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析东北方言词“咋”

时间:2022-09-24 10:33:52

[摘要]“咋”是多种方言共有的一个方言词,在东北官话中十分常用,由“咋”构成的词语,也大量存在于东北方言中,并得到广泛应用,在特定语境中,具有丰富的语义色彩,体现了“咋”这一东北方言词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东北方言 咋 构词 语境 语义色彩

一、“咋”的语法特点

在东北官话中的“咋”应用非常广泛,与普通话“怎么”的意义和用法大同小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5:1692)对“咋”的解释是:“zǎ〈方〉代疑问代词。怎;怎么:~样|~办|你~不去?”这种解释与东北官话相吻合。怎:如何:~样?~办?『怎么(-me)代词,询问性质、状态、方式、原因等:你~也知道了?这是~回事?“难”字~写?

为了能更直观的说明“咋”的语法特点,我们首先对“咋”与“怎么”进行比较。

(一)“咋”与“怎么”的相同用法

1.怎么/咋+动

询问方式。动词不用否定式。例如:

这事我该~去跟他说?他~学会说广州话的?棉花是~种出来的?棉花~纺成棉纱?棉纱又~织成棉布?这个过程你知道不知道?

“怎么/咋+动”有时说成“怎么/咋个+动+法”。

例如:棉花是~个种法?这种笛子~个吹法?

2.怎么/咋+动/形

询问原因,等于“为什么”。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否定式。例如:

你~来了?他~这样高兴?屋里~这么黑?

“怎么”也可以放在主语前。如:

~他还不出来?~今天这么冷?

3.用于虚指

不知道~一来就滑倒了你没想出~个解决办法吗?新品种~~好,老品种~~不行,他当着众人详细做了比较

4.用于任指

(1)后面常用“也、都”呼应,前面可用“不论、无论、不管”等。如:

~让他唱他也不唱不论(无论、不管)~困难都得按时赶到预定地点。

(2)前后两个“怎么/咋”相呼应。表示条件关系。如:

上次~做的,这次还~做该~办就~办

5.不+怎么/咋+动/形

“怎么/咋”表示一定程度,略同于“很”而较轻。“怎么/咋”的作用在于减弱“不”的力量,语气比较婉转。例如“不怎么/咋冷”没有“不冷”坚决。如:

他刚学,还不~会唱

[代]1.“怎么/咋”做谓语。询问状况。句末用“了(啦)”。

你~啦?参观的事~了?都安排好了吗?

2.“怎么/咋”用于句首,后有停顿,表示惊异。

~,我离开这里才两年,就新建了这么多高楼!~,你不认识我了?

(二)“咋”与“怎么”的不同用法

(1)“怎么”可以放在主语前面,询问原因;“咋”不能这么用,只能放在主语后面。例如:怎么他们到现在还没来?―――*咋他们到现在还没来?(他们咋到现在还没来?)怎么风这么大?―――*咋风这么大?(风咋这么大?)

(2)“怎么”可以用在“(一)+量词+名词”结构的前面,询问性质;“咋”通常不能这么用。例如:大家都想看看新来的老杨是怎么一个人。―――*大家都想看看新来的老杨是咋一个人。他到底是怎么一个人呢?―――*他到底是咋一个人呢?那里是怎么一种状况?又是怎么一种条件?―――*那里是咋一种状况?又是咋一种条件?“这是怎么(一)回事?”不能说成“这是咋一回事?”但可以说“这是咋回事儿?”

二、“咋”在东北方言中的构词特点

(一)咋+咋

“咋”的叠用,“咋咋”,疑问代词,怎们怎么,用于虚指,表示无须说出的某些情况。例如:他跟我说你~不行,啥也不是。|都说他~厉害,我可一点都没看出来。|他自己~能耐,家里~有钱,都和我说了。

(二)“咋”+的(地)

“咋”与助词“的de”的组合,在方言中的使用相当广泛,做疑问代词,怎么着,怎么样。由于不同的语境读音也有所不同,有de和dì两种读音,“的”读去声时,较之轻声语气加重,强调结果。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很明显的体现,但统一都写成“咋的”,关于这一内容,将在后面做以详细说明。例如:你昨天喝多了吧?――没~ |他把钱都给你了,你还想~啊?|你说~就~,行不?

(三)“咋”+着(儿)

“着”(zhāo),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的解释:计策,办法|你出个高~儿。我没~儿了。而“咋着”在方言中的含义和用法有所延伸。了保留“着”的这一意义。例如:你都决定了,我还能~?|你说你能把我~吧?还有另外的意义:做疑问代词,表示怎么样,怎么着;代替不说出来的动作或情况,是委婉的说法(多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例如:他这人不~!|这活干的不~。

(四)咋+动词

这是在方言中大量存在的用法,如很多人经常听过的“咋整”、“咋说”、“咋办”……这一结构代替了“怎么”在交际中的运用,由于“咋”比“怎么”说起来更简洁,所以更易于被东北人接受,符合了东北方言“简”、“直”、“冲”的特点。例如:什么事情都推给我,你让我咋办?|“他不来咋整?我们还能扯着耳朵让他来么!”|到了他那让我咋说?

上述列举的是“咋”在东北方言词组合中的基本结构形式,而还有很多由这些基本形式引申的更多形式,也都在东北方言中广泛的应用着,如:“那可不咋的”,“也不咋的”“咋着不咋着”,“咋好咋好”,“咋说咋是”“咋的也没咋的”,“这是咋说话呢”……

三、不同语境中“咋”的意义的丰富性

在东北方言中,在东北方言中,与普通话相对的词汇绝大多数都是等义的,但其中也不乏微妙的差别。听一帮东北人说话,如果你不是地道的东北人,或只听到了只言片语,那是很难理解谈话内容的。比如普通话里的“奸”与“忠”词义相反,而在东北方言里“奸”与“傻”词义相反。东北人用“奸”来描述人,说的是这人精明甚至聪明,褒贬之义必须在语境里予以体会。“贼”,在普通话里是指偷东西的坏人,含有贬义意味。而在东北方言中,表示什么东西到了极致的情形,不论是褒还是贬,一概用一个“贼”字,“贼好”、“贼次”、“贼腻歪”、“贼带劲儿”等等。

由“咋”所构成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由于环境,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往往有很多种意义。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仅以“咋的”一词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

词语“咋的”的语调变化形式十分丰富,又很有特点,它同时承担了多种不同的语调形式,带有不同的意义(语义色彩)。下面先来看看己收集的人物对话当中的实际语料例句:

(1)你哭什么?~了?

(2)(女的姐)兄弟,你怎么也得给15元!――(男乘客)~,要不要,不要不给了!你闲着也是闲着,就当遛活了!(《黑龙江广播电视报》2006年10月8日5版)

(3)A:你想~?不服就出来单挑!

B:不要这样,您消消气,钱都给您了,还想~啊!

(4)你说啥?――~说你不行啊?

(5)你~啦?生气啦?

(6)~?你刚来就不想干啦?

(7)你说~就~吧,我没意见!

(8)你说,你到底想咋的吧?

这些例句当中都分别带有不同特点的语气和语调,同时呈现着特定语境下的语义色彩。在以上对话中,“咋的”有以答句的形式出现的,也有应答形式出现的,无论哪种形式的对话例句,在语义衔接上都十分紧密连贯,对话的上下句紧凑而且自然。在疑问代词,兼职应答词的“咋的”上面,它更能体现了东北方言词在不同语境中,意义的丰富性。

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咋的”在话语中承担的不同语调及语义色彩方面的问题。

例(1)你哭什么?~了?带有一种试探性的询问,语调比较平和。

(2)(女的姐)兄弟,你怎么也得给15元!――(男乘客)~,要不要,不要不给了!你闲着也是闲着,就当遛活了!(《黑龙江广播电视报》2006年10月8日5版)

是一种很硬气的体现,男乘客比较不讲道理,对女的姐有恐吓的意思,所以语调较高,语气较蛮横。

(3)A:你想~?不服就出来单挑!

B:不要这样,您消消气,钱都给您了,还想~啊!

这是一段对话,很显然A比较蛮横,而B则相对显得弱势,所以说话语调略低沉,甚至很轻。表现了一种无奈和畏惧。

(4)你说啥?――~说你不行啊?

后面是一个反问句,兼有应答的功能,是对对方的提问表示怀疑,语调略高。

(5)你~啦?生气啦?

表示试探性的询问,小心翼翼,表现了说话者对对方的关心,语气和语调应柔和。

(6)~?你刚来就不想干啦?

语调较高,表示惊讶,刚来工作就不想干了,这让人觉得很意外。

(7)你说~就~吧,我没意见!

表示任指,对于对方的观点没有疑义,是一种承认和默许的情绪。

(8)你说,你到底想~吧?

咋的,其中的的音要发成地,较之轻声语气加重,强调结果。

通过对上述八组对话中的例句进行分析,在生活对话过程当中,情感因素是主要的一方面,感情意义或者说语义色彩是核心部分。人们在对话时情感的强烈程度的差异直接影响着话语在语气语调上的不同。不同的话语内容可以突出所要传递的信息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咋的”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承担了多种语调形式,表达丰富的情感意义,具有表现不同的语义色彩的特点。语调具有可变性、可塑性和灵活性,语调也最能体现人物的情态特征,说话姿态和情感特点。在对话过程中,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的神态往往都要靠说话时的语调得以体现。所以,承担不同的语调形式、具有丰富的语义色彩是“咋的”这个东北方言词最具独特魅力和特点之处。

通过对“咋”一词的分析,不但能看到东北方言词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更能充分体现出东北方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展示着东北地区文化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是笔宝贵的财富。虽然只在东北这一特定地域通行,但它本身却有着较为完整的语言体系,和普通话一道满足着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另外,包括东北方言在内的北方方言不断地丰富普通话的内容,对普通话的发展与推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些东北方言的词汇已在普通话领域里被广泛地引用和推广。东北方言与其他方言一样都只是普通话形成后的分支或变体,不能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而消亡,相反地应得到加倍的重视与保护。由于东北方言缺乏整理和专门教育,一些富有特点的方言正在消失,一些含义固定的方言词汇也在被错误地运用。东北方言还继续面临着好说不好写的尴尬。所以,对东北方言的研究和探讨还应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马思周,姜光辉.东北方言词典[K].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5]刘明志.浅析东北方言的特点[J].辽宁师专学报,2007(2)

[6]尹世超.东北官话的“咋”及相关词语与格式[J].语文研究,2008(1)

上一篇:多媒体――语文课的助燃剂 下一篇: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拓展美术教学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