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体育的人道之美

时间:2022-09-24 02:22:52

残疾人体育的人道之美

孙丕平,2008北京残奥会中国残奥代表团第二新闻发言人。

孙丕平1989年开始参与残疾人体育工作至今,在专业媒体发表有关残疾人体育论文数篇,并为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做了大量的工作。

关于梦想

“一位登不上赛场的残疾人对我说,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实现。”

孙丕平所说的这位运动员名叫向清要。在残疾人射击领域并没有他的名次,但是他始终有一个体育梦。曾经是是部队神的他因为见义勇为而被飞驰的卡车截去下半截身子。人们总想,这个人能活下去就已经不容易了,而向清要心里想的,是去实现一个梦想――他要参加残疾人射击队,他要参加北京残奥会。有一天,人们惊异地看到这个半截身子的汉子重新像部队战士一样,手上绑着砖,拿着一把玩具枪去练习瞄准。向清要说,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实现。

人生并不总是如意,向清要的成绩并没有让他登上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但是他还是那句话――“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去实现。”

体育梦,人生梦,皆为了一个证明。

奥运赛场上,人们不断用身体的极限去挑战一个个数字,残疾人体育赛场上运动员留下每一滴汗水与泪水却是更加的沉重。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创造百米跑世界纪录9秒69,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天津的脑瘫女运动员张磊跑完 100米却用了 2分43秒67。她在百米跑道上跌倒了又爬起来,跑几步又跌倒,却一直坚持到了百米的终点。伴随她跌跌撞撞奔跑的,是全场数万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当记者问她为什么非要这么艰难地坚持跑完一百米时,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平静地回答:“因为我是运动员。”

每个人都有梦,当张磊为了梦想而登上赛场,我们怎么能够以失败者来称谓这最后一名选手呢?向清要、张磊不是赛场上的胜利者,也不是失败者,他们是众多追寻梦想的残疾人中的一个。张磊用顽强与毅力抵达了终点,向清要还在为跨进赛场而努力,人们记住的该是什么呢?是成绩?是精神?是感动?

每个人记住的不同,但是相同的一点是:是否残疾并不应该影响拾起梦想――追梦的人,终会到达终点。

关于残酷

“国内一位著名的射击运动员对我说,残疾人在水里不叫游泳,叫做挣扎。”

“残疾人体育很残酷”,这是残奥专家孙丕平一直在纠正的一个错误观点,他从1991年就开始讲解残疾人体育的美与价值,一直讲到了2008年,17年前,也正是孙丕平第一次亲身接触到残疾人体育的时间。当时正在筹备第六届北京远南运动会,这是中国第一次筹办国际性的残疾人体育赛事,也成为了残疾人体育运动被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契机。一时间,关于“残疾人残疾体育赛事是否残酷”的质疑成为了社会上争论的话题。“当时,一位著名的射击运动员对我说,残疾人在水里不叫游泳,那叫做挣扎。我想,如果连专业运动员都这么看,普通人对残疾人体育的误解更会大于了解了。”现代残疾人体育运动起源于二战后为伤残士兵举办的运动会。它是伴随着战火和硝烟诞生的,是对于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伤害的一种补偿。“残疾人练习书法不残酷,外出经商不残酷,为什么练习体育就残酷了呢?”如果仅仅看到残肢的无力,忽略掉残疾人也有进行体育运动的能力与权利,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如果说残酷,那一定不是体育本身带来的。

天津有一位著名的盲人游泳运动员名叫杨博尊,他的人生经历是命运开的一次残酷玩笑。曾经是天津中考状元的他身高1.86米,外表英俊,弹得一手好吉他,有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友为伴。当似乎所有的好运都给予了这个小伙子时,仅仅一次厄运便将他击倒了――他因急性青光眼突然间失去了光明。那是一天的早上,当他再次醒来便堕入了一片黑暗。不甘、恐惧、挣扎还是诅咒,无论你以什么心态对待命运,命运依旧还是命运。杨博尊的女友说,虽然你看不见了,我要做你的眼睛,继续和你一起生活。杨博尊不同意,他知道,他们人生已是岔路,他们不再是同路人,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有一天,杨博尊接到了电话,说她出车祸了,当赶到医院的时候,她对他说:“咱们这次算是扯平了吧。”杨博尊哭了,泪水中依旧是一片漆黑,他依旧看不到女友的摸样,尽管这已是她生命中最后一刻。泪水无法阻挡一个生命的消逝,他的女友永远走了,命运再次给了杨博尊重重的一拳。

人生还要继续,但自己还能做什么呢?当悲伤无以复加,当前方似乎无路可走,体育给了他一个方向,一段新的人生之路从他跃入泳池的那一刻便开始了。全盲的他缺少平衡与方向感,碰壁、撞线,一次次泳池的水线将他的身体划破,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在刻苦的训练下他用超人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人生。当金牌挂在他的身上,他笑了,过去无法抹掉,但可以选择开始;命运无法左右,人生却可把握。

残疾人体育残酷吗?当你的人生真的处在某一种境地的时候,你会发现,体育恰恰能够给“残酷”以救赎。

关于宽容

不能说维纳斯因为残缺而变得美,但她并没有因为残缺而变得不美。

在采访孙丕平的会议室里,一整面墙上都挂着残疾人运动员的摄影图片,激情勃发者有之,驻目凝神者有之,这些瞬间并没有让人觉得残疾是阻碍传达“美”的障碍。孙丕平说:“比如断臂维纳斯,多少人试图为她安上臂膀,都会破坏原来的美感。美是一种习惯,一种认可。如果原来看到的是完整维纳斯,那么现在的断臂维纳斯也不会被广泛接受的,这是一个角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不会经常地看到残疾人,一旦残疾人运动会出现,种种猎奇的眼光便会出现,人们首先看的不是比赛,不是韵味,而是触目惊心于残肢,这又怎么会出现美感呢?当然,这也是一种直觉反映,造成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国外对于残疾人的宽容度就要好很多,而这种宽容也体现着社会文明的进程。

试着将心态脱离开猎奇,将视线离开残肢,残疾人体育会将独特的美感与感动,传达到你的心底。

美在于外,美在于内,美在于你是否接受这种美丽。

盲人运动员杨博尊是这样描述大海――“不是一片黑色。当你看得见的时候,你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但你也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喧嚣,很纷乱。现在的我就像来到海边,每天只看大海潮起潮落,一整天单一的颜色,偶尔会有日出日落。你看着大海,你的心情会很平静,很祥和。更多的时候,我会去思考自己,享受自己的回忆,享受自己拿冠军的喜悦,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一片灰色。”

他的世界很美,因为内心充满了对美的渴求,每个人的世界都很美,如果你愿意接受。

上一篇:背起同学去上学 下一篇:过犹不及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