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24 08:40:43

小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小辣椒喜温暖湿润气候,合溪乡位于永定县西部山区,海拔高度550 m,年平均气温18 ℃,较适合种植小辣椒。合溪乡2009年引进试种小辣椒,2011年全乡推广种植30 hm2,平均产量22.5 t/hm2,产值5.25万元/hm2。现将小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作为露地栽培品种,应选用具有丰产性好、优质高产、果型中等、肉质较厚、抗病性强、耐热、辣味浓、采收期长等特点的品种,如日本朝天椒(天鹰椒)或王中王品种。播种前用55 ℃温水浸种20 min,不断搅动,30 ℃清水浸泡4 h;再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5 min可预防疮痂病和炭疽病,用1 000 mL/L链霉素浸种30 min可预防青枯病和疮痂病,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 min可预防病毒病。然后进行催芽,处理后的种子用湿毛巾包着,放在盆、钵中,上面再盖上湿毛巾,放于带温的炉灶上保温[1]。催芽温度为25~30 ℃,待70%露白芽时,便可播种。

2播种育苗

合溪乡小辣椒播种期一般在11月中旬。苗床土必须采用富含有机质、无病虫残留、保水透气、肥沃疏松、未种茄科作物的砂壤土。可用30%腐熟猪粪、20%腐熟垃圾、50%熟菜园土堆沤成苗床营养土。床土可用福尔马林对水配成100倍液喷洒消毒,1 kg福尔马林可处理床土5 000 kg。喷后用薄膜密闭7 d。播种前2 d,播种床内浇足底水,播种量15~20 g/m2,播种均匀。播种后盖1.5~2.0 cm厚的营养土,再浇足水,盖好薄膜或稻草,以利于保温保湿。苗期注意保温保湿,以温度20~30 ℃、湿度(土壤含水量)60%为宜。80%出苗后再揭膜,苗期适当追0.3%复合肥或猪粪水[2]。3片真叶时即可假植,假植床营养土同苗床营养土。假植后浇足水。壮苗标准:茎短粗,须根多,根色白色,幼苗有10~12片真叶,植株高18~20 cm,从子叶至茎基部约2 cm,子叶保留,子叶部茎粗0.3~0.4 cm,茎有韧性。

3整地定植

实行轮作,辣椒忌连作,宜选择2~3年未种茄科作物的地块进行种植。小辣椒入土较浅,生长期长,结果又多,因此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地势高燥的砂质壤土栽培。种植地施生石灰750~1 050 kg/hm2,并要充分深翻、晒白、平整、做畦。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2.5~30.0 t/hm2、过钙600~750 kg/hm2、硼砂22.5 kg/hm2、硫酸镁75 kg/hm2、硫酸锌15 kg/hm2,采用穴施,并与田土充分拌匀,方可种植。一般连畦带沟宽1.0~1.3 m,双行种植,畦高30 cm;单垄种植连畦带沟95 cm。一般在霜冻结束后3月上旬定植。露地定植要求气温在15 ℃以上旬。定植行株距65 cm×50 cm,双行定植,一般种植3万株/hm2,浇足压根水;单垄种植规格为95 cm×50 cm,一般种植2.1万株/hm2。

4土肥水管理

定植活棵后经常中耕除草培土,中耕深度为5~7 cm。行间宜深中耕,植株根部附近宜浅中耕,植株封行后只拔除杂草不中耕。定植后经常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结合浇水追肥5~7次。追施活棵肥于心叶开始生长、新根发生时进行,以浇施稀粪水为好。施提苗肥于开始坐果时进行,施尿素105~150 kg/hm2。浇肥水时,可加入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敌克松800倍液,预防病害[3]。开花结果期叶面喷施雷力富迪生营养液800倍液或雷力2 000的1 000~1 500倍液,可促进植株开花结实,提高坐果率。辣椒进入采摘期可视苗情追肥,每采摘1~2批,一般用复合肥(三元复合肥)150 kg/hm2+尿素75 kg/hm2施1次。结果盛期可每隔7~10 d根外喷施雷力富迪生1 000倍液,以维持植株长势,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膨大,延长结果期,提高产量和品质。盛果期一般5~7 d浇1次水,经常保持畦面湿润状态。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小辣椒不耐涝,进入雨季,要做好排水防洪工作,切实做到雨停田间无积水,积水后应及时排水[4]。应及早摘除辣椒第一分杈以下主干上叶腋所发生的侧芽,以防徒长,并促进上部枝生长和开花结果。

5病虫害防治

病毒病防治可于发病初期用20%病毒A 500倍液加云大120,或抑毒星800~1 000倍液喷雾,7~10 d喷1次,连喷2~3次。细菌性斑点病防治,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 mg/L。炭疽病防治,可喷施50%多菌灵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疫病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5]。斜纹夜蛾防治,可喷施2.5%功夫乳油2 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40%毒死蜱1 000倍液。蚜虫防治,可喷施50%抗蚜威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3 000倍液。生产中,应注意交替用药,以免害虫产生抗性。

6适时采收

一般在椒角变红后,再等7 d采收,以防晒干后形成花壳。采取3~4次的分次采摘的办法[6]。生长后期若临近霜降,可在大田喷洒800倍乙烯利催红;也可整株拔棵后,置于通风处晾晒,然后采收。

7参考文献

[1] 张立东,王静.日光温室辣椒嫁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4):104-105.

[2] 祁勇.塑料大棚春提早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10):86-87.

[3] 张鸣,朱忠选,司晓军,等.早春覆盖辣椒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3):33,35.

[4] 詹玉丝,于兆海.麦茬夏辣椒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2(11):37.

[5] 何宪平,刘秉义,靳军良.移动大棚辣椒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15-116.

[6] 秦留红.辣椒壮苗培育及露地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1(4):23.

上一篇:保山市辛街乡大春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推进项目实... 下一篇:和县历阳镇甜瓜新品种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