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标杆管理与榜样激励

时间:2022-09-24 07:45:27

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标杆管理与榜样激励

[摘要]标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本文从标杆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标杆管理与榜样激励相结合,探讨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提出标杆管理与榜样激励的实际操作环节。

[关键词]学生工作 标杆管理 榜样激励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冲击影响的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还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经济价值和利益的追求超越了对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改革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我们不得不开始审视新背景环境下旧的学生管理上的缺陷,在这种状况下有必要引入一种全新的管现理念,让学生以个体的形式清楚的认识自我,找出与先进者的具体差距,寻找一种便于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从而缩小其与先进者或者进步者之间的距离。而能够引发新观点、激起创新思维、适合任何组织的标杆管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引起我们的兴趣的。

将标杆管理引入高校学生工作中,这将是新时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的有力手段。本文从标杆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标杆管理与榜样激励相结合,探讨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1.标杆管理概念。标杆管理的出现在西方管理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它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被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那些通过标杆管理取得了突破的企业,其投资回报在五倍以上。如今,标杆管理的使用范围已经超出了企业,很多非盈利机构也开始积极采用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它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并最终超越他们。

标杆管理强调以先进的团体和个体作为学习的对象和标杆,通过衡量比较发现差距,通过学习先进获得改进的方向、改进的途径、改进的方法,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水平。标杆管理以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来寻找最佳实践的典范。吸取其先进经验和隐性知识,实质是一系列主动的比、学、赶、超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的一些大学和学院就开始尝试用这一方法改善自身的管理,短短十几年的功夫,标杆管理的实践就涉及了课程教学、学生管理、财务、图书馆和远程教育几乎高等教育的所有领域。

2.标杆导向及榜样激励机制。

2.1 标杆导向。标杆管理具有导向启发作用。它以将来的社会对学生的需要为山发点。注重激发学生的理想,通过适当的激励与引导,使学生将个人的志向与国家的教育目标一致起来。科学合理的设定榜样标杆,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它可以应对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挑战,给予学生更火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2.2 榜样激励机制。前文提到,标杆管理的实质是一系列主动的比、学、赶、超的过程。比、学、赶、超的对象即是榜样,所以在谈及学生工作的标杆管理中不得不引入榜样激励。

2.2.1 榜样激励的目标机制。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往往被其内在的动机和需要所推动,而这些需要就是人们控制自己的生活效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塑造榜样就是为了给行为提供参照,一旦榜样学习者将榜样确定为学习样板,也就明确了未来的行为目标,进而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行为保持一致。当人们确定了榜样之后,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主动采取行动。榜样激励的前提是学习者的行为与榜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榜样行为具有超越性和突破性,因此学习者就会把自身与榜样作比较,用榜样与历史相沟通,让榜样成为理解的桥梁,去寻找共性的契合点和闪光点。学习者会从现实的社会榜样和校园示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目标构建富饶的精神家园,做文明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开拓者。

2.2.2 榜样激励的强化机制。行为主义者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外界的强化因素可以塑造行为,而榜样行为就可视为一种强化因素。个人的价值评判具有较高的社会一致性与社会依赖性,一个人只有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与接纳之后,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才有可能获得自信与安全感。所以对于社会接纳和社会认同的看重以及对于社会偏离和社会抛弃的焦虑,成了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社会现状或社会基本倾向保持一致的心理原因。学校倾向于在总体上与社会的基本要求与期望相一致,以社会需要来强化大学生的需要、愿望、意志、情感,激发内在的心理动机,让潜在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这就是说,学校是按照社会对社会角色的要求来表现和塑造自己、来教育与塑造学生的行为。因此,当社会或学校树立一位榜样要求大家学习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与权威性,很容易得到受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与响应。如果受教育工作者学会了社会所要求的行为模式,并因为表现这种榜样行为而受到社会的认可,并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与自我强化,这种一模仿榜样的行为就会得到加强并反复出现。

3.标杆管理在学生榜样激励中的应用。将标杆管理应用到学生榜样激励中,必须遵循标杆管理的步骤和程序:第一要确立对标主题:第二要收集和分析资料,寻找标杆;第三要进行对标找差:第四是实践与持续改进:第五是实现自我管理。具体应做到:

3.1 确立对标主题。确立榜样前,本人应先对自身状况进行细致分析,主要分析的方面包括: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的基本素质、个人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个人的学习、生活状况等等。通过对个人各方面的全面分析,找出个人的不足和欠缺处,从而确立需要对标的主题,以便更细致深入的进行分析。

3.2 收集和分析资料,寻找标杆。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运用在整个标杆管理过程中是非常关键性的一步。因为在标杆管理中只有通过这些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和组织的标杆,而标杆的寻找包括实地调查、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内容。如榜样的思想价值观、榜样力量的发挥程度、对自我的认识等。这个榜样标杆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际性。选择榜样目标时,应该注意选择切实可行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先进典型,不能一味追求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全”的典型。

3.3 进行对标找差。对标找差阶段主要是与选定的标杆进行对标,收集、分析榜样标杆的具体做法,研究与标杆在对标主题等方面的差距,进行差距分析,以便制定改进措施及实施方案。分析的时候既要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分析。以学习成绩作为主题为例,榜样标杆能够以努力学习的精神动力,针对某一科目的学习方法技巧等,可以定性找出差距;针对两者在某科或总成绩的差距、各时间段的学习课目安排、学习效率、学习时间等,尽量做到定量分析和描述。

3.4 实践与持续改进。通过对标找差,结合自身情况首先应制定计划,制订的计划要有阶段性和可行性,切忌盲目自信或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计划制订好后。要坚决有效的执行。在执行的过程当中,要调动一切资源,为了更好的执行创造有利条件。在执行过程当中,还要对自己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效果评估,对所取得的效果也要进行客观地评价。在经过一阶段的计划实施后,要对改进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总结。

标杆管理的精髓是“持续标杆”,它可以使学生通过与榜样目标持续的对标、总结与改进,取得良好的收益。

3.5 实现自我管理。标杆管理的最终是要实现自我管理,即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将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真正能捉到管理的主体地位中,这是素质教育的最高要求,也是教育管理的最高追求,也是榜样目标最重要的提升。

教育的真谛正是为了“不教”,这也是其意义所在。而长期以来教育却忽视了,这也是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管理是一种外在推动力。所以,我们要尊重并发挥人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共同参与管理实践,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在达成师生个体目标的同时,也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实现。

上一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校企联合强化毕业实习环节的... 下一篇: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