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东地区债券市场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9-24 05:52:35

关于广东地区债券市场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本文从广东地区债券市场发展情况出发,对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提升广东地区债券市场发展水平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利率;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指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支持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进行融资。

发展债券市场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区域融资结构、降低银行贷款过于集中风险、筹措地方建设资金具有非常重要及现实意义。近年来,广东地区债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前进步伐明显加快,发行规模持续扩大。但相比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广东地区债券市场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广东地区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1.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和债券数量均持续上升

2002至2012年,广东地区(包含深圳,以下同)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债券规模合计7,624.32亿元,其中2012年当年发行债券高达2,056.83亿元,在2011年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再创历史新高,并连续四年呈现正增长趋势,对比2002年,大幅增长1,921.83亿元,增幅高达1,423.58%。债券发行数量方面也呈现大幅上升趋势,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发行129和175支债券,超过前八年的债券发行数量。

2.债券品种日益丰富,以非金融企业债券为主

截止目前,广东地区的企业(含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发行的债券品种有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券品种较为日益丰富。从债券品种结构来看,主要以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为主,特别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2011年和2012年的发行规模合计分别为1,352.49亿元和1,281.65亿元,分别占广东市场债券发行总规模的84.04%和62.43%,较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3.债券发行主体日趋多样化

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随着债券发行门槛的逐渐下降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广东地区债券发行主体性质也从过去清一色的国有企业或者有国资背景的企业,逐渐出现了民营企业和外资背景企业等新面孔,进一步丰富债券发行人的组成。近十年来,广东地区合计174家企业发行债券,其中国有企业115家,民营企业45家,外资企业14家。特别是近两年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行债券的规模也呈现日渐上升,较好满足企业多元化资金需求。

我国债券市场虽正经历快速发展,但尚处于逐步成熟阶段,发行门槛普遍较高。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知名度偏低等方面限制,通过债券市场进行发行债券存在较高难度。对此,广东地区中小企业勇于尝试,通过行业紧密联合、引入外部增信机构等方式,成功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其中广州、佛山和深圳的中小企业成功发行4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企业多达17家,融资金额合计7.29亿元,较好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广东地区债券发行企业和发行量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企业和发债规模较小,各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截止2012年底,企业数量来看,广东地区共计176家企业发行债券,其中广州和深圳的企业合计120家,占比68.18%,其他珠三角城市37家,占比21.02%,剩余19家企业注册地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占比10.80%,不少城市在发行债券方面依旧没有实现突破。

2.债券品种创新力度不足

目前,广东地区债券市场融资工具主要以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为主。由于企业自身情况、配套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广东地区企业在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和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创新品种上还未取得突破。对比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区来看,创新力度不足,新产品推广的步伐较慢,不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3.企业整体资信偏低,难以跨过债券发行门槛

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市场对发行人的要求是非常高,发行人通常需具备较强的实力、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相当高的信用等级。广东地区企业多以传统低附加值和商贸业为主,特别是很多民营企业是由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而来,普遍存在产权、股权模糊等改制不彻底问题,再加上规模整体偏小,债券发行主体资格受到限制。

三、相关思考及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配套激励

政府相关部门、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应建立联动机制,对企业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以及政府投资等不同的融资行为进行分类指导,有步骤地推动全省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建议设立债券市场扶持专项资金,对债券市场表现出色的企业和中介机构给予财政奖励。此外,政府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加大力度,鼓励创新,在新产品推广特别是区域集优债券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发挥好主导作用,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出台相应配套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债券市场。

2.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作为债券市场发行融资的主体,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内部管理水平等自身情况的高低,成为企业能否成功发行发债的关键。广东地区的企业以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居多,成为全球知名的“世界工厂”,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公司治理结构普遍不健全。对此,应在运用市场化手段的基础上,适当在税费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推动企业行业的整合和产业升级,建立企业集团。对于企业方面,自身应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进而跨越债券市场准入门槛,达到拓宽融资渠道,节省财务成本的目的。

3.加强债券市场中介机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债券市场优质高效的中介服务,离不开优秀的中介机构。对此,我省应高度重视,加强债券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引进和监管工作。积极引入国内行业知名度高、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搭建发债企业与境内外知名的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沟通平台,为发行债券提供咨询、培训、辅导等优质服务,为企业成功发行债券保驾护航。

4.构建债券市场信用增级体系,增加增信支持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质限制,不易被债券市场参与者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接受,直接发行无担保类债券难度较高。对此,通过引入信用等级较高的担保机构或其他高信用等级的企业提供担保,实施信用增级,可以提高债券发行成功率。建议我省构建债券市场信用增级体系,即可设立专门的增级机构,也可由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大型企业集团或大型担保机构提供增信支持。此举既有利于提高债券的审批效率,也有利于降低债券发行利率以及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时文朝:扩大直接债务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J].求是杂志,2012,(10).

[2]马 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制约因素分析[J].金融会计,2012,(1).

[3]王雯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经济视角,2011,(3).

[4]施晨笑:中国企业债券与非金融企业债券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1,(12).

[5]于鑫龚 仰 树: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投资研究,2011,(8).

[6]时文朝: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展望[W],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2010.

[7]田艳霞: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9,(33).

上一篇:基于物元分析模型的煤炭企业岗位等级综合评价 下一篇:跨文化管理的两种研究路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