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冠心病201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24 09:12:01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冠心病201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采用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造影使用剂量。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造影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桡动脉;股动脉;冠心病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047

目前, 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为冠状介入途径治疗, 随着介入材料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支架、导管等手术器材体积越来越小。传统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虽然能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但术后并发症较多, 现已较少应用在临床。经桡动脉途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患者不良反应较少, 容易被患者接受。为进一步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 2014年5月收治的201例经桡动脉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选择同时期34例经股动脉途径进行冠心病诊疗的患者作为参照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201例经桡动脉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109例, 女92例, 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64.8±3.5)岁, 陈旧性心肌梗死89例, 稳定型心绞痛58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54例。合并高血压34例, 糖尿病16例。选择同时期34例经股动脉途径进行冠心病诊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9例, 女15例, 年龄44~77岁, 平均年龄(63.9±3.4)岁, 陈旧性心肌梗死13例, 稳定型心绞痛11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合并高血压6例, 糖尿病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及合并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 取患者平卧位, 以右侧股横纹下方1~2 cm处作为手术穿刺点, 同时进行局部麻醉。穿刺成功后, 将6F股动脉鞘管置入, 并行冠脉造影。术后对术侧进行制动, 时间控制在18~24 h, 后逐渐进行减压。

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 术前进行Allen试验, 选择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血供的一侧, 并将其作为术侧。取患者平卧位, 向外伸展患者手术上肢, 外展程度控制在30°左右。选择掌横纹上端1~2 cm处(桡动脉搏动最强位置)作为穿刺点, 局部麻醉。穿刺成功后将6F桡动脉鞘管置入。为避免出现血栓, 可将2500 U肝素通过鞘管缓慢注射到患者体内。冠脉造影后, 进行介入治疗。术后10~12 h对患者实施完全减压。

1. 3 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造影使用剂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197例患者成功实施手术, 手术成功率为98.0%。对照组33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 成功率为97.1%。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造影剂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6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 3例肢体水肿, 穿刺部位及前臂疼痛6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血肿, 2例局部感染, 1例假性动脉瘤,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发生和发展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密切相关[1]。同时, 由冠心病引发的心律失常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子, 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比较常用的方法, 能够发挥传统心血管治疗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权威文献显示, 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过程中, 穿刺方法可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经股动脉途径进行穿刺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此法操作简单, 多数医师能够掌握, 但术后下肢制动时间较长, 且不良反应比较高, 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实践证明, 经桡动脉途径进行穿刺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

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 虽然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穿刺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量及不良反应等方面, 观察组患者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吕永成.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疗效比较.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2(7):154-155.

[2] 石全宝.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8):258-259.

[3] 李利, 申国璋, 胡威, 等.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医临床研究, 2014, 7(13):225-226.

[收稿日期:2015-01-13]

上一篇: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临床应用... 下一篇:高场MR对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