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治疗气胸5例

时间:2022-09-24 01:26:07

笔者应用腕踝针治疗气胸5例,均获痊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1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半小时,最长6小时。其中胸部穴位封闭导致的外伤性气胸4例,自发性气胸1例。

2 治疗方法

取腕部治疗点上1、上2穴。上1位于尺骨内侧缘与尺侧屈腕肌间,上2位于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即内关穴上。上1、上2穴均在腕横纹上2寸取穴,选好治疗点后,治疗点皮肤与针体常规消毒,用30~32号、1.5寸不锈钢毫针,针体要直,针尖与皮肤呈30度夹角进针,当针尖通过皮肤后,即将针放平,紧贴皮肤表面,沿直线皮下进针到针柄根部,在进针过程中,除针尖通过皮肤时有轻微刺痛外,要求不引起任何不适感,否则需要调整进针方向或深浅度。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2小时以上,为达到最好效果可延长留针时间达12小时。

3 疗效观察

5例全部治愈,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绀症状消失,气胸体征(、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过度反响和呼吸音减弱等)消失。X线检查心肺正常。其中1例自发性气胸治疗13次痊愈,余均1次治愈。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21岁,工人,凌晨睡觉时无任何原因,突感左侧胸痛,为针刺样痛,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不敢深呼吸。来院后体检:体温36.5 ℃,脉搏60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8/12 kPa,神志清,急性病容,左侧卧位时自感呼吸困难加剧,口唇紫绀,颈软,气管轻度偏右。左侧胸部较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过度反响,呼吸音减弱,未闻及湿性音。心率60次/min,律齐,心音弱,未闻及杂音。胸片:左上肺外带透亮度增强,其内没有肺纹理,双肋膈角锐利,诊断左侧气胸肺压缩40%。住院后给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同时取腕踝针上1、上2穴。针刺3分钟后,左侧胸痛基本消失;胸闷、憋气症状消失;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能自主呼吸,但仍不敢深呼吸。留针1小时拔针后第2次胸片:左肺压缩为30%,比针前减少了10%。第2天针后左侧胸痛、呼吸困难均消失。但仍不能深呼吸及左侧卧位。针第6天第3次胸片:左肺压缩为10%,住院7天,出院后继续针6次,共针13次症状消失。第4次胸片:胸部气体全部消失,心肺未见异常。随访9个月无复发。

5 体会

《素问・皮部论》记载:“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腕踝针的分区基本与十二皮部相一致,在腕踝部分属的6个治疗点相当于十二经脉的络穴,故推测腕踝针在十二皮部属远隔取穴的浅轻刺法,有调整相应经脉之气与相属的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

本疗法在进针过程中,患者应无任何感觉效果最好。治疗效果与病变区域的判断、治疗点的选择及进针方向、深浅度的准确有密切关系,否则影响效果。本疗法进针后,必须立即见效,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否则即为无效,应马上采取其他排气方法,以免耽误抢救时间,给病人造成生命危险。

(收稿日期:2000-02-22,成平发稿)

上一篇:耳针埋压法治疗老年早期白内障58例 下一篇:针刺合穴位注射治疗有机磷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