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飞机防治蜀柏毒蛾试验

时间:2022-09-24 06:11:53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飞机防治蜀柏毒蛾试验

摘要:采用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油悬浮剂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剂量为450、600 g/hm2,施药后7 d防效均达到85%以上,观察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鳞叶被取食率及柏木被害比例,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具有良好的持效性。结合防治效果与药剂成本,推荐使用量为450~600 g/hm2。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油悬浮剂;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飞机防治

中图分类号:S494;S433.4;S76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394-02

四川省盐亭县地处嘉陵江、涪江分水岭之间,属丘陵地区,地势南低北高,海拔350~650 m;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全县有林地面积9.25万hm2,森林植被种类较多,现有森林均系人工栽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林是盐亭县主要森林植被之一,分布广,以纯林为主,林相结构单一,在土层瘠薄的坡地上生长缓慢。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俗称小柏毛虫,是柏木林区最重要的食叶害虫,以卵或初孵幼虫在柏木鳞叶上越冬,越冬代危害最为严重[1],以幼虫危害,仅取食鳞叶或嫩枝,受害鳞叶枯萎变黄并逐渐脱落,大范围危害成灾时柏木鳞叶被成片吃光,形似火烧,严重的还被啃食细枝嫩皮,造成林木死亡[2]。蜀柏毒蛾为该县主要虫害,一年发生2代, 2000年以来,年均发生面积1.2万hm2左右,2007年危害最重,达到1.68万hm2。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菌,是一种低毒生物源杀虫剂,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或数种杀虫晶体蛋白。它也是国内外的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微生物杀虫菌,已应用于防治鳞翅目、双翅目、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多种农林害虫[3]。本试验重点研究Bt油悬浮剂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蜀柏毒蛾的关键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内蒙古赤峰中农大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点位于四川省盐亭县云溪镇石岭村西风山和塔子山。试验区为纯柏木片林,面积分别为43.3、43.3、34.6 hm2,平均树龄20年,株高6~7 m,郁闭度0.6~0.8,虫口密度45.2头/株,有虫株率55%,虫龄3龄。2011年4月17日进行飞机防治。

试验地试验期间的气象资料见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1. 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450 g/hm2;2. 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600 g/hm2;3.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50 g/hm2;4.空白对照,未进行飞机防治。每个试验区的山脚、山腰、山顶各选择高度适合的柏木植株7株,共28株做定点调查。

1.4 药效调查

在飞机防治前1 d调查各处理虫口基数,施药后1、3、5、7 d调查残虫数,计算防治效果(防效,以虫口减退率评估);6月25日调查柏木鳞叶被取食情况及柏木被害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飞机防治后1、3、5、7 d调查结果见表2,6月25日调查柏木鳞叶被取食情况及柏木被害情况结果见表3。由调查结果可见,2种剂量的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施药后3 d蜀柏毒蛾出现死亡高峰,现场观察发现害虫停止取食;5 d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7 d防治效果达85%以上。6月25日调查柏木鳞叶被取食率及柏木被害比例,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具有良好的持效性,能有效降低第一代幼虫对柏木的危害,可以达到生物防治要求。结合防治效果与药剂成本,推荐使用量为450~600 g/hm2。

3 小结与讨论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属微生物杀虫剂,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附性,并能生长繁殖,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苏云金杆菌的传染能力和致病能力提高,害虫死亡加快,防治效果好[3],该药剂对人畜和天敌安全,配药操作时无不适气味、无毒害,也不刺激皮肤。结合防治效果与药剂成本,推荐使用量为450~600 g/hm2。

陈京元等[4]研究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对林间昆虫群落多样性影响,证实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对林间生态安全。喷施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区林间昆虫群落基本种类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没有发生某种类生物突然消失的现象,生物多样性水平相对对照区还有一定程度上升,膜翅目昆虫(主要是蚂蚁)和蛛形纲动物(主要是蜘蛛)的种类以及个体数量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 隆孝雄.蜀柏毒蛾虫情监测方法[J].四川林业科技,2001,22(3):73-76.

[2] 常国彬,刘金燕,熊慧君,等.两种杀虫剂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和林间防效[J].中国森林病虫,2011,30(6):43-45.

[3] 陈京元,林亲雄,夏剑萍,等,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超低容量喷雾技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8(5):63-66.

[4] 陈京元,高 攀.Bt油悬浮剂对林间昆虫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5(3):22-25.

上一篇:NaOH预处理小麦秸秆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 下一篇:何首乌不同溶剂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