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

时间:2022-09-24 06:24:13

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

摘 要: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途径。高校有义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高校需要树立理念、设置课程、培训专业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两馆功能等途径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 ;传承 ;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文化遗产分为两类,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也是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作为传统文化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领域,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建立系统科学教育机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文化形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灵魂。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存续“活态传承”。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就是存续活态传承。既要保护其原真性,又要赋予其“振兴”的生命活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强调和保持“原生态传承”、“专业传承”及“教育传承”相结合。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识整合过程,更是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除了包含大量的科学知识外,还有许多极富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精品,值得用这些科学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个体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二是指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使教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就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主要是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教育目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实现途径多种多样,比如各地纷纷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培训基地等。

二、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现状

许多高校积极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研究、保护、教育传承、普及的行列,纷纷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高校还设立了相关专业和学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起步更晚。当前我国高校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总体形势是:多数高校的非遗工作尚未起步,部分高校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上有所尝试,个别院校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中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了进步,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仍然不规范。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未列入学校的常规教学计划,高校课堂上很少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类的课程;二高校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研究的师资队伍不足;三是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四是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和教学设备。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一直把重点放在普查挖掘上面,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问题关注极少。长期以来在西化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引导,高等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价值认知,传承渠道不畅,民俗流变冲击大,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

三、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建议

1.树立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理念

大学应当积极推广、传播、宣传有着深厚根基的本土文化,增进人类文化交流,促进形成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在当今大学教育日益普及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教育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培养人,实现人的“社会化”。从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来看:“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过程使文化得以社会遗传和再生,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的机制,是文化人的过程。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文化适应的功能和文化创造的功能。大学教育应当实现知识体系教学的多元化,积极推动民族自身文化传统在艺术教育中的实现,以开放和包容的教育理念支持新学科的发展。

2.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列入教学体系,合理设置相关课程

大学教育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信息服务,应积极与社会不同领域的学科进行沟通,根据社会发展来调整学科知识结构的重组。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把自己的己任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建设中。把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中,合理设置相关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调整专业结构配置,拓宽专业途径。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模式,走进文化遗产地进行田野考察,深入民间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让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走进课堂,使教学和传承融为一体。

3.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教育

非物质文化教育往往依靠“口口相传”的传承链,依靠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的教习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既需要传承人,更需要一大批愿意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传习人,这样才能“后继有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动态的,其传承载体必然是人。要在一些高校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课程,尤其是民族院校,要设置相关专业并招收学生,把民间文化、民间艺人引入高等院校教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文化产业、民族文化等相关专业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文化产业研究,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管理、研究等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

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有计划地对高等院校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任课教师定期举行艺术实践活动和教学研讨等,培养一批集保护、科研和传承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资源,聘请当地文化部门的有关专家或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代表人物等,参与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等工作共同培养当地文化产业急需的民间艺术实用人才。

5.发挥高校档案馆与图书馆的新功能

高校在运用传统手段和工具进行资料搜集的同时,应着力于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设施保存成果,对非遗资料进行系统化的记录、保存。两馆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研究与调查工作,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和数据库,为高校传承地方文化遗产、进行民族传统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建立系统科学的教育机制,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通过教育的途径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高校和现行教育体制如何在传承方面发挥教育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5):25-29

[2]申茂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文化论坛,2009(1):50

[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1-129

作者简介:

1、王刚(1985-),男,安徽芜湖人,华东交通大学双学士,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员工。

2、杨芳芳(1984-),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探讨对森林植物检疫“把关”与“服务”问题 下一篇:高架桥匝道限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