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课“听”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24 01:57:22

高三数学课“听”的重要性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上天赐给我们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但是只有一张口,是为了使我们更多地看,更多地倾听。"寥寥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简而言之用心听。高考实为一场博弈,在离高考只有几十天的时间里,看到身边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非常认真,很多学生会将老师课堂上的讲课和板书内容都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课后再花时间去整理和消化。作为一名教师,我首先肯定他们的精神,但却不提倡这种做法,尤其在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因为,上课用耳朵认真听老师讲并吸收知识,与用笔将老师所讲内容记录下再到课后消化吸收相比,其效果是不同的。因为,在课上,假如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记笔记上,就无法很好地吸取老师对一些知识点的细致讲解,毕竟事后消化没有现场吸收来得那么及时、有效。以下是我在职高三复习中,对学生听课的几点看法:

首先,在高三的数学复习课中,听知识的融会与贯通。

课堂上即使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基础知识,学生仍要跟随老师的复习节奏,因为在高三的最后这几天里,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学科的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达。基础知识的贯穿,是为我们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所做的铺垫,我们可以利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找到自己知识储备的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探寻自己的复习方式,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其次,在高三的数学复习课中,听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但做题不是在"题海"中挣扎,而是要通过一题联想到多题。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能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当很多学生演算了足足一张草稿纸,最后拿出来之不易的答案后,却能听得老师的魔鬼分析:题目中"求值"二字提供了这样的信息:答案为一定值,于是不妨令 ,得结果为 。是的,在高考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而认真倾听每一节课,可以让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不要"小题大做"。所以在下面这道看似复杂的题目中,我们也能快答、巧答、答好。(只要取特殊点即可)

最后,在高三的数学复习课中,听例题的来源与设计意图。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题目的出处和出题者的设计意图,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题意,并选取更优的方法解题,事半功倍。就如我们上面的例题2,源于高中课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人教A版),课本中介绍了这样两个问题:

上例是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选修2-2)》习题1.3 B组第1题不等式 为背景考查的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函数的极值问题。实际上,由不等式 可以衍生出许多变式不等式(如 )及与其相关的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题,这组试题的特点是函数、数列、不等式交汇考查的问题,同时也是课后习题中的不等式 的变式应用,大部分学生都有思路,但是能完整证出结果的人寥寥可数.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来看,这类试题既立足于课本,同时高于课本,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而区分度着重体现在一个"活"字,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学会总结与反思,更需要教师在高考复习中能解读教材,立足课本,以课本为纲,以纲据本,重视对课本的例题、习题、各地的高考试题及月考试题等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引申,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同时比较各种方法的利弊,使教学更有效,收到"一本万利"的效果。

在认真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不是巧妙而且放心地解决了一个题,我们是掌握了一类题。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也能够把更多题目的来源搞清了,并在题后加上几个注释,说明此题的"题眼"及巧妙之处,收益将更大。

总之,在高三的数学课中,我们应该学会倾听。我们应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才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并在听中积累、听中成长,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我们也应该积极提高听课的效率,如听前做好预习,听后做好总结反思等。"学习着就是快乐着",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灿烂的未来,听出精彩的人生。

上一篇:试论学习素材与数学课堂 下一篇:品味数学之美