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豆的》看川端康成作品的悲剧美

时间:2022-09-24 06:13:40

从《伊豆的》看川端康成作品的悲剧美

摘要:日本文学作家川端康成是世界文坛的重要角色。发表于1926年的《伊豆的》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在他的这部文学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悲与美,营造出一个充满悲剧美的艺术世界。本文从作品文本的分析出发,对《伊豆的》的悲剧美进行深度感知。

关键词:《伊豆的》 川端康成 悲剧 美

【分类号】I313.074

《伊豆的》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根据自己1918年伊豆旅行体验的经历改编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具有自传性质的。由于川端康成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他的作品也弥漫着悲情的基调。从《伊豆的》中,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描述方式,对“我”的生活进行了描述,使读者更加贴近川端康成的内心世界。作者在整部作品中处处都在体现熏子的悲哀,同时却又尽量将熏子描写成一个充满纯真善良的妙龄女子。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川端康成内心深处的那种至善至美。然而《伊豆的》又非纯粹的对实际生活的记录,它继承与发扬了日本文学的优良传统,加入了艺术的元素,融合作者的才气。因而奠定了川端康成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景美情悲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岛国,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雅美丽。日本人对自然环境有一种独特的爱与亲切感。对于日本整个民族来说,他们对美有一种敏锐、纤细的感受。在古代日本神话中依稀可以见到:把山川草木当作是神的化身,顶礼膜拜。因此,自然观成为日本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川端康成深受日本传统审美观的影响。在1968年诺贝尔文学演说稿《我在美丽的日本》中,以花、雪、月等来表示日本四季的时令变化。在他看来,这包含了大自然的一切,是“日本的精髓”的表达。因此他在文学作品中十分重视对自然美的描绘。然而由于川端康成自幼父母双亡,祖父母与姐姐又相继病故。这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心灵创伤,他总是用“临终的眼睛”看待世界。如川端康成的《伊豆的》中,在进行人物塑造的时候,作者很好地将个人感情的变化与自然万物的变迁联系在了一起,使整部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整部作品的故事开展就像是在一卷长轴画卷上展开,山峦重叠,森林茂密,秋色依依、幽谷深邃,溪水潺潺、碧空蓝天,秋雨凄凄,秋夜幽静,伊豆的春天还有弥漫着雾气的大海。如此优美的风景,小说的主人公却以一种寂寞旅人的心态来观赏伊豆半岛的风光。伊豆岛的美丽风景感染了“我”的哀伤之情,使我的惆怅情绪与自然风景结为一体,从而使整部作品始终笼罩着一种悲与美的结合审美基调。在小说中最能体现情景交融悲剧美的基调,要属对“雨”以及对“雨景”的描写了。如在小说开头,作者描述了伊豆下大雨的场景,表现男主人公想要见到的迫切心情。又如“走进黑的隧道, 冰凉的水嘀嘀嗒嗒地落下来。前面是通向南伊豆的出口,露出了小小的亮光。”这段关于雨景的描述,暗示了男女主人公之间萌生了爱意。小说最后一幕情景交融的场景描写弥漫着浓郁的悲哀凄凉。川端康成在描写这些自然景物时都不是纯粹地写景物,而是融入情感,寓情于景,构成了一种悲美的意境。

二、女性悲美

《伊豆的》的女主人公薰子一头乌黑的头发,娇嫩的面庞,雪白娇小的身材,稚嫩而富有感情的声音和美景是紧密联系的。在川端康成的笔下,薰子天真烂漫,毫无半点轻浮之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刻画女主人公美丽的同时,也伴随着淡淡的悲伤。这些美与悲交织在薰子的身上。小说的主人公,在大雨中相遇,继而开始相爱。女主人公一出场便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她虽然是,但是却没有庸俗之感,眉宇间流露出善良与纯洁的气质。男主人公“我”一开始便迷上了薰子精致的面容与纯洁的笑容。当“我”与薰子聊到学生在岛上游泳时,薰子说完“冬天也会有人游泳呢”后,脸颊绯红绯红的,并用手捂住因为害羞而变烫的额头与脸庞。在后来的几次交流中,薰子给“我”端茶,因为紧张导致手中的托盘倾斜,茶水洒出,脸上再次被红晕笼罩。这时“我”的爱慕之情顿生,被这份情愫萦绕着的薰子更加楚楚动人。而薰子在下山时主动帮拿“拐杖”,足以看出薰子Α拔摇蹦欠菡嬷康那楦校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然而,当男主人公要离开的时候,薰子脸上的活泼可爱不复存在。憔悴与感伤笼罩在薰子的脸上。川端康成成功地将这种离别的伤感,植入到读者的内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由川端康成自身的性格与经历决定的。这让读者倍感心酸与怜悯。在“我”与薰子恋情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了是悲剧。

三、物哀之美

“物哀”有两中解释,一是做悲哀,悲伤、悲惨讲;另一种是意为怜爱、同情、感动。在日语当中,“哀”和“美”是等同的,这种审美观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现象。这种观念也一直被后世的作家延续和发扬着,并成为了一种日本文学的特殊理念。在日本,物哀与美的结合体是日本文学美的一种基调。在川端康成的《伊豆的》中,从头到尾都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感伤。在小说中,主人公和始终没有向对方吐露一句爱慕之言,但是在两人之间似乎发现了这种爱慕但又视乎没有发现,作者在作品中有意将这种是似爱情而又非爱情的感调进行淡化和物哀化。作者有意将小说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安排成邂逅,告别就是永别。这种悲与美的交汇,为小说创造出一种哀美的抒情世界。结尾处,整个场景悲美交加,体现了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上“物我合一、物心合一”的完美境界。

结语

川端康成的个人经历是导致其作品感情基调的原因所在。《伊豆的》中浓郁的悲凉气质,暗示了川端康成以悲为美的创作倾向。其中,景美情悲、女性之悲、物哀之悲奠定了作品悲美的感情基调。伊豆的美景、忧郁的泪水、凄凉的命运、悲伤的结局,读者深深沉醉在其中。这种悲剧美是文学作品艺术中的宝贵财富,足以体现川端康成的文学功力。未来希望能够作更深入的探讨,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日本文学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安田武, 多田道太郎.日本古典美学[M].曹允迪,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1.

[2]刘琳.伊豆的: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价值观论释[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6).

[3]杜晓丽.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日本传统文化审美观印记――以《伊豆的》和《雪国》为中心[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

[4]潘能艳.川端康成笔下女性的美丽与哀愁――以《伊豆的》和《雪国》中的女性形象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5]李娇.论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悲与美――以《伊豆的》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03).

上一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浅谈摄影作品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