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做个好人?

时间:2022-09-24 05:13:46

编者按:只要心存善念,以一己之力,哪怕仅仅是举手之劳,做了一件好事、善事,做了一件有益于他人的事情,这样的人就当得起好人的称谓。比如,一个医生能够本本分分、认认真真地给自己的病人做好手术而不收取红包,这就是一个好医生,一个好人。一个干部不、不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并且能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就称得上是一个好干部,一个好人。说白了,一个人能做好自己本分内的事,就是在做好事,就是在做好人。

王非感慨如今做好人越来越难,这一点,我深有同感。社会现实的愈来愈物化,人们精神世界的愈来愈苍白、空虚,生活沉重压力下个体生命的愈来愈趋向现实、愈来愈自私自利、愈来愈远离纯粹和高尚,导致了一部分人不想做好人、不敢做好人的状况。这是事实,我们必须承认。

但我们完全不必因此就惊慌失措,就失去了对于世人和现实的信心。因为,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政府、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对于好人生存环境的不断优化,这种状况必将得到有效的改变。好人得以生长的土壤将越来越丰饶,一个好人不断涌现的社会,离我们并不遥远。

不过,这不是我今天想展开论述的话题。我想说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即我们今天怎样做一个好人。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话题,缘于现实世界里存在于很多人心中对于好人的一个认识误区:好人就必须是完全、彻底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好人就必须是品德高尚、毫无瑕疵的人,好人就应该是心中只有他人、达到了“忘我”境界的人。产生这样的认识,其实也不奇怪。“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好人;“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这是爱因斯坦心里的好人标准。但我要说的是,不管是鲁迅先生还是爱因斯坦,他们所说的好人,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好人,无疑就是好人的至高无上的境界,完全是一派伟人、圣人的风范。再看看这些年来我们树立的那些个道德模范、人格标兵,几乎都是一些高大全式的人物,精神纯洁无瑕,内心无私无欲,与寻常百姓之间,距离遥远。或许正是如此,普通人对那些好人多持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仰望心态,对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好人心存疑虑,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达到好人的境界,因而也就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

这其实是一个绝大的认识误区。因为好人大多是一些普通人,好人的标准也并非多么的高不可攀。我以为,只要心存善念,以一己之力,哪怕仅仅是举手之劳,做了一件好事、善事,做了一件有益于他人的事情,这样的人就当得起好人的称谓。比如,一个医生能够本本分分、认认真真地给自己的病人做好手术而不收取红包,这就是一个好医生,一个好人。一个干部不、不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并且能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就称得上是一个好干部,一个好人。说白了,一个人能做好自己本分内的事,就是在做好事,就是在做好人。现在中央领导大力提倡的“八荣八耻”,归根到底就是告诉人们要做好自己本分内应该做的事情,并不需要你特别地奉献出什么。大家都知荣知耻了,便都是时代需要的好人。好人多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由此可见,做个好人并不难。

有人曾经总结出好人的三个境界,一曰能够考虑别人比自己多一点就多一点;二曰如果不能,就考虑别人和自己一样多;三曰如果还不能的话,至少要考虑别人一点。我深以为然,因为不管你现在处于何种境界,你都是一个好人!

当然,那些甘当“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门徒,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哲学的人,我想,他们是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好人的。

上一篇:能“评奖”能“获奖”更重要 下一篇:采访是一场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