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问题的探索与分析

时间:2022-09-24 04:58:55

曲棍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问题的探索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9.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2-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曲棍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问题。文章从曲棍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灵敏素质训练以及柔韧素质训练等几个方面,分别对曲棍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分析,希望能够对曲棍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体能训练 曲棍球 力量素质 速度素质 耐力素质 灵敏素质 柔韧素质

在曲棍球运动中良好的体能基础是运动员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比赛局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针对曲棍球运动员开展的体能训练中,主要涉及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灵敏素质训练以及柔韧素质训练等几个方面。以下就针对这几个方面做简要的分析。

一、 力量素质训练

在曲棍球运动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主要是以快速力量为主的,其次则为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和最大力量。在曲棍球比赛中,快速力量的作用会在运动员带球突破后的加速过程中、射门的加速过程中、守门员瞬间扑救的加速过程中等多个方面得以体现。因此,要提高曲棍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就必须要重视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训练。

目前,常见的力量训练方法主要有卧推、双臂坐拉引、杠铃屈腕、杠铃伸腕、高提杠铃等多种。其中卧推能够有效的发展曲棍球运动员的胸部外侧肌群的力量,双臂坐拉引有助于发展曲棍球运动员的躯干两侧上部以及上背部肌群的力量,杠铃屈腕有助于发展运动员前臂外侧肌群的力量,杠铃伸腕则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前臂内侧肌群的力量,而高提杠铃则有助于提升运动员的三角肌前部和运动员斜方肌的力量水平。教练员可根据训练的实际需求和运动员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来进行科学的力量素质训练。

二、 速度素质训练

在曲棍球运动中,运动员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一般速度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项速度素质。在曲棍球比赛的过程中,随着运动员的跑动,会不停的伴随着起动、停球、传球、击球、转身以及倒地等多种动作,而且运动员还必须根据比赛的形势和赛场的情况灵活的进行速度变换和方向变化。因此,在曲棍球运动中,运动员个人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以及位移速度等都会对运动员的速度水平有所影响。而且,除此之外,相对于其他的球类体育运动项目来说,曲棍球的体积小、球体实,对速度的要求也相应的更高,在这种情况下,曲棍球运动员要想掌握并控制好球,就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一般速度素质和专项速度素质。

在针对曲棍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来开展训练时,教练员应注意关注三个方面,即: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训练、运动员的动作速度训练以及运动员的位移速度训练。在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以创编有针对性的抢球小游戏来训练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而在运动员的动作速度训练过程中,则可以通过快速传接实心球、快速背肌转体等方式来锻炼和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最后,要发展和提升运动员的位移速度,则可以通过后踢腿、高抬腿折叠跑、折叠腿大步走以及仰卧快速提腿拉胶带等多种方式来展开训练。

三、 耐力素质训练

曲棍球运动比赛场地的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拿球和射门的机会,需要不断的进行跑位和拼抢,因此,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是始终处于不间断的运动过程中的,这就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在曲棍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机体供能主要是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混合的一种功能方式,因此,在针对曲棍球运动员进行耐力素质训练时,一定要重视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

要重视曲棍球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运动员的无氧低乳酸训练。这主要指的是通过发展运动员的磷酸原系统功能的能力来进行训练的一种方式;其次是运动员的最高空乳酸训练。最高空乳酸训练则主要指的是通过发展运动员的肌糖原无氧代谢功能能力来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素质的一种方式;最后,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训练。在曲棍球运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体内往往会积累一定的乳酸,如果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水平不高就会出现肌肉乏力等情况,从而影响技术动作的高效完成,因此,对于曲棍球运动员来说,具备良好的乳酸耐受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过程中,同样也要充实运动员的乳酸耐受能力训练。

四、 灵敏和柔韧素质训练

运动员的灵敏素质实质上指的是运动员迅速改变、转换动作以及随机应变的一种能力,是运动员运动技能水平和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在曲棍球比赛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灵敏素质的运动员能够在跑位、选点、处理球以及防守能力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更好的优势,能够更加灵活有效的进行战术配合。而在曲棍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则主要表现在运动员的转身、跟防等动作的幅度上,运动员是否具备良好的柔韧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其前后动作的连贯性,进而影响到运动员的动作的有效性。因此,在曲棍球运动员的日常体能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训练和柔韧素质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日常实际的体能训练过程中,进行灵敏素质训练和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十分多样,例如:抢点传球、追反弹球以及转身接反弹球等等,教练员可以根据训练的需要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选择训练方法。但是无论是采用哪种训练方法开展训练,始终要注意在进行每一个练习时,都要对运动员动作的快速性、准确性、投入性进行严格的要求,以尽可能的取得预期的训练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唐玉成.曲棍球项目专项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1(01).

[2] 程冬美,于少华,鄢长安,谢艺田.曲棍球运动规律与我国曲棍球运动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06).

[3] 邵君.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比赛中速度特征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06).

上一篇:浅析运动员分期非线性力量训练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