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 邂逅法国风情

时间:2022-09-24 02:03:01

无论是称胡志明市或西贡,这座城市拥有700万人口,位居越南的第一大城。在这里,法国面包、法国教堂、学校,还有雪铁龙的古董车,融入西贡的城市生活中,浓浓的异国情怀,依然随处可见。

1975年的“胡志明市”(原称西贡),延续了1956年旧有的行政区,再并入了华人聚集的堤岸区(Cholon),当时是一个将近有300万人口的都市。以历史的角度而言,西贡的历史并不久远,它是一座建于古城普利安哥旧址的城市。以地理的角度来看,它地处紧邻湄公河的冲积地上。由于湄公河涨潮时,潮水可高达2.5米,在这里形成了高起的冲积台地;而台地的北方围绕着一条1'Avalanche小渠道,南方则有一条“中国渠”和湄公河汇流。

三角洲上的优势

西贡的都会区紧邻湄公河三角洲,有多项优势:优势一,扇形三角洲上纵横的渠道,发挥了调节水位的功能,所以它不会遭受河水泛滥之苦;优势二,涨潮时,潮水高度可达80米,形成一条大航行河道,船只可直接从外海进入。

当越南人(安南人)向南拓展时,看中了第一项优势,于1698年在此建立了军事要塞;而来此的中国人看中了第二项优势,先越南人一步,于17世纪下半叶,在1'Avalanche渠道上,建了一个港口一一Phan Tranc。

而在1798年,中国人又在“中国渠”上建了另一个港口,当地越南人称之为“大市集”,又名为“堤岸”。最后,法国殖民时期,法国人看好此处河道可直通大海的优势,自1858年起,在此建立了西贡市,并且建造了一座优良的海港。

西贡曾是一个出口稻米、橡胶、木材原料以及进口成品的贸易商港。然而在1954年到1975年期间,这个大聚落,在身为少数人口的华人运筹之下,转变成一个工业重镇,开始从事港口工业(锯木业、碾米业、兵工业)。此外,还有法国人经营的啤酒厂、纺织厂、玻璃工厂,其中也包括了食品工厂、化学工厂和机械工厂等劳力密集工业。

悠悠法国建筑风

今天,随着越南改革开放的实施,在这里,各种交易正快速地进行着。雨后春笋般的摩天大楼直耸云霄,各形各色的商业正蓬勃发展。

西贡市区景观瞬间有了显著的变化。我们在这里惊见50层高的“西贡贸易中心”,这是一栋有4座高塔的摩天大楼,建筑里还设有现代化的空调大厅。而另一边,偌大的花旗银行广告招牌耸立在高楼顶上,正好面向越南国父胡志明的雕像。

不过,市区仍保有一些法国殖民时期的建筑:在阮惠大道底,坐落着一栋法国殖民时期的市政厅,虽然外观被漆得花花绿绿,但跟其他旧建筑比起来,还不算太俗气。如果行程不太紧,应该参观一下距市政厅150米远的市立戏院或中央邮局,在中央邮局的外观之下,竟是设计巴黎艾菲尔铁塔的艾菲尔先生精心设计的金属骨架。另外,千万别错过了那些令人惊艳的卡片,它们就装饰在中央邮局入口左右两侧的墙上。

中央邮局的对面是城市地标――圣母院,红砖造型外观,呈现朴实的风格。要注意的是,下午5点做弥撒时,教堂是不准一般游客入内的。不过,当弥撒开始时,教堂的围篱会关起来,但教徒们仍可骑摩托车进入,停放在围篱内。

随着历史的变迁,市区中一些建筑物也改变了原有的功能。一栋新古典风格的华丽旧建筑,现在变成了“革命博物馆”,各式各样的飞机、直升机和汽车陈列在馆外的花园里,而这座花园也常被当作举行迎宾仪式的地方。

城市的另一端,靠近湄公河的“胡志明博物馆”原本是一家海运公司。这栋红砖式屋舍,应属于法国殖民最早期的建筑。不远之处的码头上,原本是一些银行聚集的金融区,在这一区内,还有一家外墙已斑驳的Majestic旅馆。

堤岸区的中国城

西贡的中国城在行政划分的第五区,区内人车声鼎沸,热闹的景象仿佛到了另一个城市。这里有它独树一帜的风格和自订的规章,甚至连商家的招牌,都透出浓浓的中国味。走到人潮越来越拥挤的地方,我们就知道离平西市场不远了。此外,不要错过附近的中药街thuan lan ong,这里贩卖许多传统的中药材。尤其是用蛇浸泡的药酒,加入了许多珍贵药材,我的朋友拉尔夫就买了一瓶用眼镜蛇泡在Johnny Walker内、价值65000越盾的药酒。

接下来的另一个景点是Cha Tam教堂。教堂内部融合了新歌特和中国式的装潢风格,这里竟然是用铜锣向基督致敬!离开教堂,沿着堤岸区的公路往市中心走,可以顺便到赛马场看一看,也可沿着河岸的青色河堤悠闲漫步。

西贡的景色并不优美,总给人一种五颜六色、杂乱无章的印象,但人们喜欢的并不是这里的建筑风貌,而是整座城市的动力。它不像一般的观光城,需要访客融入城市的律动中。这是一个商业和享乐的城市,以旧社会祸国殃民的鸦片馆和一些荒废的殖民时期房舍来招揽游客,或许有些庸俗,但西贡仍向外人展现出它的独特性。

上一篇:印尼口岸通关介绍 下一篇:马来西亚的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