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

时间:2022-09-24 10:55:35

新课程下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

摘 要 职业学校没有进行新课程改革,但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借鉴新课程的课程的实施取向,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新的课程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要学习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注重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数学教学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ZHANG Jinquan

(Ningxia Infant Normal School, Yinchuan, Ningxia 750001)

Abstract Vocational schools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ut the vocational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study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establish new teaching view, under the notice to change the way of promoting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nd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to further strengthe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new curriculum

新课程已在我国基础教育战线实行多年,对广大的普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新课程就是要教师形成现代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新的课程理念,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在职业教育这一边,对新课程却没有进行过多的解读,对于职教战线的教师们来说,是不是职业教育就根本无需课程改革呢?新课程对于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来说,从中又能借鉴到什么呢?因此,笔者仅在此探讨一下新课程在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去借鉴及实施。

1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更要学习新课程的课程实施取向,树立新的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作为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结合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实际,在教学中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和统率自己的教学。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观念。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智力差别不大,但就非智力因素(如兴趣,自信心,意志和成就动机等)则相差甚远。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差,主要差在态度、方法、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上,普遍缺乏自信心和成就感,甚至有的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思想不太健康。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不论在课堂上还是作业中,平等对待学生,这样可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去体贴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与他们交朋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满足学生的要求。

由于职业学校的数学课作为文化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将来深造打基础的,侧重在实现素质教育,更应以新课程的理念去实施教学。所以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更要结合数学课本身的特殊性教学。由于数学课的难学,好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创造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通过数学教学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美的条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即通过数学语言的美、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还有理论美、规律美、结构美等引导学对数学的兴趣。我们知道数学的美不同于那种直接的自然美、艺术美,而有着一种发人深省的理论美,它的美表现于数学的外表。例如:美的图形、对称的方程、概念的严谨准确等等,它的美深深地蕴藏在基本结构之中,如简单明了的思路、井然有序的美妙曲线等,都是数学美的源泉。将这些美展示给学生,则可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增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领略数学的魅力,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更要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对于数学这门课,发展学生的能力是首当其冲的。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知识讲解以后,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几个意义相近或有从属关系的概念的异同,注意结合直观图形或函数图象来说明抽象的概念和性质,在证明代数命题时,尽量从已有知识出发,讲清推理层次,启发学生探索证题的途径,培养学生推理论证能力与计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揭示数学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学生进行与他们专业有关的横向联系的教学。

2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更要注重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改变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的教学模式。要让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封闭型的课堂教学转向开放型,要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因此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不光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生学习程度备课。除了在备课时要仔细组织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研究当前所教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或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特点,用什么方法启发学生,才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等。我们曾经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不好的特殊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即将学生根据不同程度分成两个层次教学。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授课时内容深一点,布置的作业多一点而且有一点深度,有时附加思考题,教学时注意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程度差的学生,给他们授课的内容浅一点,讲得细一点,讲得少一点,对每个问题讲课时尽量通俗化、具体化和形象化,并加补一些初中的有关数学内容。布置的作业少而且简单。同时,每天布置预习,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提纲,布置不同的作业,上深浅不同的课,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出一些趣味数学题、简单的智力测试题,让他们思考,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实践,最终能够使一部分学生学有所获。当然也可能出现期望值过高,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远离初衷等现象,这都需要教师能够做好心理准备,一如既往地教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3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越努力教,学生越不爱学。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同时不会独立思考问题。因此,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会学习,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应用、积极实践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就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只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教学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明白主动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著名的成功公式是:成功=勤奋+科学的学习方法+珍惜时间。积极主动的学习就是要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独立作业、系统小结前后知识的联系。又因为预习是准备,听课是关键,作业是消化和巩固,复习是提高和升华。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们才会掌握时间,做好课前准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课后认真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得学习更有效。

(2)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时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就是要求学生对问题作充分、广泛的思考。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达到启示导学的作用,而不是把结果抛给学生,要把知识和方法作为思维过程暴露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得到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起着主体作用。教师在处理教材、设计好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或练习题,使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练习,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检查能力和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的能力。

4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的教学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必须在改变旧的传统思想观念下,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数学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达到提高学生方面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更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实践和主动探究的机会。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课本上间接经验达成的,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出来的,学生只有充分感受到思索问题的痛苦,才能真正享受到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从而更有信心去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亲身参加实践,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同时,可考虑适当减少“教”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思考,广泛涉猎课外读物,加强知识积累。教师可发掘教学内容的可读性,有区别地组织课内、外自学,列自学提纲,要求学生思考问题的来源,因果关系,记录疑点、难点、关键点,以备讨论辨疑。比如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将数学和计算机知识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与计算机知识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数学,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学习到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指导探索学习的途径,引导学生在面对新的计算机问题时,如何去发现、创新、解决问题。

总之,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应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数学教学的规律,针对当前职业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出发,借鉴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 欧阳芬,黄小华.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和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1.

[3] 朱恒杰.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高中数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4]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6.

[5] 闫祯.有效学习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5.

上一篇:对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下一篇:三网融合下的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