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问题在城市景观中的探析

时间:2022-09-24 02:18:48

园林绿化问题在城市景观中的探析

摘要: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绿化搞好了,不仅美化街景,而且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作用,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绿化配置的原则,园林绿化对环境的改善、园林绿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等,下面就此做一下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景观;作用

Abstract: City road gree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greenbelt system,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ity civilization. The street greening good, not only beautify the streetscape, but also purify the air, reduce noise, reduce dust, improve climate, wind, fire prevention, protection, city traffic, pavement maintenance traffic organization, will also have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city landscaping, greening principl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ing, greening in city landscape effect, to do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Key words: landscape; city landscape; effect

中图分类号:TU986.3前言: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主要问题。作为人口稠密的城市,环境问题更为严峻。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以保持生态平衡、能够有效地改造城市环境同时又不破环已有环境的手段,就是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园林绿化是建设和谐美好城市的重要体现。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人类居住提供一个美好家园。 1园林绿化对环境的改善 1.1调节温度 绿地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当今,城市中各种生产活动和市民生活所散发的大量热源提高了城市的温度。研究表明,市区气温通常比有大量植被覆盖的郊区气温高2~5 ℃,出现“城市热岛”效应。而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植被利用叶面来蒸发水分,不但可以降低自身的温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周围的空气湿度。因此,夏季绿地附近的气温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低3~5 ℃,植被覆盖区内的建筑物气温可降低10 ℃左右。因此,园林绿化好的地方让人感到空气清新,夏季可为人们提供一个防暑纳凉、消暑降温的美好环境。到了寒冷的冬季,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公园、庭院地区,受到树木降低风速、阻挡冷空气侵入的影响,这些地区可比没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区域温度高1~2 ℃。 1.2调节湿度 园林植被是空气湿度的“调节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从地下释放到空气中,可以明显地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据调查,有森林覆盖区域的空气湿度比城市地区可高30%左右。树木永不停息的蒸腾作用,能使周围水汽大量增加,空气变得湿润,因而城市绿化区域内的空气湿度比没有绿化的区域高10%~20%,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清新的生活、生产气候环境。 1.3减弱城市噪音 现代城市中分布着大量工厂,存在着很多建筑工地,在工厂生产和工地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噪音;此外,大量的汽车、人类的生活也会产生大量的噪音。这些噪音,不但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损害,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出现各种不良的精神反应,如精神不振、极度疲劳、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不良症状。而树木等植被利用其茂密的树冠和枝干,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噪音。研究表明,在没有植被覆盖的嘈杂的街道上,噪音强度比很好地覆盖了树木的街道的噪音强度高5倍以上。在沿街建筑与街道之间,修建一个宽5~7 m的树林带,能够明显减轻车辆发出的噪音。测定表明,在一个结构合理的9 m宽周围,噪音实际可以有效降低11~13 dB,而35 m宽的绿带能够让噪音降低25~29 dB。因此,园林绿化是减弱噪音的“消声器”,可以减弱和避免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1.4保持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或全球整个生态系统、基因和物种的总称,保持生物多样性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城市由于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要想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来调节环境的变化,需要有大量的森林植被。在一个稳定区域内,各种群对整个区域的时空、利用资源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总体趋向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简单的互相竞争,区域内的系统越复杂也就越稳定。生物的种类成分数量越多,区域内的生态分化和种群间结合的结构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自然生态系统和保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由很多植物群落组成的区域,比单一群落组成的区域更能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

2 配置的原则的分析 2.1 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2.2 生态优先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2.4 文化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在城市园林中把反应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形成具有特色地城市园林景观。

3 园林绿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式。人类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工建设和改造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贴近自然,利用人为手段将与自然环境已经分离的城市紧密的融合到大自然之中。通过园林绿化的规划、建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在城市中营造园林等,能够把自然景观很好地融入到城市环境中,建成一个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活空间。 3.1美化市容 城市景观包含众多内容,园林绿化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植物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美丽的外表,极大地丰富了生活环境中的空间变化。树木的高低错落、各式各样的树形、树冠的不同差异等,能够打破城市建筑物的单调造型,让城市面貌变得生动、多彩和活泼,明显地加深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感和远近层次感。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类植物能够呈现明显的季相色彩差异,如三角枫、五角枫、红瑞木等树木到了秋季树叶或枝干变红。到了冬季,金银忍冬、荚蒾等树木的果穗会布满枝头,形成寒冷中的独特景观。花卉更是有五彩缤纷的色彩。因此,在城市中进行科学的绿化,能够把城市打扮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园林已不是简单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观赏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满足和实现城市居民对生活的需求。园林绿化在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创造出美景的同时,还能给予城市居民健康、舒适的享受。 3.2提供很好的城市景观 园林绿化能够健全城市生态美,有着明显的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园林绿化采用不同的景观空间与艺术化设计,可以让这些区域形成特色景观,如都市森林、城市花园、郊野风光等。当这些植物长成时,就会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在城市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人目不暇接。从城市的景观构成去分析,园林绿化经常渗透到其他优美的城市景观中,可以有机地组成城市广场的景观、城市街道景观、城市名胜古迹等典型的城市景观。

4 结束语 各类园林绿地,小至庭院绿化,大到风景名胜区,均有园林植物、建筑小品、山石水体等物质要素所构成。从维系生态平衡和美化城市环境角度来看,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地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园林绿地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必须合理的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城市建设呈现出生态化发展的趋势,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是建设和谐美好城市的重要体现,其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将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也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居民的关注。

上一篇: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下一篇:医学院校化学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