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时间:2022-09-24 11:09:30

对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转型期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发地走出校门,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社会实践。不少高校也已将“社会实践”列为一门必需的课程。大学生深入实际,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学生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创新。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1.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全面正确认识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最好途径

一方面,青年学生对事物往往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在大学这个崇高个性的地方就显得尤为明显。诚然,对事物的理性批判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但是这种批判必须建立在对事物全面了解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否则就是一种偏激、一种盲目。因此,让大学生能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并引发其积极的思考,是让他们全面正确认识社会的最好途径。另一方面,大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对知识的运用,而这种运用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得以体现。大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检验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就为他们提供了完善自我的依据,使大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我。

2.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各方面的能力

大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都是将自己封闭在象牙塔之中读书,因此很多学生往往有“只顾自己、不顾社会;只顾物质、不顾精神;只要技能、不要创造;只要知识、不要素质;只要眼前、不要长远;只要竞争、不要合作;只要挣钱、不要情感”的种种错误思想倾向。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全身心地触摸到社会,可以让他们了解到象牙塔和社会的本质区别,让他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在实践工作中转变他们的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把专业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全面提高他们为人处世的交往能力,锻炼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社会实践有助于加深青年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只有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展和完善人格。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深入到艰苦的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使他们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艰辛,体验到农村与农民生活困难程度和农村的落后状况,从而使他们转变思想、端正态度,养成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同时让他们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轨出现心理落差

许多大学生虽然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复杂的一面,对学校和社会的差异也做过一些设想,但真正深入社会的时候,许多情况还是比预计的严重。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弱,就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茫然、不知所措或是一些心理障碍;也有可能因为涉世未深而出现容易轻信、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等现象。这些情况在低年级的同学参加生产实习的过程中比较多见。的确,大学生从一个单纯狭小的生活圈子进入一个复杂的世界,从接受学校正统教育到要面对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难免出现因落差感而产生心理断层。这种落差感越大,就越容易出现问题。如果这种接轨的问题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影响大学生今后的发展,甚至一生的前途。

2.从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

当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认为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独立的课程,因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摆上工作重要日程。大学生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性不高。家长也觉得学校组织的活动与社会实践只是走走形式,而且他们担心子女受苦受累或是在外面受骗,因此不放心也不支持。

3.经费投入不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实施。高校没有专项的资金投入,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加之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很多高校还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工作计划当中。没有专门的资金给予保障,即使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申请后经有关部门批准得到的经费又非常有限。再者,社会支持力度不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政府、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支持。但很多单位怕麻烦、怕花钱,特别是落后地方,更怕增加负担,所以往往不愿意接待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落实有一定困难。

4.形式和内容都没有针对性

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重视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往往局限于一些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根本没有深入到社会进行真正的实践工作。二是实践的内容和大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派不上用场,不能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三是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所谓的实践活动都是追求形式,只做号召,深入的少,导致社会实践没有生命力。

三、对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和建议

1.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服务

针对大学生在面临与社会接轨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学校应该提供一些相应的咨询和服务机构,比如让学生学习《劳动法》,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给学生提供一些典型的例子,让他们引以为鉴;提供心理咨询和信息咨询的机构,让他们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通过扩大宣传、提供服务,让学生在过渡时期内调整好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这种宣传和辅导不应该只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或者是毕业生的临时性举动,应该在平时就多加注意,让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2.在观念上创新,树立现代人才观

高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一门必修课。它对于学生巩固知识、完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领导和广大老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

3.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鼓励学生多深入实践

高校应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之中,积极筹措资金,健全校内实验室及建立大批校内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开放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同时尽可能利用本地丰厚的企业资源,依托企业支持,为大学生提供深入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4.加强社会实践内容多样化建设

学校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特征规律,使其在内容形式及深度、广度上不断发展,呈现多层次、多方

面、多种模式循序渐进递次上升的发展趋势。低年级学生以军政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俭学为主要形式。高年级学生则以实践服务、专业实习、创业实践为主。学校建立相应的平台为大学生自主地参与社会实践提供舞台,如成立相应的科技服务公司,为大学生提供岗位、提供信息,为大学生自主性地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更多机会。

总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对国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面对新形势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搞创新,使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自发展和社会的共同需求。

上一篇:滞销与优化 下一篇:论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