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通过外汇收支管理控制跨国企业价格转移

时间:2022-09-24 01:08:45

试析通过外汇收支管理控制跨国企业价格转移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的投资日益增多,跨国公司投资的境内企业与境外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日趋频繁,且占据了其业务较大比重;与此同时,一系列问题也应运而生,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跨国公司借助境内外关联交易双方在产权或业务方面存在拥有或控制的关系,利用价格波动在集团内部调节外汇资金,这给我国外汇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尽管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价格核定采取了一些管理措施,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本文就如何充分发挥外汇收支非现场监控中的作用,发现和控制跨国企业的价格转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相关部门对进出口产品价格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价格核定主要包括税收的管理和海关商品价格核定管理。

(一)税务部门对产品价格管理

税务部门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核定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其主要是对于未设置账簿或账簿混乱或纳税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进行核定,主要是防止偷逃税款行为的发生,核定依据有: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2.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3.按照其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二)海关对商品价格核定管理

海关对价格的核定管理与税务部门价格核定类似,主要也是考虑到产品所耗用的材料成本和生产费用,同时对于价格不能确定的,通常按照以下顺序依次确定价格:

1.同时或者大约同时向同一国家或者地区出口的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

2.同时或者大约同时向同一国家或者地区出口的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

3.根据境内生产相同或者类似货物的成本、利润和一般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境内发生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计算所得的价格。

4.按照合理方法估定的价格。

二、通过外汇收支管理控制跨国企业价格转移

(一)价格核定与外汇收支管理的关系

进出口贸易中的价格核定与外汇收支的管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据统计,2013年1~6月份,某省贸易项下外汇收支金额约占全省外汇收支总额的85%,贸易项下外汇收支的管理成为我国外汇管理的重中之重,而价格核定在货币形态上表现为企业的外汇收支,外汇收支的管理离不开对企业产品价格核定的监管。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外汇收支的分析和管理也有助于发现企业外汇收支中存在的异常变动,有助于对价格进行核定管理。

(二)外汇收支管理中价格核定的难点

跨国企业价格转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跨国集团内子公司受同一集团公司控制或影响,其财务和销售策略在极大程度受到母公司的影响,企业之间产权关系和控制关系为价格转移提供了便利和可能,加大了价格核定的难度。

2.产品价格核定主要是对市场价格和产品生产成本的比对和核查,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企业产品涉及多种行业,其经营本身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要对价格进行准确核定必须要熟悉企业产品、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地区差价、市场行情以及价格的季节变动、销售政策等等。

3.海关、税务等部门主要是侧重对企业产品的税款交纳进行监管,海关、税务部门之间以及与外汇管理部门在价格核定上缺乏信息共享和协调管理。因此,外汇管理部门无法准确、全面了解企业商品价格的管理情况,难以对企业价格因素对外汇收支影响进行分析和有效控制。

(三)典型调查与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企业产品价格变化与外汇收支的影响关系,我们以X公司为例,对企业进出口和产品价格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

1.公司概况。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某跨国集团投资,主要生产电器及相关产品,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为6500万美元。近年来,该公司加大了产品的投入,对产品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产品盈利水平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相关数据。

3.数据说明与分析。表1:该公司近年来进、出口销售额大幅度的增加,其中2012年出口增长幅度达94.01%,2012年进口增长幅度达60.82%。据了解,2012年该公司扭亏为盈,主要是由于该公司加大技术改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高档产品的生产,改变了生产和销售结构;提高了产品出口价格;进行产品采购价格谈判,控制部件及成品库存,降低产品成本。

对该公司历年的外汇收支额进行分析。为了更形象、直观的说明情况,我们以年份为横坐标、进口额和出口额为纵坐标绘制坐标图。根据进口(图1)和出口(图2)的变动曲线坐标图我们可以看出,该公司自2004年至2010年各年的进口与出口额的数轴点的变化趋势是较为相似的,2011年至2012年各年进口与出口额的数轴点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010年至2012年各年进口与出口额的变化趋势与2004年至2012年存在一定的变化差异。同时,我们发现2010年至2012年的利润总额(见图3)的变动也较为异常,因此,我们要重点关注引起2010年至2012年外汇收支、利润总额的变化因素,并对其进行较为彻底的分析。

表2:2011年该公司人均销售收入为8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万元人民币/人,增幅达29.85%;2012年人均销售收入为142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5万元人民币/人,增幅达63.22%。2012年人均销售收入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是该公司新上了DIOS项目,该项目技术较先进,产品利润较大。剔除DIOS项目后该公司人均销售收入为129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2万元人民币/人,增幅达48.28%。

表3:该公司基本是与国外关联公司进行交易,其进出口产品型号、品种较多,其中出口产品约有1400种,进口产品约有1200种,每年的产品型号、规格都在变化,难以进行直接的比较。我们抽查了可以比较的部分型号产品的出口价格,型号为GC-359SNQ.CPIQLGU产品2012年3月份、5月份出口到国外同一地区平均价格为127美元/台,4月份出口价格为112美元/台,价格相差13.39%;型号为GC-379BA.CSWQESA产品出口到该集团南非分公司,2011年平均价格为170美元/台,2012年平均价格为179美元/台,价格相差5.29%左右。

4.财务指标情况。

我们对公司的权益净利率和毛利率指标进行了对比和测算。权益净利率即净资产收益率是所有比率中综合性最强、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毛利率是盈利能力指标,可以反映出公司的产品销售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关系。由表4我们可以得知,公司各年度的权益净利率和毛利率指标变化幅度较大,且毛利率和权益净利率之间没有一定的正向比例关系,存在较大的偏差,如2012年与2008年毛利率基本相当,而2012年公司的权益净利率比2008年增长了192.29%,2011年公司的毛利率与2010年基本相当,权益净利率则分别是亏损63.24%、亏损27.08%。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外汇收支的管理,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企业价格核定进行有效管理,防范跨国企业价格转移的行为发生,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改变原有价格核定单纯依靠纳税部门和海关部门监管的方式,逐步建立起通过对企业外汇收支管理对价格进行核定的思想观念,加强对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监管、核定。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税务、海关、外汇管理局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建立企业价格核定管理信息的共享机制。通过部门间的联系、沟通和信息共享,对企业的行业情况、产品的生产过程、销售环节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企业的数据分析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对企业价格核定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建立非现场监测与分析体系

1.筛选重点关注企业。按照“抓大放小、重点监管”的原则,以国际收支申报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企业外汇收支情况进行测算。对年度外汇收支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且年度外汇收支变化率超过20%的企业重点加以关注。连续两个年度列为重点关注名单的企业必须向外汇局报送外汇收支异常变化情况说明以及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资料(格式见表4、表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关指标)。

2.分析制度。对企业报送的异常情况说明以及表4和表5的相关内容进行核实和分析,核实其提供的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分析其所述原因是否合理、充分。要通过了解企业各地区的销售政策、各地区的购买力水平来确定各地区产品定价的合理性;要分析企业财务指标变化的原因,通过企业相关财务状况指标的变化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与类似企业(规模、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利润等财务指标对比,对差异较大的指标重点进行分析,分析是否存在异常状况。

3.评价制度。根据对企业报送资料和外汇局的分析情况对企业的外汇收支进行评价,对外汇收支、价格核定变化存在合理原因的要从有利于企业发展、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上提出相关建议;对分析后认为外汇收支、价格核定变化存在异常情况的要写出评价报告,要求企业对相关情况予以说明,同时联合海关、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对企业价格核定、外汇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4.相关部门联合检查。联合检查的主要内容有:(1)市场调研。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重点调查和管理,重点核查企业产品的价格变化与成本、国际市场的关系。(2)成本、资金往来审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集团进行全方面的审计,同时对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进行专项审查,审查企业以及集团内各子公司的利润变化、分析各集团间资金往来,并出具审计意见。

作者简介:杨丽清(1967-),女,经济师,云南人,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资本项目管理处,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理论与外汇管理实务研究。

上一篇: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在火力发电公司中的应用 下一篇:现金管理政策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