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的环境问题及对应的措施

时间:2022-09-24 08:01:07

当前城市的环境问题及对应的措施

摘要:当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广泛的关注,像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生物物种消亡迅速、酸雨的大肆扩撒、臭氧层的不断扩大、温室效益的气体逐渐增加、海平面的日渐上升、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等。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

关键词: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居民生活垃圾;城市大气污染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城市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和需要。城市化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推动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给我们的社会经济带来巨变。

但是伴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的环境问题:水和气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基础设施欠缺、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温度变暖等等。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一些人采取了逃避的态度,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一些人前往郊区或乡村。经历过了环境恶化、公害频发、居民生活条件恶劣、道德观念剧变等城市问题,一些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城市环境问题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城市环境问题,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通过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能因噎废食。

如何建设一个清洁、高效、健康、平等的城市社会。 “生态城市”正是上述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众所周知,主要的城市居民的环境问题如下: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当、大气污染严重、如何清洁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等。以下将分别详细的介绍这些问题,在城市环境中的危害与防治,通过这几个重要方面的突破缓解城市环境问题。

二、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差异

居民的生活垃圾若处理的不当,其间所含的有害成分将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和人体,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大概通过以下途径污染环境:对土壤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这些城市生活垃圾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冲刷、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空隙向四周和水源地扩散。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以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摄入人体,使人致病。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美国的拉夫运河污染事件。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地危害。

国内的垃圾处理原则是“无害化、减量化”。集体的处理方法分为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其中的填埋法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处理途径,因为垃圾填埋将会浪费大量土地。在目前尚难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的情况下只有将垃圾混合填埋,即使今后有条件将垃圾分类处理后,仍然有部分经减量、缩容后的残余物和一些难以回收的垃圾需要填埋。这些方法在固体垃圾处理的方面发挥过重大的功效,但是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也不利于环保,迫切需要可以再利用的方法。

随着科学激技术的发展,垃圾已被证明具有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价值。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着手研究垃圾资源化问题。到目前,西欧各国垃圾资源化率已超过50%。通过高温、低温、压力、电力、过滤等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垃圾进行加工,使之重新成为资源。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才刚起步,需要提高人们的意识进行垃圾分类,分类后的垃圾中最难以处理的就是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现阶段通过裂解的方式生产液态燃料,塑料废品包括农用塑料薄膜、水泥、化肥编织袋、餐盒以及食品包装袋等。以这些垃圾中的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为原料,可用于生产液体燃料,生成烃类物质,然后再经分馏分离出汽油和柴油。

三、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控制方法

对于城市的居民来说,大气污染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一种情况确信无疑,那就是近些年来,史无前例的灾难性破坏都证明了与气候有关,此外,城市环境中工厂废气导致酸雨、汽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烟雾、NO、ClO、BrO破坏大气臭氧层使皮肤病患者增多等等严重的威胁了城市人口的身体健康。

大气污染的治理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种理解是从立法的角度,用法律限制或禁止污染物的扩散。第二种理解是指治理,重点在于控制污染源,进行清洁生产,将污染工艺更换为少污染或无污染工艺是最理想的方法,在废弃物或者有害物质以及包含有这些物质的载体在

四、总结

环境和城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污染方面在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近些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污染,如噪声污染、电磁污染、视觉污染等。当然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还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城市污水除了排入江河湖外,一部分还直接渗入地下。环境问题日益升温,成为了人类持久而严峻的考验。所以我们要与地球共命运。无论何时都应该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从小事努力,积少成多,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各种生物都能居住的绿树成荫、花草繁茂额城市;我们要在与大自然协调并存之中,和所有的人们,和未来世代共享地球的恩惠。

参考文献

[1]赵军,杨凯,邰俊等.上海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J].环境科学 2005,(2).

[2]李莹,白墨,杨开忠等.居民为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5):9-12.

[3] 徐忆红,闪红光.大连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1,21(5):38-56.

[4] 李相然.城市化环境效应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王倩.济南市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评估[D].济南:山东大学,2007.

上一篇:楼地面裂缝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下一篇: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