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栓通联合胰岛素等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野缺损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2-09-24 05:12:30

探讨血栓通联合胰岛素等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野缺损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血栓通和胰岛素联合治疗后的视野缺损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根据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的20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血栓痛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的治疗方式,催照着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两组的临床血常规、肝肾功能、视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质量有效率。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67.6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P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栓通;视野缺损;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2(b)-0044-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致盲疾病中是非常危险的一种,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影响导致了患者的视网膜微血管发生病变,引起发病[1]。随着糖尿病患者临床中的发病时间增加,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长。根据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15年,则1型患者有97%的几率发病,使用胰岛素的2型患者有80%的几率发病,不使用胰岛素的2型患者有55%几率病变。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视力逐渐衰退,视野受损,在早期进行预防,能够降低患者的疾病发生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此次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根据20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探讨血栓通和胰岛素联合治疗与单纯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差一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共选取了2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有患眼320只。全部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主要是Ⅰ、Ⅱ、Ⅲ期几种类型,并没有Ⅳ、Ⅴ、Ⅵ期的的患者,且患者的年龄均低于70岁,筛除了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Ⅰ期患者出现了微小出血点或者有轻微动脉瘤症状,Ⅱ期患者有出血斑以及硬性渗出物存在,Ⅲ期患者有白色软性渗出物和出血斑。全部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最小患者40岁,最大患者67岁,患眼170只;观察组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最小患者43岁,最大患者68岁,患有150只。

1.2 治疗方案

该研究为观察组的患者使用了450 mg的血栓通经脉滴注治疗以及氯化钠注射治疗,每天进行1次点滴治疗[1],和胰岛素治疗相结合进行,单疗程是14 d。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胰岛素治疗,单疗程是14 d,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一致,使用诺和灵30R来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经过1个疗程治疗,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测量,主要是监测和收集患者的尿酸、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计数、肌酐、谷草转氨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为临床对比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1.3 视野检测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视网膜视野情况,对患者的视野丢失方差、平均缺陷值、刺激丢失方差等进行计算机记录。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视力超过1.0,裸眼视野提升超过4行。眼底出血减少,渗出量减少;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视力提升超过2行,眼底出血和渗液减少;无效:患者眼底出血和渗液无改善,视力无提升,或者有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尿酸、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计数、肌酐、谷草转氨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67.6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现在全球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大约是1.5%,因此该类患者的数量非常庞大,他是世界常见代谢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在日益增加,因为糖尿病有众多的合并症,视网膜病变就是其中一种,患者发生该并发症后,会出现失明的情况,临床治疗难度大,治愈率低[3]。糖尿病导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会让患者丧失视野,在所有疾病中,它的致盲率是最高的。该类患者的眼底血管以及发生了病变,血液循环失常,经常有缺血的症状出现,而且含有较高的山梨醇,血液内该物质水平持续上升。山梨醇对人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的危害性很大,会导致患者眼部发生病变。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异常,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了病变,缺血和缺氧情况严重,根据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减退概率是普通人的25倍。现在西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认为是高血脂和高血压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流出现异常,对该疾病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临床治疗时,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是眼部视网膜附近发生,当患者的视力有所降低时,表明其视网膜病变已经恶化,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控,并且结合手术、激光和中药等多种治疗方式和综合治疗。

此次该院研究分析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血栓通和胰岛素联合治疗后的视野缺损改善情况,患者接受治疗后,其效果比单纯西药治疗要优秀,因此应该进行推广使用。在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血栓通治疗,该药物能够抗凝血、活血化瘀[6]。血栓通在临床中主要是应用于眼内疾病、视网膜静脉堵塞等疾病的治疗,其治疗效果突出,糖尿病早期患者接受血栓通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方式,可以让患者的眼底出血量以及渗出量获得改善,患者的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不会受到影响[7-13]。血栓通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应用于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高,治愈率理想,是非常合适的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临床中得到了推广和使用,获得了较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龙艳,唐艳,王治荣,等.药物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野缺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760-761.

[2] 陈晨.糖目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3] 郭艺娟.益气养血通络法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4] 李欣.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5] 王柔钧.中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肝肾阴虚兼血瘀型)临床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2.

[6] 黄斌,陆斌.药物干预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野缺损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789-2790.

[7] 黄杜茹,黄中宁,尹东明,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定量视野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5,13(6):503-505.

[8] 赵丽,卢江远,赵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脂异常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139-140.

[9] 高丽涛,柳力敏,张媛媛,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1,31(8):742-744.

[10] 徐东红,宋春青,郝兆虎,等.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与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17):59-60.

[11] 李宜川,母传贤,沈永杰,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04-3405,3408.

[12] 贾爱华,刘新艳,王荣,等.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6):623-624.

[13] 纪丽君,孙景莹,梁俊芳,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控制情况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4):478-480.

(收稿日期:2015-11-08)

上一篇:哈密大枣花期增产措施 下一篇: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