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硕放机场第二跑道规划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9-24 02:52:07

苏南硕放机场第二跑道规划可行性研究

摘 要:苏南硕放机场自2004年正式开通民用航班,2014年苏南硕放机场客货吞吐量达到418万人次和9.6万吨,航站楼二期改扩建工程和省内唯一运营的国际快件中心正式投用,航空口岸实现扩大开放,经过11年,苏南硕放机已经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重要干线国际机场,为未来航空主业和配套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苏南硕放机场;第二跑道;规划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058-02

民航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著。2015年3月4日在中国航空发展的报告上批示“航空运输是国家重要战略产业”。国家民航局李家祥局长指出“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发达程度对内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经济结构和开放水平等状况,对外则是衡量国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按照《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要求,加快把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建成苏南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枢纽空港”,苏南硕放机场第二跑道规划是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的必然要求,是江苏省“两港两场”交通战略的重要支点,关系无锡乃至苏南地区在未来长三角城市群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1 建设第二跑道的必要性

2006年,美国盖安德航空事务咨询公司明确表示,在经济发达、航空运量需求最集中的无锡地区建设大型枢纽机场――苏南国际机场“其价值和重要性都十分突出”,凸显苏南硕放机场的战略地位,苏南硕放机场开航11年的高速发展也验证了美国盖安德航空事务咨询公司预测的准确性。

(1)建设第二跑道是落实国家长三角和江苏省区域规划的必然要求。2011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苏南硕放机场定位为国家干线机场、苏南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枢纽机场,在长三角16个机场中,重要性排在上海浦东、虹桥、杭州、南京之后,居第五。2010年苏南硕放机场成为江苏省“两港两场”大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节点,《江苏省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2013-2030)》要求到2030年全省将建成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南京高铁南站和徐州高铁东站4个特大综合客运枢纽,在江苏省未来“两枢纽、一大、六中”的航空配置版图中,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被定位为与南京禄口机场并列的区域性航空枢纽。

根据民航机场硬件保障能力,一条跑道的容量在1500万人次左右,杭州萧山、南京禄口都是在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进入双跑道运行的,上海虹桥机场是旅客吞吐量达到2500万人次实行双跑道运行,是在优先级别远高于周边机场的条件下实现的,是全国特例。考虑到苏南硕放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现有跑道容量应低于1500万人次,因此第二跑道规划对机场未来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极端重要的。

(2)建设第二跑道是承接上海两场溢出效应的必然要求。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航空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700亿吨公里,全国人均乘机次数达到0.5次。长三角远期预测航空客运量超过2.5亿-3亿人次/年,上海机场服务能力约为1.2亿人次/年,2014年上海两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966万人次,已经出现溢出效应,苏南硕放机场分别距离上海两个国家级枢纽机场120公里和180公里,将首先承接上海两场溢出效应,客货运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如果苏南硕放机场没有第二跑道的建设规划,就不可能有效承接上海两场客货源的溢出效应。

(3)建设第二跑道是无锡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然要求。民航是现代化的交通方式,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大型机场、特别是大型枢纽机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和辐射作用,以及城市地位的提升已经越发突出地显现出来,特别是在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后,以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将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来,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无锡地方经济乃至苏南地区面临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确立民航作为重点战略发展方向,以民航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目标,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是无锡在区域城市竞争中的必然选择。建设第二跑道是跨入区域枢纽机场的标志工程,是临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更是无锡参与区域竞争最有力的战略选择。

2 建设第二跑道的可行性

苏南硕放机场第二跑道的规划涉及空域、净空、噪音等诸多方面,在目前阶段都存在逐步缓解、最终解决的可能,但第二跑道的土地规划控制是最根本的保证,缺少土地规划控制其他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1)第二跑道土地规划控制。第二跑道规划区域位于现有跑道东侧,该区域可以作为临时使用,要控制在国有企业手中,可以采取国企建设,民企或外企租借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否则,由其他资本控制机场第二条跑道控制区的长期使用权,将大大增加不确定性,拆迁成本巨大,阻碍第二跑道建设。因此,对控制红线区域内的开发利用,必须要解决好眼前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战略利益之间的关系。

(2)苏南硕放机场成为全国军民融合试点机场。2015年4月苏南硕放机场与拉萨贡嘎机场一同成为全国军民航融合试点机场,国家民航局已采纳了无锡民航关于军民航共享医院等应急资源的建议,要求苏南硕放机场军民双方在体制机制、工作协调、资源配置、依法融合等方面探索创新,也为苏南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一条跑道的保障能力之后,在军民合用的基础上实施第二跑道提供了新的可能。

(3)空域紧张的矛盾正在逐步缓解。空域紧张是由我国空域管理体制的,是全国性问题,包括纯民用机场也同样存在空域紧张的矛盾,但总体而言军方正逐步释放空域给民航发展使用。一是空管部门为苏南硕放机场开辟了临时航路以缓解空域矛盾,并逐步提高临时航路的使用率,尽可能减少对主要航路的依赖;二是2014年7月苏南硕放机场民航协调决策系统(CDM)由四级升为二级运行,标志着苏南硕放机场协调运营水平与上海、南京、厦门、福州、青岛同一级别,有助于改善空域矛盾;三是随着科技进步成果的不断应用,航路高度层从600米降至300米,也为缓解空域矛盾提供了技术保障;四是无锡正在积极新建无锡导航台,将统一协调苏南和苏中部分地区的空域,也为缓解空域矛盾提供了新的机遇。此外,南京禄口机场同样存在较为突出的空域矛盾,已经发展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并新建了第二跑道、新航站楼等工程。

(4)净空条件改善将打开空域。苏南硕放机场净空条件主要受制于苏州望亭电站的超高烟囱,由于望亭电站将实施煤改气,除最高烟囱外,其余烟囱高度将降至60米以内,而最高烟囱的改造计划于2020年前后实施。如果望亭电站最高烟囱高度无法降低,第二跑道的长度可以由3200米缩短至2800米,跑道等级达到4C级,供200座以内的中型飞机起降,现有跑道等级提升至4E级,供200座以上的大型飞机起降。

3 通用航空发展建议

通用航空是民航业两翼之一,主要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发展潜力巨大,但在我国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一是通用航空作业缺乏稳定性,原因在于通用航空涵盖面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二是飞行计划审批程序复杂,时间长,限制条件多;三是军民航之间通报繁琐、复杂;四是低空空域飞行管制方式和手段落后,目前低空空域飞行无监视设备,不能与管制部门实现陆空通讯,在繁忙空域出现差错的概率高。苏南硕放机场位于上海终端管制区01扇区,与上海两场共用无锡导航台,航空主业发展受到空域容量、周边机场的影响,空域矛盾突出。为此,可以将大量通用航空项目落户至江阴、宜兴等周边空域矛盾较少、发展空间更大的区域进行选址建设,将更加有利于通用航空的持续健康发展。

机场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城市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机场发展事关长远,事关全局。如果只顾及近期发展利益而放弃第二跑道的规划,无疑是把机场未来巨大的战略发展空间置换为现在有限的经济利益,无异于杀鸡取卵。为此,要留足机场未来发展空间,目前阶段应坚定不移地做好机场东侧第二跑道规划控制,第二跑道规划控制区域近期作为航空货运发展用地,远期为苏南硕放机场客货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和50万吨后预留发展空间。

上一篇: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 下一篇:供应链监控技术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