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美术欣赏课课堂效率的几点措施

时间:2022-09-24 10:07:41

关于提高美术欣赏课课堂效率的几点措施

摘要:欣赏课的课业类型为评述欣赏,作为中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顺应学生爱美的心理,培养学生看到美术作品后能描述自己对这个作品的初步感受。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人文性。

关键词:评述欣赏;自主体验;创新;人文性

美术课中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含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不少老师有这样的烦恼:教学内容枯燥,离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很多画派的创作理念学生不理解,所创作的作品学生也不喜欢,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无精打采,毫无兴趣可言。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也有自己一点小小的心得,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吃透”教材

作为教师,要熟悉教材。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深厚的艺术知识修养、空间审美能力。它一方面需要教师能够对整齐、对称、均衡、比例、对比、和谐等空间审美关系有深刻领悟,并将这种深刻的领悟运用到鉴赏活动中去。另一方面,它又需要教师能够辨证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原则。要上好一节欣赏课,要了解古今中外的美术史知识,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这样你才能有能力给好学生的那“一滴水”。

二、布置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使他们对作品有初步的认识

现在学生课业压力很大,美术欣赏课教学,常常是上课铃声响起之前学生才把书拿出来,还没有来的急打开书本,教师已经开始讲解了。这样学生就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被灌输知识。如果上课前学生能预习下一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上网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参悟作品,使他们有备而赏,这样学生会更主动参与学习,从而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预习题目时,可以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在上《陶塑》一课时,学生看到气势恢弘的兵马俑,可以让他们思考:为什么雕塑在秦汉以后空前发达?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作品,把自己阅读时的心得和产生的疑问做成小卡片记录下来,以便课堂讨论时使用。因为学生在课前对作品有一定的认识,而且都做好课前的准备,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认识论方面过分地强调了理性思考的方法,表现在教育上又过分地强调了传授的方式,把学生看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使得欣赏课常常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干巴巴的听剥夺了学生自己体验和理解美术作品的机会和权利。因此,除了讲授法之外,还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1.体验法

教学中强调体验,这意味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理解、思考、分析,积极地与同伴一起讨论、交流、比较、操作、尝试、甚至争论。一句话,强调体验,强调学生的理解,就是强调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2.课堂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教师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表达方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讨论,并以此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和印象。每一个人对作品的评价和感受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都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感受。如果学生愿意用形体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如故事表演、服装表演、舞蹈、唱歌等进行表达,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在评论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一种辅助、协调的作用:组织讨论、提供资料、回答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讲说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要鼓励学生细致观察,大胆回答。此外,教师也应当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并能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讨论之中,直观描叙主体视觉形象,分析解释形式美感特点,情感表达对作品的判断。

3.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演示法尤其重要。教师可以将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的图片制作成课件,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将石膏像等实物带到课堂上,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在欣赏课的教学中,也可以适当的时间做点小联系,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欣赏教学与绘画、工艺的教学是互相作用而不是孤立的。如我在欣赏课《民间美术欣赏》中,首先向同学们展示许多不同类型的剪纸艺术,当学生被美丽的剪纸所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剪纸工艺和剪纸制作过程的录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简单的剪纸作品。在讲到《古代人物画》时,欣赏完古代大师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线描练习,让学生对线有深刻的认识,使他们了解“线”在艺术作品中具有的独特的魅力。

上一篇:初中数学探究教学问题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