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焕――襄垣剧坛的艺术名流

时间:2022-09-24 09:54:07

李小焕――襄垣剧坛的艺术名流

摘要:李小焕是我国戏剧界著名的艺术名流。李小焕老师在舞台上有她独到的演出特色,是襄垣县乃至整个晋东南戏曲演出当之无愧的剧坛精英。通过本文总结李小焕老师的生平、一生成就和表演特色,阐释了一代名流良好品德和技艺。

关键词:李小焕;演员;地方戏;襄垣秧歌

一、李小焕生平

李小焕,女,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山西省一级演员,长治市优秀演员,襄垣剧团副团长、主要演员。生于1937年正月二十七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下良镇下良村人。原名李焕英,艺名李小焕。幼时因家穷,父母无力供养,三岁便过继给了一户地主人家做养女。李小焕老师于十岁进入学堂开始读书,但是由于当时轰轰烈烈的“斗地主”活动的影响,无奈只得中途辍学。李小焕老师的真正的戏曲演艺生涯开始于1950年9月1日,13岁的李小焕老师参加了襄垣县大众剧团,开始了她长达50多年的戏曲演艺生涯,她拜了连海法和李小平为师,以演花旦为主。每日早晨,她们要吊嗓子、练文功、练武功、踢腿、下腰,上午要上文化课,下午和晚上则用来演出,日子过得很辛苦,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说的一点也不为过。李小焕老师一开始扮演的都是一些剧中的小角色,演出之后,老师现场给予指导,她先在《南楼送饭》《二人台》《小姑贤》等剧中唱配角。老师的要求相当严格,要求她写出剧中人物的自传,自己如何演,要拉雅场,要在伴奏中学会唱腔,每一出戏都要经过合奏、连排、试排、踩台,直到最后登台。从低到高,从笑到怒,从忧到喜到欢,每一个音都必须为丹田之音。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到位,无论是武功还是文功都必须从一招一势练起,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师傅的拳打脚踢。李老师在学习文化课之余,认真专研戏曲的唱腔和招式,除了在实践中练习之外,在上台同时仍观看别人演出,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所欠缺的东西。由于李老师的勤学好问,刻苦努力,所以才成就了这样一位晋东南地区戏曲演出的姣姣者。李小焕老师于1956年被京剧著名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老师收为门徒,对其进行精心点拨。京剧大师程砚秋号称“水上漂”,由于李小焕老师走小步走得很好,很是被程砚秋老师看重,当时正是襄垣剧团在北京汇演期间,程老师老师对李老师进行了手把手的教习,她每日早晨都坚持走,一走就是三个小时,汇演时间为三个月。至此,李小焕老师的“走小步”技艺与日俱进,甚至成了她的代表技艺。李小焕老师每日都在不停地练习、不停地排练,加之她本身性格开朗,且又好强,总不愿落人之后,这才使得她在戏曲舞台上表演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最终达到了现在的辉煌成就。她所演的剧目达百余种,且是襄垣剧团的台柱,无论在什么时间,她的演出都是轰动一时。由于其技艺精湛,1956年4月荣幸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并于1965年4月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

二、李小焕所演剧目

据不完全统计,李小环老师所演的剧目达百余种,先简单罗列以下十几种:《刘胡兰》中饰刘胡兰,《王贵和李香香》中饰李香香,《白毛女》中饰白毛女,《白蛇传》中饰青蛇,《小姑贤》中饰小姑贤,《一个志愿者的未婚妻》中饰未婚妻,《赵兰英进京》中饰兰英,《小二黑结婚》中饰小芹(年青时)和三仙姑(后来演出),《审诰命》中饰诰命,《游龟山》中饰胡凤莲,《双生女儿》中饰二凤,《社长的女儿》中饰胡月凤,《劈山救母》中饰三圣母,《牛郎织女》中饰织女,《黄爱玉上坟》中饰黄爱玉,《玉凤配》中扮演玉凤,在《深翻大地》中演,1962年曾为陶鲁家在太原晋祠演出《新羊工》中的1号人物,后被拍为电视剧得以流传。1977年开始扮演《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在晋东南地区几乎场场满座,轰动一时,在戏曲《蝴蝶碑》的表演中七场她便有五场都是主角,《玉凤佩》中一连三本,只有一场休息。直到退休之后,她还特地为省委书记胡富国,省长孙文胜演出了《小二黑结婚》,并得到了一致好评。

三、李小焕的性格特征及表演特色

李小焕老师为人和蔼,人缘好,外向,性格开朗,直爽,吃苦耐劳,一心为公,从来不谋私利,一生勤劳,任劳任怨,待人随和,平易近人,为人诚恳踏实。她在演出中有她自己独到的演出特色。主要表现为:唱腔高昂,吐字清晰,以情带声,以目传情,既有继承前辈艺术的精湛之处,又有自己创新的奇特意境。她功底深厚,表演技巧强,手势动作到位,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她演出文戏温文而雅,演出武戏矫健洒脱,扮花旦俏丽活泼,她在一个个剧目中所扮演的一个个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并至今仍为之传诵。

四、李小焕的成就与影响

李小焕老师从艺50多年,其成就不容忽视。她在《志愿军未婚妻》中扮演的未婚妻曾获全省文艺汇演一等奖,在《玉凤配》中演玉凤在全国文艺汇演中获过青年一等奖,在襄沁合并时,演出的现代戏《深翻大地》中扮演的在全省汇演中获一等奖,在《双生女》中演大凤也获得了一等奖。在文化馆期间所演的《婶迎婿》在长治市获得了一等奖。1997年《小二黑结婚》集锦赴省演出,她所扮演的三仙姑,受到原省委书记胡富国的高度赞扬和亲切接见,并为襄垣剧团的重新成立拨了20万元,解决了剧团一直以来的资金不足问题,使剧团60%的人员都安置了工作。李小焕老师在1981年至1989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期间,亲自建立了王桥业余剧团,并为其导演了《小二黑结婚》《玉凤配》《桃花庵》《赵兰英进京》《王贵与李香香》等剧目。她所排练的一部部戏,一次次获得省市嘉奖。1989年退休后的李小焕老师退休不退责,发挥余势,宝刀不老,经常活跃在大小舞台上。除此之外,李老师还以无私无畏的敬业精神,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演员。为剧团的再次繁荣,为襄垣秧歌的百花齐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五、小结

李小焕老师是襄垣秧歌名副其实的一代尊师,是襄垣文化可亲可敬的艺术名流。她不仅做戏好,做人更好。正是因为有了像李小焕老师一样的许许多多的为戏曲事业贡献了全部热忱和毕生精力的优秀文艺者,我们的戏曲表演才显示出了如此繁荣兴盛的风貌。向这些为我国戏曲艺术奉献出如此心血的艺术家们致敬,愿我们的戏曲表演永远繁盛不衰。

上一篇:舞蹈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下一篇:关于嘉禾民歌伴嫁歌特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