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平衡 第41期

时间:2022-09-24 12:56:54

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12-2021年农业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未来10年全球农业生产增长放缓,生物质能源发展较快,主要农产品供需紧平衡,农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

全球农业生产增长放缓,

生物燃料发展较快

未来10 年,全球农业生产增长放缓,年均增长率将由过去10年的2.6%降至1.7%。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金砖国家的农业生产增长率将由过去10年的3%降至1.5%。粮食、食用油籽、食用油、食糖、肉类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消费将保持紧平衡状态(表1)。

谷物产品。预计到2021年,全球三大主粮作物的产量和消费量基本平衡。小麦期末库存2.19亿吨,粗粮期末库存2.3亿吨,大米期末库存1.45亿吨。三大作物的库存消费比为22%。小麦的库存消费比将维持在30%左右的较高水平上,而大米和粗粮的库存消费比将持续下跌或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到2021年将只有20%和15%(图1)。

乳制品。乳制品将是所有农产品中生产和消费增长最为强劲的产品。预计到2021年,全球全脂奶粉产量将比2009-2011年增长32%,其中中国和新西兰的产量增长将占新增产量的2/3;全球脱脂奶粉产量预计比2009-2011年增长23%,其中美国和新西兰的产量增长将占新增产量的60%,到2018年美国将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脱脂奶粉生产国(表2)。

渔业。未来10年,全球渔业产量将超过牛肉、猪肉和禽肉产量的总和,成为人类动物蛋白最主要的来源。预计到2021年,世界渔业产量将达到1.72亿吨,比2009-2011年增长15%,其中捕捞鱼和养殖鱼的产量分别为9300万吨、7900万吨。

生物燃料。到2021年全球生物乙醇的产量预计将比2009-2011年翻一番,达到1800亿升,生物柴油产量将达到410亿升(表3、表4)。

生物燃料发展对农业原料的需求巨大,预计到2021年生物燃料生产将消耗全球14%的粗粮、34%的甘蔗和16%的植物油。欧盟65%的植物油、巴西50%的甘蔗以及美国40%的玉米产量将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届时全球汽油型运输燃料中生物乙醇所占比例将由2009-2011年的5.9%增至2021年的10.8%,全球柴油型运输燃料中生物柴油所占比例将由2009-2011年的2.5%增至2021年的3.8%,美国、巴西和欧盟等主要生产国(地区)生物燃料所占比例更高。

主要农产品价格将保持高位,

部分产品实际价格将有所下降

谷物产品。未来10年,小麦和玉米的名义价格上涨,实际价格基本不变,到2021年其国际基准价 分别为279.3美元/吨和246.3美元/吨,与2011年小麦和玉米价格相比略有上涨(图2)。大米的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双双下降,到2021年大米国际基准价名义价格将由2009-2011年的560美元/吨回落至454.5美元/吨(图3)。

油籽及油籽产品。未来10年,全球油籽及油籽产品的名义价格上涨,实际价格下跌(图4)。

未来10年食糖、肉类、乳制品和水产品的名义和实际价格将保持高位。

传统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贸易中

仍占主导地位,

亚太和拉美将成为拉动

农产品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未来10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增长率预计为1.9%,高于发达国家的1.2%,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未来农业增产的主要力量,但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巴西等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国(地区)仍将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等国的影响力将会不断提高。

未来10年亚太地区农产品进口额增幅最大,预计为49%;其次为北非中东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地区进口额增幅分别为7%和5%。拉美地区的出口额增幅最大,增长34%;其次为亚太地区、东欧和中亚地区,北美和大洋洲预计分别增长16%和8%(表5)。

谷物产品。到2021年,全球小麦、粗粮、大米的出口量预计将分别比过去10年增长17%、20%和30%。发达国家在全球粮食出口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国际市场份额将下降,其中小麦的降幅最大,预计未来10年发达国家小麦出口份额将由2002-2011年的66.37%降至56.5%,俄罗斯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出口量也将大幅增加。发达国家在全球粗粮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将由61.8%降至57.1%。大米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越南将超过泰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油籽产品及植物油。未来10年全球油籽进出口量增势放缓。2021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植物油出口将占到全球总出口的65%,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植物油进口量将达到全球植物油总进口的54%,其中印度的植物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0%,将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植物油进口国,中国的植物油进口量预期增长13%,植物油进口依赖度将达到1/3。2021年阿根廷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蛋白粕出口国,其出口量将占全球出口的40%,中国蛋白粕的进口量预期由2009-2011年的220万吨增至2021年的634万吨。

食糖产品。预计到2021年巴西和泰国的食糖出口量分别为3060万吨和1100万吨,欧盟的食糖出口量将由2009-2011年的280万吨降至2021年的160万吨。中国将取代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食糖进口国,两者的食糖进口量分别为480万吨和390万吨。

肉类产品。到2021年,世界肉类出口将比2009-2011年增长19%,北美和南美地区在全球肉类贸易中的比重将由61%增至63%。日本、中国、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等将是全球主要的肉类进口国。预计到2021年,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为全球前三大牛肉出口国,出口量分别为180万吨、140万吨和125万吨。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的猪肉出口量最大,分别为240万吨、210万吨和140万吨。巴西、美国和欧盟的禽肉出口量最大,分别为500万吨、400万吨和100万吨。

乳制品。未来10 年,全球乳制品贸易仍将由新西兰、澳大利亚、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主导。到2021年,全球脱脂奶粉进出口量将超过200万吨,其中最大的出口国为新西兰和美国,出口量均在60万吨左右,最大的进口国为阿尔及利亚、中国和墨西哥,进口量均在20万吨左右。全球全脂奶粉进出口量在260-270万吨左右,其中最大的出口国为新西兰和欧盟,出口量分别为140万吨和40万吨,最大的进口国为中国和阿尔及利亚,进口量分别为35万吨和26万吨。

全球农业增产的关键在于挖掘

单产潜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测算,由于人口增长,到2050年全球谷物和肉类消费量将比2005-2007年分别增加10亿吨和2亿吨,这就要求未来40年全球农业需增产60%,其中发展中国家农业需增产77%,才能满足全球人口增长需求。

未来全球农业可耕地面积的扩大有限,作物产量提高的关键要依靠挖掘农产品的单产潜力和提高复种水平。

未来全球农业可耕地面积的扩大有限,预计到2050年可新增7000万公顷,增长不足5%,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等边远落后地区。扩大耕地种植面积对提高全球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只有10%(发展中国家为21%)。

作物产量提高的关键要依靠挖掘农产品的单产潜力和提高复种水平。目前多数发展中地区的实际单产只有其单产潜力的30-50%,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只有24%,提高单产水平的空间仍比较大;即便一些发达地区,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美和西欧等国,目前其实际单产也只有其单产潜力的60-70%,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表6)。据测算,未来10 年若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单产和单产潜力差距能缩小20%,那么全球谷物产量将提高5.1%。

未来农业发展出路在于提高可持续能力,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关乎未来世界粮食安全状况的改善

未来农业集约化生产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提高环境资源保护、研发创新和采纳最新科技的能力。应采用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做法、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要改进农艺以提高氮肥和磷肥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采用免耕种植技术减少土壤流失,要针对气候变化加大对抗旱、抗病作物品种培育投入以及生物技术的投入。

此外,“报告”提出全球每年损失或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约占供人类消费粮食总量的1/3。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关系到未来世界粮食安全状况。

上一篇: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效果及护理对策分... 下一篇:复方丹参注射液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