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电解质紊乱的护理

时间:2022-09-24 05:28:47

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电解质紊乱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积极补液,做好生活心理护理。结果: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61例(88.4%),无效或死亡8例(11.6%)。结论:积极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电解质紊乱,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病情的预后。

[关键词] 肝硬化;腹腔积液;电解质紊乱;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093-01

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各种代谢功能都下降,由于门脉高压,肝功能严重减退,导致水钠潴留及腹腔积液形成,长期食欲不振,加之利尿剂的应用,极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加重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影响腹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处理相关因素,及时发现并识别肝硬化患者电解质紊乱的类型及正确处理是肝硬化治疗的关键环节[1,2]。我科2006年1月~2008年6月共收住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467例,其中并发电解质紊乱6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9例患者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11~79(49.2)岁。肝硬化病史9个月~12年,平均(3.5±0.5)年。其中,并发肝性脑病21例,肝肾综合征18例,上消化道出血33例,自发性腹膜炎19例,原发性肝癌5例。其中,并发低钠血症者32例,伴低氯血症者28例,低钾血症者24例。

1.2治疗方法

69例患者均予护肝、补充蛋白等治疗。诊断为电解质紊乱后,停用或减量利尿剂,饮食中不限钠,并静脉补10%氯化钠、氯化钾+门冬氨酸钾镁,第1天补充总量的1/2,以后根据电解质水平及患者临床表现的变化来调整,同时根据尿量情况,必要时可给予利尿剂,静滴速度要慢,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心脑损伤,疗程3~5 d。

1.3结果

本组69例肝硬化腹腔积液并发电解质紊乱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61例(88.4%),无效或死亡8例(11.6%),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2护理

2.1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特征并尽早处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定时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饮食及利尿剂的应用情况。一旦出现表情淡漠、疲乏、头昏,尿量增多,腹胀加重,食欲突然下降,伴有恶心、呕吐,四肢软弱无力,心率加快,肌肉抽动手足搐搦等,应立即报告医生,抽血送检。出现低钠、低钾、低钙时,采取口服和静脉补充钠盐、钾盐、钙剂等措施,纠正了电解质紊乱。同时每天检查电解质一次,防止电解质补充过量,引起不良后果。

2.2做好生活护理

①卧床休息对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心、肝、肾功能的恢复都极为重要,因此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卧床休息是合理的辅助治疗。要让患者明白休息、特别是半卧位休息有利于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腹腔积液减少,重度腹腔积液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②要加强饮食指导。腹腔积液、腹胀影响患者进食,我们应了解每位患者饮食习惯,根据不同病情指导家属合理调配饮食。钠的摄入是治疗腹腔积液的重要措施,对于有大量腹腔积液而少尿的患者,每日摄盐量以1.2~2.5 g为宜,病情好转,腹腔积液减少,尿量增多,腹胀缓解后,不刻意限制盐的摄入,每日可摄入2.5~4.5 g钠盐。每天水的总进量包括输液,以不超过1 500 ml为宜。可适当进一些柑桔类水果、香蕉、海产品,可补充钾。适量吃一些去脂肪的骨头汤、牛奶、鸡蛋、鱼类,防止低钙的发生。

2.3用药指导

对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要告知利尿剂的作用及副作用,指导患者不可随意调整药量,了解利尿不宜过度的重要性,发现患者擅自增减利尿药要及时纠正。对每天1次的利尿药,应早晨服药;对每天2次的利尿药,可放在早上、中午服用,以免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影响患者睡眠,如遇特殊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做好调整[3]。

2.4心理护理

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并发症较多,病情反复,预后差,患者常常有焦虑、忧郁、烦躁、易怒、失望等心理反应,这些负性心理使患者产生精神不振,失眠多梦,食欲下降,甚至拒绝进食及治疗,加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因此应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既让患者看到希望,又要让患者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使其正确对待病情,配合治疗及护理。

肝病时电解质紊乱得不到纠正,常可诱发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甚至危及生命,故动态观察电解质的平衡对肝病治疗、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防止病情恶化有重要意义。严密注意电解质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是降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的有力措施之一[4]。

[参考文献]

[1]林永焕.关于肝硬化腹腔积液限钠治疗的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381-382.

[2]常立传.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电解质测定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1999,9:32.

[3]郑蕙芳.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利尿剂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研究,2006,20(10):2594.

[4]黎志良.肝炎肝硬化患者电解质紊乱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02,19(4)增刊:111-112.

(收稿日期:2008-10-27)

上一篇:早产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下一篇:高等医学院校组织胚胎学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