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博物馆发展之路

时间:2022-09-24 03:08:15

中小型博物馆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杨斌(1987—),男,甘肃平凉,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硕士,主要从事博物馆学研究。

摘要:在我国大型博物馆快速发展之时,大多数中小型博物馆却停滞不前。本文结合甘肃平凉地区博物馆发展现状阐述对中小型博物馆发展方式的思考。

关键词:中小型博物馆;发展方式;思考

1905年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启我国博物馆事业探索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截止2011年,国家文物局核准备案的博物馆有3589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054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2473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581家),民办博物馆535家①。这些博物馆中,除少数国家级、省级的大型博物馆之外,绝大多数为市县级的中小型博物馆。

2008年我国《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②,实力雄厚的大型博物馆能及时更新管理服务理念应对种种变化,吸引广大观众参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大型博物馆也因此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形成良性发展。

与大型博物馆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博物馆停滞不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型博物馆尤为突出。中小型博物馆一般地处较小的市县,人口基数少,经济发展落后,人均接受教育水平低。此外,中小型博物馆经费少,场馆规模小,藏品少,陈列展览陈旧且更换周期长,服务意识落后,很难吸引观众参观,无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中小型博物馆发展停滞不前。甘肃平凉地区共有7座博物馆③,分别位于平凉市所辖的六县一区,因上述原因,七座博物馆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

我国中小博物馆因受体制、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诸如“经费少”、“藏品少”、“专业人员少”、“管理服务理念落后”等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妥善解决。但在我国博物馆体系中,中小型博物馆不仅数量居多,而且作为中小城市文化宣传的最前沿阵地,其承担为中国绝大多数人口进行科学文化普及的任务。如今博物馆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探索一条适合中小型博物馆发展的道路,使其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应是中小型博物馆的共识。

首先,中小型博物馆应扬长避短,利用优势条件谋求发展。

以平凉市博物馆为例,平凉市博物馆位于平凉东郊,博物馆北边是泾滩村,南边是东台村、水桥沟村,东边是保丰村,偏远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成为平凉市博物馆发展的瓶颈。但平凉市博物馆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新馆建于明韩王紫金城延恩寺旧址的优势寻求发展。仿古风格的新馆与延恩寺舍利宝塔东西呼应,周围矗立着宋代天圣铜钟和东岳泰山行祠石牌坊,精美的绿化带设计将延恩寺旧址与平凉市博物馆组成平凉东郊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同时平凉市博物馆在陈列方面依托崆峒山佛、道教文化设计《丝绸遗珍—平凉佛道教文物艺术陈列》,另依据平凉地区出土文物设计《文华物宝—平凉历史文物精建品陈列》,两组陈列精确展出平凉地区历史文化魅力。

其次,市县级城市应减少博物馆数量,避免出现博物馆同质化。

地方政府以展示当地历史文化为由兴建博物馆,也寄希望于博物馆的宣传作用来扩大地方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而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有待思考,宣传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的方式很多,事实证明博物馆高昂的场馆建设费用与后期运行成本是市县级政府财政无法承担的,缺少资金又会限制这些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所以市县级城市建设博物馆并非是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的最佳方式。

同时,临近地区的博物馆不免会出现内容相似的陈展。如平凉市博物馆陈列《丝绸遗珍—平凉佛道教文物艺术陈列》与灵台县博物馆陈列《灵台文物专题陈列》中佛教艺术专题类似;《文华物宝—平凉历史文物精品陈列》与静宁县博物馆陈列《静宁历史文物陈列》类似。观看各县区博物馆陈展,展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展陈方式相似。同时,精品分散于各个博物馆,既增加了每个博物馆藏品保存的难度。也增大了博物馆藏品保护的支出。

第三,从博物馆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宣传手段。

中小型博物馆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本地区的居民,但我国大多数市县级城市人们受教育水平低,人们并不完全了解博物馆。因此,中小型博物馆必须重视博物馆宣传。利用媒体、网络等手段为博物馆宣传固然有效,但中小型博物馆无法承担高昂的费用。所以博物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寻求投入少、效果明显的宣传方式。中小型博物馆有其灵活多变的特点,博物馆可以动员有关人员走出博物馆,充分利用重要节假日,在当地广场、公园等地举办各种活动吸引公众关注。平凉市博物馆位于平凉东郊,而平凉城市人口相对集中于城中西部,平凉市博物馆便在农历新年与正月十五举办大型灯展、猜字谜等民俗活动吸引平凉市民前去观赏。

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住宅小区成为一个城市主要组成模块,博物馆应该主动进入人口集中的住宅小区进行宣传。在小区设立大型展板、悬挂海报、组织图片展、发放博物馆宣传册等,让忙碌工作的人们能有机会在自己家里了解当地博物馆。这些活动不需要太多的花费,但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第四,中小型博物馆致力于“小众”群体的培养。

近些年“大众向导”理念成为我国博物馆建设的主导理念④,这种理念直接导致社会以博物馆数量与参观观众数量来衡量博物馆成功与否。客观上这是一种进步,博物馆突破传统观念,从封闭、精英走向开放、大众,为所多数人提供服务。

从欧美国家博物馆发展来看,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欧美各国的博物馆为展示海外掠夺的奇珍异宝修建了许多博物馆,但这些博物馆仍然只允许少数社会精英观赏与研究。这种行为虽然消极,但客观上形成了这个时代文明与高尚的时代标志,从而引导了这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提升了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随着博物馆潜在观众的增多,欧美国家的博物馆也逐渐从“封闭”演变为“开放”。

我国中小型博物馆也以大众向导理念建馆,但受主客观条件所限,中小型博物馆无法在短时间将大众向导理念付诸实践,中小型博物馆在继续秉承大众向导理念的同时应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小众”群体,这里的“小众”是指具有一定知识背景、物质条件并且了解、认同和喜欢博物馆的群体⑤。先积极争取这个群体,小众引导大众,吸引更多潜在的博物馆观众。

博物馆不仅是传播文化,普及科学的场馆,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与智慧的场所。博物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理因由全人类共同拥有。我国中小型博物馆事业面临的许多困境,需要广大博物馆人共同努力推进中小型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注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2011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http:///tabid/312/InfoID/36910/Default.aspx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http:///tabid/312/InfoID/6980/Default.aspx

③《2011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平凉地区博物馆包括:平凉市博物馆,华亭县博物馆,崇信县博物馆,泾川县博物馆,静宁县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庄浪县博物馆。

④张慧红:《博物馆的小众营销》,载《博物馆研究》,2013年第1期。

⑤同④

上一篇: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现状分析 下一篇:地下停车场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