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业生产现状调查与反思

时间:2022-09-24 04:56:03

养禽业生产现状调查与反思

江苏盐城是家禽、禽蛋生产大市,2008年家禽出栏量达14898万只,蛋类生产量超过69万吨。禽类养殖是盐城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涌现出的专业户,有力地带动了农村共同发展农村副业、增加农民收入。近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去年底部分地区禽流感等疫情的发生,造成前一个时期禽类消费减少、市场价格低迷、饲养量减少,禽类养殖户的收入减少的状况,相关的种禽场也受到严重冲击。最近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对全市养禽业产业现状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养禽业虽有复苏,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禽业生产现状

随着消费信心逐渐恢复,家禽养殖逐步回暖。但受去年养鸡业的总体亏损和禽流感等疫情的影响,总体尚未步入正轨。

(1)价格依然低迷。前一阶段盐城养殖户每千克良种鸡蛋售价5.6元左右,比正常年份低1.2元左右/千克;肉鸡售价在9元左右/千克,比正常年份低4元左右/千克。

(2)养殖效益下降。2008年春节以后,禽类市场价格持续低迷,饲养成本居高不下,造成禽类养殖效益下降直至亏损,其主要原因:一是禽蛋消费量明显减少。与部分地区疫病流行、饲料中含有三聚氰胺等有关,造成了人们惧怕消费禽蛋的心理。二是饲养成本较高。饲料原料在2007年7月份开始猛涨,玉米价格每千克达到了1.8元,豆饼价格每千克达到了5.6元。目前饲料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三是供过于求。很多养殖户2008年大幅度扩大产能,令供应量大幅增加。四是疫病流行。素有“禽蛋之乡”的东台市许河镇,全镇笼存蛋禽、肉用禽达到1000多万只,而去年由于疫病流行,不得不大量扑杀,年底养禽数量锐减至300万只左右。

(3)生产发展受阻,急剧萎缩。入春以后,不少养殖大户受养鸡赚钱不多和去年底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心里没底,不敢轻易补栏,导致盐城市一些孵坊的苗禽出现滞销,部分孵坊不得不停止生产。建湖县上冈镇南庄村是盐城市最大的孵禽专业村,一季度苗禽价格最低时苗鸡每只仅售0.45元,苗鹅每只仅售2.50元,苗鸭每只仅售0.60元。东台市许河镇,目前养禽数量也只在350万只,约比正常年份减少三分之二。根据所调查情况推算,全市养禽数量约比正常年份减少30%左右。

(4)禽业产值下降,影响农民增收。去年养鸡业的总体亏损和去年底禽流感疫情,给人民生产生活及农民收入增长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农民出售家禽及禽蛋的价格比正常情况要低10%,那么由于价格下跌将使每一农民减收90元以上。今年全市的家禽产品产量将减少20%以上。如果下半年苗禽投放量维持去年同期的水平,那么上半年盐城市由于家禽饲养量减少将使每个农民减收140元以上。

2.家禽生产销售中需要反思的问题

这次家禽生产急剧萎缩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有关方面对禽、蛋价格暴涨暴跌的漠视。政府有关部门往往过于关注城市消费终端以及猪肉出现的价格上涨,却忽视农村禽、蛋生产环节价格暴涨暴跌释放的供求信号,从而失去了为养禽户提供弥足珍贵的信息和指导意见。

一是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养殖。调查中养殖户反映,禽、蛋市场供求完全由市场调节,市场价格调节又具有盲目性及生产的趋利性,容易引起市场供求失衡。当禽、蛋价格持续下降、行情低迷时,养殖户丧失信心,造成一些地区大量抛售家禽,空栏不补等现象出现;当禽、蛋价格不断上涨时,养殖户又一哄而上,争相补栏。

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这是多数龙头企业也是农民向政府呼吁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就养殖企业而言,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享受的政策与一般养殖企业一样,不利于体现扶优、扶强、扶大。龙头企业产品质量标准要求高,检验检疫的费用高,与一般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未处同一起跑线竞争。如果投入低回报,很难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入养禽业龙头企业。此外存在商检部门、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重复检查、重复收费的问题。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产品运输关卡多,收费多,虽然一些地方开通了“绿色通道”,但基本是区域性、季节性的。

三是疫病防控力度不够。禽、蛋产品价格的涨跌很大程度上是受“禽病”影响所致,“老病未去,新病又起”,鸡场防疫和社会化防疫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部分鸡场为节约成本而放松防疫工作,容易导致价格高峰逐渐到来而疫病流行高峰也同时来临的局面。

四是对禽、蛋等农产品储备库建设重视不够。原商业部撤销后,国内基本不再进行禽、蛋等农产品储备库建设,从而导致各级政府不能有效地调节供求、平抑物价、保障供给。国务院总理曾在2007年11月1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大中城市加强消费品货源组织和产销衔接,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肉禽蛋奶储备。但做到这一要求的城市为数并不多。

3.家禽生产预期判断

目前市场上禽蛋价格虽有所回升,但仍在盈亏平衡点附近。近年来,禽蛋的盈亏周期已经由过去两年一个周期缩短为一年左右。本轮周期性波动何时才能恢复正常,要看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禽蛋价格回升上行会激发养鸡户,尤其是养鸡大户的积极性,增加养鸡数量。随着饲养的增多,禽蛋产量的增加,禽蛋供应偏紧的局面将缓解,禽蛋价格将有所回落,但不会回落到上年的低谷水平。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近期禽蛋供应量虽然偏紧,但能维持基本的供应,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波动,短期内难以大幅回落,但要继续大幅上涨也不易,估计禽蛋价格将上涨到一定价位后会持续到9月份,预计今年国庆前后,全国禽蛋的供应偏紧情况将有所缓解,明年元旦有望逐渐恢复到正常价位。

4.家禽生产的发展方向

(1)培育规模养殖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当前家禽饲养主要还是以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养殖的比例偏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管理粗放。二是饲养技术含量不高。三是单体饲养成本高。四是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弱。规模饲养户存栏家禽可处于不同的生产周期,市场是根据家禽生产和销售情况而不停地上下波动的,这对于规模饲养户而言,可通过控制出栏量、调节仔成禽比例等手段控制市场的风险;散养户的存栏量少,存栏家禽基本代表一个生产周期,若本期行市吃紧则亏损就无法避免了。

(2)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实现经营产业化。要把家禽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学习先进经验,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引进培植龙头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迅速引进种禽生产、家禽加工、饲料生产三大类企业落户盐城;加快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对接,要帮助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现代养殖户+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3)优化生产结构,对总量进行控制。近几年来,有些企业由于承受不了市场大幅波动的而时常发生退出养禽行业,得以生存的企业也因为市场的异常波动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农牧业部门有必要对行业发展制定整体规划。畜牧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从源头上控制祖代肉种鸡的进口规模,敦促在养祖代种鸡准时淘汰,杜绝超龄服役。同时适度提高祖代种鸡企业准入门槛,确保父母代种鸡的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市场需求。

(4)建立农业保险和风险基金,抵御市场风险。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面临着市场和疫病两大风险。而当风险发生时,除了国家和地方对突发事件有一定补偿外,基本上都是农民自我承担。农业龙头企业虽然可以对农民给予一定的扶持,但不能作为农业保险的主体。建议国家对农业保险予以立法,组织各商业保险企业承担此项重任。国家也应当在财力上对参保企业和个人予以必要的财政扶持。

(5)强化健康养殖,解决“质量劣”问题。禽类产品是广大消费者日常餐桌上的必需食品。禽产品的安全、卫生问题已为广大消费者所密切关注。由于家禽饲养量大、周期快,而且涉及饲养、运输、销售、加工等众多环节,极易感染疫病。因此每个环节必须认真把好防疫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禽产品的安全消费。禽产品质量是禽产品的生命线,也是养殖经营者的生命线。家禽企业或经营者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建立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管好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流程,着重加强投入品的使用与管理,确保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产品的健康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晚稻金优38高产保优栽培 下一篇:8月菜园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