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长钢轨精调技术研究

时间:2022-09-24 04:12:16

无砟轨道长钢轨精调技术研究

摘要本人通过参加武广铁路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静态、动态两个阶段的轨道精调技术实践,对轨道精调技术进行了了系统研究,总结了技术创新方提出了轨道精调的关键控制

及重点检测标准。

关键词无砟轨道 长钢轨精调 标准检测

中图分类号:U2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无缝线路敷设完成,长钢轨应力放散、锁定后即可开展轨道精调工作,轨道精调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轨道静态调整是根据轨检小车测量数据对轨道进行调整,将轨道各项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之内,使轨道精度满足高速行车条件。之后线路开始联调联试,进入轨道动态调整阶段,根据轨道动态检测情况对轨道局部缺陷进行修复,对部分区段几何尺寸进行微调,进一步提高高速行车的平顺性和舒适度,使轨道状态全面达到高速行车条件。

我公司承建的武广铁路总工期28个月,其中留给轨道精调时间很短。实际上最早一段长钢轨锁定结束至联调开始的时间仅3个月左右,最后一段锁定结束至联调开始的时间不到25天,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轨道精调,得益于无砟轨道的技术创新。轨道板精调以GRP点为测控基准,在施工过程中完好地保护了GRP点,轨检小车也采用GRP点作为测量基准,GRP点作为轨道板精调及轨道精调的共同基准,同时,WJ-7B型扣件采用特制工装安装。

2 静态调整状态

2.1 轨道静态调整精度标准(见表1)

2.2 长、短波平顺性检测原理

轨道长、短波平顺性是轨道静态调整的核心所在,由于轨道板敷设及扣件安装精度较高,长钢轨敷设后长波平顺性好,基本不用调整。根据取得经验,短波平顺性是轨道精调的关键控制点。

国内客运专线经常采用10m弦检测轨向、高低,借鉴德国经验,引入30m弦、300m弦的轨道平顺性检测,检测原理如下。

(1)30m弦(2mm/5m)轨道平顺性检测(短波)

CRYS I 型板式无砟轨道扣件节点标准间距为629mm,8倍的扣件间距为5.032m,接近于5m,采用48倍扣件间距(≈30m)的弦线。检测示意见图1。

表1轨道静态调整精度标准

图130m弦(2mm/5m)轨道平顺性检测示意

图1中P1~P49为钢轨支撑点编号,及扣件所在位置。Pn+8与Pn间的检测须满足下式:

h=│(hn+8设计-hn+8实测)-( hn设计-hn实测)│≤2mm

可以理解为:任何距离为8倍扣件间距(约5m)的两个测点的设计值与实际测量值之差的差小于2mm。

(2)300m弦(10mm/150m)轨道平顺性检测(长波)

沪宁城际240倍的扣件间距为150.960m,接近于150m,采用480倍扣件间距(≈300m)的弦线。检测示意见图2。

图2300m弦(10mm/150m)轨道平顺性检测示意

h=│(hn+240设计-hn+240实测)-( hn设计-hn实测)│≤10mm

可以理解为:任何距离为240倍扣件间距(约150m)的两个测点的设计

值与实际测量值之差的差小于10mm。

2.3 轨道静态调整方法

轨道静态调整主要步骤有:预设调高垫板、扣件整理、轨检小车采集数据、内业处理、现场调整、轨道复测。

2.3.1 预设调高垫板

此项工作应在长钢轨敷设之前完成。一方面存在轨道板精调误差及灌浆上浮现象,另一方面,鉴于CRTS I型板区别于其他轨道结构的特殊情况,轨道板是一个平面,在缓和曲线区段必须通过超高突变来实现直线与圆曲线的线型过渡。由于以上原因,相邻板间普遍存在高差,如高差偏大,上紧扣件过程中容易导致较低一端的轨道板形成吊板现象,造成轨道板端部近1m范围内与CA砂浆离缝。因此,在铺轨前要全线(尤其是缓和曲线地段)排查相邻板间高差,对高差超过1mm的较低一侧轨道板端部2个扣件预先设置调高垫板。

2.3.2 扣件整理

长钢轨焊联锁定完成后,必须全面检查扣件系统,保证扣件安装齐全并拧紧,注意对称同时拧紧螺栓,防止轨距产生较大变化。

简支梁、连续梁、连接钢构桥、道岔梁上采用WJ-7B型小阻力扣件,配X2型弹条及复合垫板;路基地段、框架桥及桥台上采用WJ-7B型常阻力扣件,配W1型弹条及橡胶垫板。弹跳中部前端下颚与绝缘快刚好接触为准,两者的间隙不大于0.5mm,W1型弹条的理论安装扭矩在120N·m左右,X2型弹条的理论安装扭矩在80N·m左右,安装前采用扭力扳手测得实际安装扭矩,安装时采用扭力扳手对称安装,扭矩过大会造成弹条产生残变及绝缘块损坏,扭矩过小会造成轨底坡不到位而影响轨距检测数据。

工程采用WJ-8C型扣件,由螺旋道钉、平垫圈、弹条、绝缘轨距块、轨距挡板、轨下垫板、铁垫板、铁垫板下弹性垫板和预埋套管组成。螺旋道钉紧固弹条扭矩在30~50N·m左右,且不得大于50N·m.弹条中部前端下颚与绝缘轨距块接触的间隙不得超过0.5mm。在现场安装前,先取10个扣件点进行安装,以测出弹条安装到位标准的实际扭矩,然后以实际扭矩的均值进行大规模安装。

2.3.3 轨检小车采集数据

全线的凸形挡台上均设置轨道基准点(GRP),轨道板精调以GRP点为测控基准,轨检小车也采用GRP点作为测量基准,相比以往采用照射CPⅢ点采集数据的方法,提高了设站精度及搭接测量精度,保证了数据可靠性和精调质量。

测量前安排专人对需要测量地段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消除扣件扣压力不足(表现为扣件与轨距挡块中间不密贴)、轨距挡块与钢轨、钢轨与轨下垫板不密贴、钢轨工作边有残留混凝土等情况。测量一般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严禁在高温、雨天、大雾、大风等条件下测量,避免测量误差过大和出现假数据。

每站测量10块板,距离50m,最多不超过60m,测量过程中轨检小车应逐渐靠近全站仪,最近不少于5m,以保证测量精度。逐个扣件采集数据,也可以每三个扣件采集一个,采用后一种方法时,在在内业处理数据时,中间两个扣件数值应用内差法取得。轨道静态检测点编号规则:按照轨道板编号及扣件序号进行编号,扣件序号按里程增加方向递增。统一为九位数,具体规则为:轨道板号+×(扣件序号)。例BZ1101012,其中“BZ110101”代表轨道板编号,“2”代表第2个扣件处检测点。

全站仪搬站并重新设站,检核设站后,重复测量上一次设站已经测量过的5~10个点(一般重叠测量不少于一块轨道板的距离),如果偏差大于2mm,需重新设站。

2.3.4 内业处理

生成的报表中,导向轨为“-1”表示右转曲线,平面位置以左轨(高轨)为基准,高程以右轨(低轨)为基准;导向轨为“1”表示左转曲线,平面位置以右轨(高轨)为基准,高程以左轨(低轨)为基准。

“先整体后局部”:可首先基于整体曲线图,大致标出期望的线路走线或起伏状态,先整天上分析区间调整量,在局部精调。

“先高低后水平”,高低的优化通过调整低轨(基准轨)的高程来实现,高轨的高程利用超高和超高变化率来控制。

在DTS轨道精调软件中,平顺性指标可通过对主要参数(平面位置、轨距、高程、水平)指标曲线图的“削峰填谷”原则来实现,做到直线顺直,曲线圆顺。

上一篇:浅谈城建档案现代化管理 下一篇:污水回注对分层测试影响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