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政人才队伍建设与路径创新

时间:2022-09-24 05:03:22

当代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政人才队伍建设与路径创新

[摘 要]从当代人学来解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向。通过分析当代人学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尝试性地探索和总结当代人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以此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创新,应当说是一项既具有理论前瞻性,又具有实践指导性的工作。

[关键词]当代人学;高校;思想政治;人才;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28 — 02

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形成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和对人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开放,而且还表现为文化的开放和思想的开放。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西方功利思想的广泛渗透,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推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思想缺乏对人的系统研究与反思,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偏失,思想道德和感恩意识的弱化等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责任。因此,把当代人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构建符合人性、体现人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而不是片面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价值,形成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才能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实现主体人的教育回归。

1 当代人学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

1.1人性扭曲的反观

从“物”的追求到“人”主体价值的超越是当代人学形成的逻辑起点。人学思想的历史溯源从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人的哲学”思想的形成,这一古代朴素人学思想展开了对宗教势力的过度膨胀,神权对人性摧残的批判。在人类发展史上,当哲学成了神学的附庸,神权超越了人权,哲学仅仅是政治辩护的工具,人的本性也就不复存在了。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展开了对人的人的神秘色彩和宗教哲学的有力驳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学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展开了对人的本质、需要、主体性和价值扭曲的哲学批判,从而为当代人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端于西周时期,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其作为几千年的治国方略,所蕴含的“民贵君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民、利民”等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中国当代人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无疑是根深蒂固的。但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过于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国家治国方略与民本思想之间的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中国当代人学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人学的基础上,借助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人学理论体系。

1.3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助于人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实现了人的生存,促进了人的发展,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构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以及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开创了一条符合当今世界时代背景,以人民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路径。

2 中国当代人学思想的逻辑框架

2.1理论基点——唯物史观

中国当代人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看成是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根本,是人的自我觉醒和主体自觉的一种表现,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和个体发展的终极关怀。

2.2思想内核——人的实践

我国当代人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同中华民族的生产劳动实践是一脉相承的。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当代中国人学思想其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在于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把人的自由意志、能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要位置,走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的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2.3思想特色——以践行人的价值作为衡量尺度

中国当代人学思想一直把人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把实现人的价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党努力的方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由此形成了“公平与效率”、“物质与精神”、“主体性”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学价值原则。

2.4思想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任何时期的人学思想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当代哲学应当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的哲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也是新时期人们对人本性认知的深化,是新时期中国当代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终极目标。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使我国真正实现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迈进。

3 高校思想政治人才队伍建设的危机

3.1大学生自我身份感的丧失

在市场经济和高度商品化的社会背景之下,经济和政治统治方式的转变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致人的主体性意识的增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从而造成了当代大学生自我身份感的丧失,极端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道德滑坡、理想信念的动摇。认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哲学和人学问题,这些认同感的危机是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议题和话语,使大学生陷容易入一种被动性和偶然性的状态,从而失去了创造的耐心和意志,处于一种动荡不安、茫然不知所措的状况中。

3.2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淡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影响,片面地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人个体价值的存在,不能很好地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地支配个人行为朝着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其次,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使大学生习惯用单一的思维去认识事物的发展,缺乏批判精神,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第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过于强调教学内容与知识目标的一致性,而忽略了人的个体差异,限制了个性发展。

4 当代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4.1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以人为本作为中国当代人学思想中的一个基本的哲学理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实践的各个领域,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需要转变过去以服务于社会政治需要,片面强调其社会功能和工具价值,而忽视了人本价值和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因此,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把人本思想真正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尊重受教育者的正当需要,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从思想观念上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人格理想,强化主体意识,并把个人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4.2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主要表现为政治化、理想化和模式化的特点,片面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这种侧重于主观意志的叙事性结构目标,多流于空洞的说教,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人学理念,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元化的目标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层次化目标结合起来,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调整和创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更具体化、层次化和可操作性,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活动提供目标导向和动力支撑。

4.3与时俱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与时俱进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的具体成果,是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更加突出了党的思想路线的进取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本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使之能够反映时代的变化,人的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不断充实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之更具时代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要坚持理想与现实、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也是培养创新型意识人才的重要环节。

4.4从实践出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人学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对教育对象的改造离不开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这也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完成教育目的、任务的中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改进、完善与创新要密切结合大学生思想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载体,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从社会需求和社会规范出发,灵活采用多样的方式方法,如:情感教育、实践教育、典型教育、感恩教育、网络互动教育等等,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和实效性。

5 结束语

中国当代人学以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根本,从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到对现实人的关注体现了当代人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当代人学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本文只是借助中国当代人学理论来尝试展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的创新,力求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中危机问题,学术视野还有待于展开进一步的拓展。

〔参 考 文 献〕

〔1〕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34-35.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2-105.

〔3〕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2-14.

〔4〕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73-78.

〔5〕周海波.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008,(03).

〔6〕沈湘平.理性与秩序——在人学的视野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8.

〔7〕雷红霞.西方哲学中人学思想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2-13.

上一篇:1碗淘米水等于10种药 下一篇:金融支持齐齐哈尔市城镇化建设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