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EXCEL教学的分层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24 05:24:01

中职EXCEL教学的分层教学探讨

【摘要】 我校计算机教师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中,针对目前我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分层次、分组教学法是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下面就以EXCEL教学为例,讨论分层教学

【关键字】中计算机教学 EXCEL教学 分层教学

学生的潜质和个性也有差异,例如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强,理论学习效果较好;有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由于成功的刺激来源不一样,反馈于学习动机,不仅学生之间学习动机强弱有差异、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其学习动机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的不均衡发展。正常情况下,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不断去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并尝试成功的过程。目前,我们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大班教学为主,由于上述差异的存在,如何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很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认为,中专生虽然是被“中考”淘汰出来的“失败者”,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的是失败了。中专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中学,更侧重于技能性。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认真去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因人施教,就存在着通过中专的教育把他们塑造成才的可能。

实行分层施教,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能力相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能兼顾大多数学生求知的需要,有利于老师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由于班中的优势和弱势差距较大,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就有从弱势进入优势的可能,这也便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改善学习效果。从本专业教育来考虑,进行分层练习就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完善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法。

1、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以“Excel算式与函数”一课为例。我设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能理解Excel数据计算的两种方法:算式法和函数法;②会用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IF这些常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③能根据实际情况,熟练选用算式法或函数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

目标①与②是针对A和B组学生制订的,目标③则是针对C组学生制订的。

2、分层分组

如何分组将会直接影响到后面分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说,在进行分层教育之前一定要仔细分析前期的调查结果,老师要对学生的个性、认知等进行细心观察,并且要了解其各方面的差异,要尽量将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操作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组里面。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及心理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组,A组是能对excel进行基本操作或者略有欠缺的学生;B组是能对excel进行熟练操作,但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C组是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学生分组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3、分层设置操作任务

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布置也是分层教学的关键,EXCEL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开始、小组合作探究跟进、老师从旁引导的形式开展的。因此,要制订和分发适合各组的学习任务,这也就决定了分层教学的成败。

在“Excel算式与函数”一课中,我设置了如下任务:①“学生信息表”;②“学生成绩表”;③“学生体检情况”;④“填字游戏”。这些任务由易到难,要求A组学生完成前两个,B组学生完成前三个,C组学生全部完成。同时,也鼓励A组学生和B组学生尽最大努力争取多完成一个任务。这样学生慢慢在我的“够一够就可以吃到桃子”的想法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进取心也会慢慢增强,相信班级的”小高手”渐渐地会越来越多。

4.分层指导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总是等着学生来问自己,要穿插在各组之间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EXCEL课程内容的操作性很强,很多操作都离不开老师的演示和指导,否则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针对A组,采用精讲精练的方法,如果是基础太差的学生,则让C组的个别学生担任”小老师”,协助老师去手把手教。

针对B组,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我在其中只是起着监控和引导的作用。

针对C组,主要采用问题牵引的方法,设置一个个问题,让他们在充分操作体验中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对于A组出现的问题,B组和C组解答,对于B组出现的问题,C组解答。C组出现的问题,老师解答。

学生的学习既是感知、理解、记忆的过程,也是情意过程,情感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不断上进。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尤其对B层和C层学生,教师更要“偏心”,通过个别辅导、谈心交流等形式,倾注更多的爱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期待,使他们增强学好功课的信心。同时,教师多提供各层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组织互助小组通过课堂讨论、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充分发挥出来,并及时表扬激励,以强化其个性品质的良性发展。

存在问题及完善方法。练习分层后仍是大班教学,学生中学习能力的差异仍然存在。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于某些不需要特殊实验手段的课程,学生由于兴趣所在而超前学习、超纲学习,即在低层班中出现部分学生的学生能力可以达到本门课程对高层班学生的要求。如何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呢?我认为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除了根据教科书的需要设置外,还应该根据分层教学的需要,把这门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增强篇”。其实,把课程内容分模式教学的思路在分层教学之前就已经提出,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上提出来的,已经进行了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而且初见成效。在分层教学前,研究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保持能力、迁移能力等方面。在实施分层教学后,促使我们把课程内容分模块教学的思路扩展到了教学管理上。这样,如果仍靠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来实现课程内容分模块教学显然是不规范的,而且社会上也缺少合适的教材,所以我设想搞一套”本校教材”,目前正在研究中。

另外,分层教学实施中要强化反馈,及时了解各层面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让这种模式流于形式,更要重视分层评价,对每个层面学生的要求不尽相同,因为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2]张立杰.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1,(4).

[3]郭耀邦.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之三[J] . 教育与职业,2001,(3)

上一篇:教师心理因素研究 下一篇: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