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文化背景中的建筑发展

时间:2022-09-24 10:41:34

论当代文化背景中的建筑发展

摘要:建筑的发展应该以社会文化思想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对我国当代文化发展的考察以及对中西文化思想特点的研究,提出在当代中国要完成现代与后现代并行发展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中西文化思想互补的契机,必须借鉴二者特有的内容,互动融合,发展当代建筑。

关键词:现代:后现代;建筑发展;中西文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36-04

收稿日期:2006-03-28

作者简介:周祥(1973-),男(汉族),辽宁鞍山人,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讲师,建筑系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职博士生,专业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为城市设计。

1 引言

1.1当代文化背景

建筑的历史反应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建筑的发展无疑是整体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建筑发展的考察,不能脱离对整个社会文化的认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后,由于幅员辽阔的地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当前中国的社会文化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状态。总的来说可以用现代性与后现代织的状态来形容。本文并不想仔细确定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只是借用现代与后现代来说明我国的社会文化处于一种特殊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里,文化发展的不同时段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在我国均可以发现,不同发展时段的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我国社会也都有所存在,这样的条件构成了当代中国建筑存在的文化背景。

对于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界定有很多说法,这里的现代性主要是指西方从19世纪产业革命全面展开,一直到20世纪初的科技与工业大发展阶段西方文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而后现代性是指20世纪初到目前西方文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以西方的文化发展阶段为准并不是要全盘西化,或者强调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而是因为在当前的时代,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地球村”也正在形成,各国文化相互影响已经是我们一定要面对的事实。所以,我国的文化发展基本上也要走西方的现代与后现代的阶段。从历史来看,我国文化的现展并不充分,因为建国前的历史充满了战争、革命、救亡。虽然新文化运动以及新中国成

立带来了一定的文化繁荣,但是由于左倾的影响以及的浩劫,使得我国文化的现代性并没有得到很好培育。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全面稳定的社会文化发展才开始形成。而这时,以“后现代”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又开始全面介入我们的生活。所以说,我们的文化背景处于一个现代性与后现代融的境况。后现代性的文化并不是对现代性文化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一种反思,是在现代性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表现为更多的是一脉相承特点,其共同要点,就是对于人的发展再认识。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二者结合,并有可能在当前的中国同时并行发展两个文化的不同阶段。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到工业社会的出现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经过了几百年的历程,其文化经过古典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诸流派也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过程不仅速度会比西方快,方式也会与西方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它的确是把现代化和后现代的任务并在一起去完成的。

1.2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环境建设

中国的当代文化建设要完成双重的任务,要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和所谓“后现代”社会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解决。良好的建筑环境建设是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社会强调社会秩序的建立,将建筑环境的建设纳入到礼制的范围内,正说明建筑环境对人的品行进行规范的重要性。建筑环境一方面构成人们生活的实体环境,另一方面表达了社会的思想意识。从西方的现代城市来看,现代城市几近同样的城市景观,潜移默化着人的行为,构成了或强化了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的“感情危机”,也表达了现代西方社会工具理性扩张的审美意识。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人继续设计建造着这样的环境,如果没有当代的变革,只能陷入恶性循环。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建筑环境中,就这一点来说,没有哪样人类文化产品对人的教化作用可以与建筑比拟。

从当代文化建设来看,针对西方现代社会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生活意义的消失等,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更多地充盈着“人文精神”呢,融和中西思想的当代文化建设就成了传统文化不断被扬弃和超越的过程。不仅中西方的文化将有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化也将获得新生。中国当下既要建立西方国家那样的竞争机制,以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借鉴西方的经验,建设当代审美文化,以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但困难在于,在西方这两个过程是历史过程中的两个对立物,以后者否定(批判)前者,表现为一种历史进步;在我们这里,二者却处于同一时空,二者都需要,却又相互妨碍,形成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中国建筑的发展,必然要经历西方建筑发展的现代时期以及当代所谓的“后现代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本来应该可以有不同的对策,但是由于我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国内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在这样大的文化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面临同时发展两个时期建筑的问题。这里并不仅仅指建筑形态,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就如同具有了现代建筑外形的建筑就是现代建筑么?恐怕不是,建筑的“形式”与“内容”都应该在考虑的范围内。针对问题的复杂性,应该融和中西思想全面考察建筑的问题。

2 融合中西思想 兼顾“现代”与“后现代”

2.1与建筑相关的技术水平需要再提高

与建筑相关的技术并不是仅仅指建筑技术,可以把围绕着建筑实践的建设行为都涵盖在这里。现代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形式的变革,关键是大工业化生产带来了与建筑相关技术的大进步。这些包括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策划管理、材料工艺、构造作法、规范条例甚至当前的节能要求等等内容。虽然,从现在的观点看,当这套建设行为发展成熟后,专门追求技术的高效以及经济的合理性,从而忽略建筑的很多更值得为之付出的东西,就开始形成一种工具理性使人的行为异化。西方现代建筑环境人性的缺失也可以说是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上述诸多纯技术方面的内容,不是足够了,而是还很欠缺,更不用提当代对相关技术提出的新要求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国家的多数建筑在技术上并不合格,直接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使用的不舒适,而是建筑业的巨大浪费以及对健康影响的隐忧。这些内容在西方经历了现代建筑的大发展之后已经不成问题了,而我们却要在当代完成。这是需要向西方积极学习、引进的。但是也不能唯这些技术是从,在当代,应该避免技术理性统治建筑发展,应该赋予建筑人文的意义。

2.2重视建筑发展中科学方法的应用

中国古代缺乏西方意义的科学理性,逻辑思维,虽然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赛先生”的重视,以及以后我国科学思想发展,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是科学方法的缺失依然存在于社会各个行业,在建筑专业尤其如此。建筑学历来被认为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专业,而与科学好象没有关系。但是,科学思想是属于思维层次的内容,它指导人的行为,就算是在建筑创作阶段,也有科学思维,逻辑理性的作用。因为建筑设计毕竟不是纯艺术的,毕竟要考虑很多客观的限制。西方很多后现代的建筑表面上看来是非理性的,但实际上,只要建筑是扎根于基地,受经济等因素影响,就一定有科学的逻辑思维在起作用。科学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已经是一种属于存在于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行为,就像中国人习惯直观体悟的思维方式一样。这在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只是在现代建筑的条件下,表现地更充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提高建筑师的科学修养,清楚建筑设计各要素的逻辑关系,争取理性地看待设计创作的过程。而且,单就设计方法来看,科学的方法也会给建筑师很大的启发,甚至可以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来看待。科学家也需要很高的创造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创作思维层面,科学家与艺术家是等同的。而且,就建筑的建设实践行为来看,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将建筑从市场调研、前期策划、到设计创作等等一系列阶段纳入良性的轨道。在这里并不是说科学方法可以完全解决问题,只是想强调,我们的建筑思想中缺乏科学的成分,这是不恰当的。

2.3鼓励建筑创作的个性,但是应该追求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西方后现代建筑中出现了很多新的设计理念,或者说流行趋势,建筑设计风格越来越走向极端不同的方向。很像时装表演,你方唱罢我登场,风格变幻,令人应接不暇。这也可以看作是技术力量介入了建筑审美造成的结果。文化传播速度之快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人们的审美口味变化很快,建筑师的构思来源也越来越丰富,热闹的,新奇的形式代替了深思熟虑,这种现象在国内也时常见到,甚至在某些地方有过之无不及。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后现代的建筑思潮及风格是有其特定的文化地域背景的,反应了西方的思想现状。但是,这种情况在国内并没有存在的土壤。首先,这样的建筑并不合适我们的城市性格。西方城市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秩序。对城市景观、建筑实体环境的控制都有一套成熟的做法,这些都使城市的发展得到一定的控制。而我们的城市在对实体环境的控制方面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做法,极端表现个性的建筑并不符合城市的要求,只能使城市环境更加难以预料。另外,这样形成的城市建筑环境表面上有个性,很新奇,但实际上,失去了较好的秩序,失去、了文化内涵,一时新奇过后会留下更多的遗憾。城市建筑环境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失去内在秩序的城市环境还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么?古代的北京城是世界公认的城市杰作,现代的北京城能因为做了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台大厦就跻身世界城市前列么,并不是因为时代变迁我们不再可能重现北京的实体环境,而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古代北京城的文化内涵,单体建筑如天坛等具有一种经典的魅力,而其整体秩序更是独一无二的。反观当今世界著名城市,哪一个是因为仅仅有了几个新奇的建筑而出色的?

因此,首先,我们认为应该一方面鼓励建筑设计的创新,这是勿庸置疑的,可以从各方面(包括西方当代后现代建筑)中吸收创作灵感,做出具有独具特点的建筑;另一方面,应该将中国古典礼乐相济的传统应用到今天,就是个性的发挥要有一个度的问题,建筑单体的独特个性应该在建筑整体环境的控制之下。应该“发乎情而止乎礼仪”,既有建筑个性的美,又要纳入整体的控制,这一点很重要。仅仅是造型的突破,不仅没有实质内容――前文所述的建筑相关技术问题没有全面解决,而且,还会影响城市整体建筑环境。其次,在当代中国,现代经典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精神依然有很高的价值。在现代建筑得以发扬的大工业化生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我国,现代建筑所体现出来的那些材质应用、细部处理等等审美特点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目前所谓现代风格的建筑只是现代风格的滥觞,真正现代建筑的魅力并不是司空见惯,而是还没有充分施展,而且现代建筑特有的秩序感,也是我们社会需要的。总之,城市整体环境应该是充满活力、自自然然、不愠不火、摒弃过与不及的。

2.4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建筑环境

现代建筑环境被批评没有人情味,现代建筑是根据技术理性建造的,如何高效合理地完成建筑是建设行为的目的。现代建筑追求真与美的统一,并不强调“善”的问题。即认为建筑的形式(包括建筑形体与空间)应该满足功能的要求,而功能被认为是客观的要求,是由一系列的流线,功能框图决定的,形式的“美”与这样的功能要求符合,就是“真”的。因该说,这种做法有其合理的地方,作为主要的设计方法也是正确的。但是,建筑环境对人行为的教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一点来看,还应该让建筑拥有“善”的功能。即让建筑与人,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建筑里得到很好地体现。在西方当代建筑里有一定的考虑,对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重视,以及“场所感”的追求,都可以看作是这方面的努力。但是,理论论述的深刻似乎并没有得到应该有的现实效果,如果从中国古典思想看来,似乎这些内容是勿庸置疑的,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出来的。也就是说,除了建筑应该有的经济合理性,也应该赋予建筑以生活意义,从而使其具有道德的意义。因为对人行为的规范指导都可以看作是建筑对中国“实践理性”,即道德的“善”的体现。

在古典思想的背景下,中国古典建筑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这一点应该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继承发扬,用人体尺度,表现生活气息。建筑环境为生活创造场所,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系列,都是为了人而建造的。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建筑环境并不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大众文化”虽然体现了人们争取脱离人异化的努力,但是有走向极端的倾向,以一种流行的,肤浅的形式来表达某种逃避的心态,很多昙花一现的做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该是创造强调交往的、支持人的活动的、符合人的深层心里结构的、充满归属感的建筑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亲身体验着生活的快乐,引导净化人的心灵,和谐的社会其乐也融融。

2.5倡导考虑生态的建筑

近年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征服自然的态度、科技的巨大力量使人类愈发自负。盲目的过度开发建设已经带来了很多的环境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将失去自己的家园。生态保护运动发展地如火如荼。作为改变环境的建筑活动正处于这场运动的前沿。人类应该生而有敬畏之心,这是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也是社会秩

序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偏偏人在科技改造利用自然的活动中是“大无畏”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一旦失去控制、被滥用的话,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而中国思想是具有这种敬畏之心并能够以“天人合一”来践行的。与大自然共存共亡的人类没有理由不爱护环境,并以自然为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中国建筑追求的永恒目标,在建筑行为中,既有人的主观创造,也强调对自然的尊重,两方面相得益彰,这也是生态思想的核心。目前,生态思想已经发展为一种生态哲学,成为很多行业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生态建筑中,既有审美的要求,也有科技的做法。从审美来看,就是要求以自然为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建筑只能采取与自然协调的谦逊态度而与自然共存。在科技方面,研究利用环保生态的技术,降低对

环境的破坏、对能源的浪费等等也是生态建筑要求的。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技术只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关键还是如何利用这些科技成果,应该避免先进的生态技术再次成为人“异化”的另一个原因。所以,生态的技术与生态的审美是同时需要的。后者是对前者的超越,虽然,生态科技的开发是必然的,但是,应该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就地取材,适当开发,以全面满足生态要求。

3 结语

在建筑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兼顾“现代”与“后现代”的当代建筑发展就是要融和中西文化思想,就是要既有“内容”――建筑的理性发展,“技术”层面,又有“形式”――建筑的空间实体状态,只有从这两方面考虑,才能完成现代与后现代文化并存状态下,人的发展对建筑所提出的要求。中西文化思想的交流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也走过了几个历程。在当代的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这种需求更加迫切。但是,虽然时不我待,可文化的交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时代赋予了当代建筑发展处于“现代”与“后现代”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任何急躁与观望都是无益的,扎扎实实,脚踏实地才是应该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聂振斌,腾守尧,章建刚.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536.

[2]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14―316.

[3]关于中国古代的礼乐传统请参见李泽厚.华夏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37.

[4]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3~183.

[5]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

[6]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25―331.

[7]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44~46.

[8]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37―246.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

上一篇:当前我国大城市郊区新市镇规划探索 下一篇:试析“萨伏伊别墅”中的非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