学们设计、讨论并辨析,得出实验方案。有条件时,还可为同学们设计探究性的实验,比如学习“加速度”的时候,可以设计“不同速度的列车行驶中容器内液面倾斜的角度”实验,准备的器材为刻度尺、清水、玻璃盒等,让同学们带着实验器材分别乘坐高铁和地铁,在地铁和高铁启动和到站两个关键时点,观察玻璃盒中清水的液面倾斜角度。因为地铁在启动加速和到站减速时的加速度较大,所以尽管其速度比高铁慢很多,但是相比之下,不如高铁在启动和到站时稳定,继而让学生明白了加速度和速度的差异,解答了前面所提及的问题,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断改进授课模式,激起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学习创新思维方法,形成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带领同学们多思考,并且要让同学们能积极地去主动思考探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学生良好创造力的培养,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同凯 单位:淮安市钦工中学

上一篇:技能鉴定与职业技能论文 下一篇:信息传播版权问题网络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